沪科版化学高一上12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练习题及答案内容摘要:
C. 3 种 D. 4 种 日本地震引起的核泄漏中放射性物质主要是 Cs 和 131I,其中有关 127I 与 131I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27I 与 131I互为同位素 B. 127I 与 131I互为同素异形体 C. 127I 与 131I是同分异构体 与 Cl 均属Ⅶ A族, I比 Cl 活泼 某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 A,它的阳离子 Xn+核外有 x个电子, w 克这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A. B. C. D. 下 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A. 与 B. T2O 与 H2O C. 与 D.金刚石与石墨 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7 个电子,其核内的质子数为 ( ) A、 14 B、 15 C、 16 D、 17 不能用 来表示其结构的微粒是 A. Ne B. F C. Al3+ D. S2 某粒子用符号 M 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含质子数为( An) B.所含中子数为 (AZn) C.所含电子数为( Z+n) D.中子数 — 电子数 =A2Z+n 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氟离子的是 A. B. C. D. 已知 aXm+ 和 bYn 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 a 等于 A. b+m+n B. b+mn C. bm+n D. bmn 与氢氧根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A. CH4 B. NH4+ C. NH2- D. Cl- 1下列微粒中:① ② ③ ④ ,其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 23Na 与 23Na+比较,相同的是( )。 A.微粒半径 B.化学性质 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 1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和小于 8,该元素为 A.锂 B.铍 C.氦 D.钙 1 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 半,则此元素是 A. Si B. C C . S D. Cl 1已知 R2+离子核外有 a 个电子, b个中子。 表示 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 ) A. B. C. D. 1 表示某带电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则可用它表示的阳离子共有。沪科版化学高一上12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练习题及答案
相关推荐
1、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位数和众数 第 1课时 中位数和众数 1 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 (或从大到小 )的顺序排列 , 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 , 则处于 _的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 , 则中间两个数的 _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 一组数据中 , 出现次数 _的数据 , 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中间位置 平均数 最多 知识点 1:中位数 1 (2015重庆
1、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位数和众数 第 2课时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应用 1 平均数的计算用到所有的数据 , 它能够充分利用数据提供的信息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 , 但经受极端值影响较 _ 2 当一组数据中某个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 , 众数往往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量 , 众数 _极端值的影响 , 这是它的一个优势 3 中位数中需很少的计算 , _极端值影响 , 这在有些情况下是一个优点 大
1、次函数 次函数 第 2课时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 一次函数 y b(k0)的图象可以由直线 y 一次函数 y _, 我们称它为 _ y b. 2 一次函数 y b(k0), 当 k 0时 , y随 _当 k 0时 , y随 _ 平移 |b| 一条直线 直线 增大 减小 知识点 1:一次函数的图象 1 函数 y x 1的图象是 ( ) D 2若点 (3, 1)在一次函数 y
1、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据的波动程度 第 1课时 方差的意义 1 设有 n 个数据 x 1 , x 2 , , x n , 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 x 的差的平方分别是 (x 1 x )2, (x 2 x )2, , (x n x )2, 我们用这些值的平均数 ,即用 _1n ( x 1 x )2 (x 2 x )2 (x n x )2 来衡量这组数据_ _ , 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
A 100 mL 水和 100 mL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200 mL B 打开盛装浓盐酸瓶盖,浓盐酸逐渐减少 C 气态氧在加压降温时变为淡蓝色的液态氧 D 在 1000℃ 时,甲烷可分解为石墨和氢气 9. 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10. 在原子中,下列关系中一定正确的是
1、专题三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 C 一、勾股定理与图形的折叠 1 如图 , 把长方形纸条 F, B, 点处 , 若 90 , 8, 6, 则长方形 为 ( ) A 20 B 22 C 24 D 30 B 2如图 , 长方形 使点 处 , 已知 6, 4, 则 ) A 1 B 2 C 3 D 4 C 3 如图 , 已知在三角形纸片 A B C 中 , 3 , 6 , 90 , 在 取一点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