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摩擦力》ppt课件(35页)内容摘要:
1、 骑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 ,无论路面多么光滑 ,总会逐渐变慢 ,最后停下来 ;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也是这样 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个力是什么力呢。 一 、 ( 1)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 , 当它们要发生 相对运动 时 , 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 阻碍相对运动 的力 , 这种力就叫滑动摩擦力。 刹车后,汽车为什么能停下来。 ( 2) 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 , 有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 , 但是还没有发生相对运动 , 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 阻碍相对运动趋势 的力 , 这种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 相对运动 或具有 相对运动的趋势 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 相 2、对 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 符号: f 单位:牛 N 2、产生的条件: ( 1)接触且接触面粗糙(不光滑)或相互接触并挤压。 ( 2)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3、摩擦力方向与作用点: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作用点在两个接触面上。 一、摩擦力 二、科学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提出问题: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A: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B: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可能与接触的面积大小有关 D:可能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有关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这个实验就是要确定一个 研究对象 ,让它在另一个物体上 滑动 ,发生 滑 3、动摩擦 ,并想办法 测出不同情况 下的滑动摩擦力 ,然后进行 比较 . 所以本实验探究的总体思路是 : 以一个 木块为研究对象 ,让它在 不 同物体的表面 上滑动 ,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 设计实验: 思考:摩擦力可不可以直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来。 从分析木块的受力入手。 (画图) “ 转换法” 在匀速拉动木块的情况下,可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转化为拉力 的大小。 2、 怎样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粗糙程度 压力大小 问题: 2、怎样改变木块的 压力大小。 在木块上放砝码 1、怎样改变木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在长木板上放毛巾、棉布 1、原理: 二力平衡 4、的条件。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簧测力计 ,砝码 ,木块 ,长木板、 毛巾、棉布 需要注意的是 : 一定要让 木块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 运动 步骤 : 1、把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 F; 2、在木块上放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 F; 3、在木板上固定好毛巾,放上木块,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 F 木板 木板 毛巾 4. 将木块平放和侧放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 匀速运动,读出拉力 木板 木板 木板 弹簧测力计拉木块慢速和中速做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 F 即摩擦力的大小。 动画演示:模 5、拟实验 压力 越大 ,摩擦力越大。 触面越 粗糙 摩擦力越大。 3、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4、摩擦力与滑行速度基本上无关 分析与论证: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只 跟物体的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有关,且跟物体间的 压力大小 成正比,而跟两物体相接触的 面积大小无关 ,跟 滑动的速度也无关。 ( 1)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三、增大摩擦的方法 ( 2)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 三、增大摩擦的方法 四、减少摩擦的方法 ( 1)减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四、减少摩擦的方法 ( 2)减小压力 四、减少摩擦的方法 ( 3)变滑动为滚动 四、减少摩擦的方法 ( 3)使接触面彼此分开 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 6、减小摩擦的是( ) 2、小明用 100它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方向向。 C 100 左 _和接触面的 _ _有关 ,一个重 90红用 30铁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 _ _N,方向向 _ _,如果拉力变大 ,摩擦力 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压力 粗糙程度 30 左 不变 练一练 4、用 500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为 _N ,方向是_。 5、 缝衣针表面磨得光滑是为了 _ _;急刹车时 ,紧握闸把是通过 _ _方法来增大摩擦;在机器的转动部位装有滚珠轴承 , 它可以变 _ _摩擦为 _ _摩擦来减小摩擦。 20 竖直向上 减小摩擦 增大压力 滑动 滚动 7、练一练 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桌面上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实验得出的摩擦力为 N。 实验所用的原理是物体在 作用下,物体做 运动。 匀速直线 衡力 匀速直线 练一练 7、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 ( 1)自行车上的哪些部位存在摩擦。 ( 2)哪些摩擦是有益的。 哪些摩擦是有害的。 ( 3)使用自行车时是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 ? 练一练 增大摩擦的有 : 轮胎表面有花纹、刹车闸上用橡胶、 脚蹬表面有花纹、车把套有花纹、 链条与齿轮有凹凸相咬合。 减小摩擦的有: 前后轮上有轴承、轴承上有滚珠或 加润滑油。 滚动轴承的有: 前后轮的轴承、脚蹬、车前叉等 7、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 8、没有摩擦的世界将怎样。 请你列举几个场景。 夹不住饭菜 无法行走 车停不下来 手拿不住瓶子 练一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摩擦力》ppt课件(35页)
相关推荐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 认真听讲,在书上找问题答案: 消费者之间形成了吃与被吃食物关系。 ( 1)什么叫食物链。 ( 1)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关系。 ( 2)连接方式:箭头的指向。 ( 2)连接书上内容,前头指向捕食者。 应 用所学知识,连接食物链。 讨论:连接食物链。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 请同学们将草原上生态系统中各种生 许多食物链
、思考。 观察自己的叶找出叶片、托叶、叶柄。 在学生采集叶时常常会落掉托叶或是不完整的叶,教师将错就错加以强化新知识。 ( 3)单叶 ( 4)复叶 1. 教师展示不同叶的实物,请同学观察并提问: 各种 叶有什么不同。 2. 请同学自己阅读书 P8回答老师的问题。 学生观察、比较。 学生能通过自学准确地说出:单叶、复叶。 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实物和多媒体展示植物的叶。 3 3. 多媒体展示
子来表述,然后提高难度,要求用精炼的句子表达) 板书: 一、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段首或段尾,有时 也在段中。 二、中心句是全段最能表达中心的句子,即全段内容都围绕这一句展开。 三、中心句往往是肯定式的陈述句(如果原文不是,在概括时要改成这样的句子)。 要求:老师能不能借你们笔记本这一方宝地,把以上三点写下来,加深印象。 5.地球是人类永世的乐土,所以安德斯上校说:“我觉得大家应该同心协力
和水环境的保护 ( 1)大气:烟尘和硫 出示图片 组织讨论 引入:为什么城市上空能见度低。 有哪些污染物。 分析现状: ( 1)谈谈你对空气质量的印象 ( 2)政府采取的措施 ( 3)提出建议:(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 学生根据图片和日常生活经验讨论,了解大气现状,并落实到行动中。 ( 2)水:化学物和生活污水 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 阅读书 p11 112,讨论: 苏州河的历史: A
1、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册 做下面三个实验:使劲吹气, 猜想下硬币、纸条、乒乓球会怎样运动。 一、流体 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流动性 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 液体有压强 气体有压强 一 小游戏: 吹硬币比赛 是什么力使硬币跳起来呢。 问题 分析 空气流动 硬币向上飞的时候只有空气和它接触,桌面不可能对它产生作用了,是不是硬币上下的压强不同使它向上运动。 猜想
1、 高温天气为何会引起中暑,中暑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为何会受到如此大的影响呢。 导入新课 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学习重难 学习目标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成员 上午 6h 上午 9h 中 12h 下午 3h 傍晚 6h 晚上 9h 母亲 父亲 自己 (男、成年) 家庭成员体温的日变化规律调查结果 数据处理: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坐标曲线图 课堂精讲 成员 上午 6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