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入门 减字谱内容摘要:
古琴入门 减字谱 减字谱看上去神秘,其实一点就透,咱们先认琴古琴的七根弦,代号分别是“一二三四五六七”,离我们最远的那头开始算,是“一”,靠我们最近的就是“七” 弦。 减字谱里的一定要有数字,是表示弦数和徽数,先来认弦。 我们先认两个字分别是“勾” 和“ 挑”。 古琴的七根弦古琴只有七根弦,发出的音不是“哆来咪发索拉西”(1234567) ,而是“嗖啦哆来咪嗖啦”(5612356) ,没有“发” (4)和“ 西”(7)其实古筝也是一样,空弦没有 4 和 7,而是 1235612356 的循环,越来越高。 所以,大家从靠近自己的方向往外拨一下“啦索咪来哆”,就是沧海一声笑的第一句了,另外很多人觉得“沧海一声笑”这首曲子很古风。 简直堪称穿越文里的萝莉们的保留曲目,不然怎么都说, “穿越不唱沧海笑,枉来异世走一遭”涅。 这首歌里面整首都没有“发(4) ”跟“ 西(7) ”65321,32165,56561235,653212啦索咪来哆,咪来哆啦索,索啦索啦哆来咪索,啦索咪来哆来。 沧海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 看吧,整首都是这样。 看这个字“勾”这个字的外框,表示是用勾的指法大家把右手轻轻搭在桌子上,自然弯曲,中指轻轻向掌心“勾”一下,就是这个动作,而这个字就表示用中指勾的是第四根弦。 然后是另一个指法, “挑”“挑”的简写,就是它的末一笔, “匕”字去掉上面的东东,换上大写的数字,表示这根弦用挑的指法。 挑的动作是怎样呢。 大家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相搭,其余三指不用故意翘起,做个自然的兰花指形状。 想象第二根弦上面落了只小虫子,用食指将它挑飞大致是这种感觉,大家要是感兴趣想学的话一定要去老师或是看网上的教学视频,指法是很重要的。 想学古琴,不会五线谱不要紧,不会简谱也不要紧,但是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会汉字,所以每个人都能看懂减字谱。 “挑”二弦接下来,大家看这个字比刚才只多了个草帽。 这个“草”头,不是草的意思,而是“散”字的起笔,表示这个音是散音。 刚才上面图片的两个字也是散音,这个时候,我们只用右手弹,左手是闲置的。 古琴的音分为散音、按音和泛音,它的散音就只有七个。 看,曲谱里很多时候那个“草”头就不写了,但表示的是同一个意思,这个字就是用“挑”的手法挑七弦的意思。 上面的那几个字,都是散音,只有右手。 接下来左手了。 对了,单看琴板上的话,右手虽然是发音区,但它的地盘是很小的,就是图上喷漆的部分。 至于左边那好大一块有徽对应的区域,那都是左手的地盘,在上面点来点去滑来滑去所以现在大家是不是能领会到为啥一定要靠右坐了。 不然使不上力啊。 那种影视剧里大刀阔斧、大大咧咧坐在古琴中间的人,气派倒是气派了,但却是不会弹的。 接下来加上左手,上左手前我们也要认四个字“大”、 “人”、 “中” 、 “夕”,什么意思呢。 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很好理解吧。 “人”和“夕”分别是“ 食”和“名”字的起笔,所以我说,古琴的减字谱只要是中国人,只要认识中国字,一点就透。 这张图要分开看,上面说左手,下面说右手。 它的意思就是右手用勾的指法用中指勾第一根弦,同时用左手的中指按住第七徽下面一弦上对应的位置。 这个字,弹奏的位置是这样的,红的那点表示右手所在的位置,绿的那点表示左手所在的位置。 第一根弦上的第七徽那么再学一个字,帮大家巩固一下印象,这个的意思是首先看下面,定位是在第三根弦,右手用“勾”的指法;然后去找左边,也是按在第七徽的位置上,但是,跟上一个不同,这次要用左手的“食指”按。 古琴有十三个徽,从右手数去是第一徽,到琴尾是第十三徽,第七徽位于最中央,也最好找。 在琴上的位置是这样,依然红的表示右手,绿的表示左手,大家都认对了吗。 对了,看图只能找位置,是体会不出指法的。 减字谱上每个音的指法都很明确,虽然我们用哪根手指都能弹出一样的音,但乱用手指是不行的哦。 这里有一个我们刚才没讲过的符号,是一个新的指法。 它由“托”字的右半边演化而来,很形象吧。 用大拇指演奏。 大家找一个桌子沿,用右手的大拇指抵住,向外拨出把桌子用大拇指朝外“托”的这么一个动作。 弹琴的时候把桌子沿换成第七弦。 所以这个字的意思,用的分别是两个手的拇指,右手拇指“托”第七弦,同时左手的大拇指按在这根弦的第七徽位置。 在琴上的位置是这样晕,每次都是第七徽,我也没法子,因为减字谱打不出来,我都是从比较大的图里裁出来的。 但是大家注意了,虽然这几张每次左手都是压在第七徽上,但没有一次是重样的,有用中指、用食指、用大拇指。 再次强调,指法是灰常重要滴。古琴入门 减字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