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政治 第1课《神奇的货币》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课前 10 分钟循纲忆知 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 1 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商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 1) 区别 : 含义不同: 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使用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深化理解 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区别与联系 形态不同: 使用价值是具体的,价值是抽象的。 性质不同: 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是社会属性。 主体不同: 卖者拥有使用价值,买者支付价值。 ( 2) 联系: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二者在交换时是对立的。 生产者让渡使用价值获得价 2、值,消费者让 渡 价值获得使用价值,二者发生了分离。 2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 1) 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和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交换。 ( 2) 本质: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其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3 货币的职能 ( 1) 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 2) 其他职能: 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等。 特别提醒 网购时货币执行的职能 淘宝网购的一般模式:买家付款给支付宝 买家收到货后确认 支付宝把钱打给卖家,钱货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开的 3、,此时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京东等网上商城的购物模式:买家通过网上银行或支付宝等把钱打给卖家 卖家发货。 这种情况卖家很快收到货款,但买家不一定能马上收到货,一般要等上几天,此时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货到付款:这种模式符合 “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 ,此时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4 货币与财富 ( 1) 从起源上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一般等价物;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 2) 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1 怎样判断一种物品是否是商品 ( 1) 定义法。 商品是用于 4、交换的劳动产品。 并非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也并非所有用于交换的物品都是商品,如果一件物品不是劳动产品,或者尽管这件物品是劳动产品但是没有用于交换,则这件物品不是商品。 ( 2) 属性法。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是并非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 ( 3) 领域法。 商品只存在于流通领域,离开流通领域则不是商品。 学法指导 2 用标志词巧判货币的职能 “ 国际贷款 ”“ 购买外国商品 ”“ 平衡国际收支 ” 世界货币 “ 保存 ”“ 退出流通领域 ” 贮藏手段 “ 赊销赊购 ”“ 还债 ”“ 地租 ”“ 利息 ”“ 工资 5、” 支付手段 “ 购买 ”“ 买卖 ”“ 现场交易 ”“ 现场支付 ” 流通手段 “ 标价 ”“ 价格 ”“ 定价 ” 价值尺度 标志词 职能 一、命题常设误点 (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 1 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 2014 全国卷 ) ( ) 2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 2010 安徽卷 C) ( ) 理由 : 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该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理由 :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二、选择题常考点 命题点一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典例 1 (2014 大纲卷 ) 2013 年某县的橙子大获丰收,但成熟时间较往年推迟 6、,错过了在春节前上市的最佳时机,造成滞销。 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橙子滞销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 “ 惊险一跃 ”。 经济学之所以把上述过程称为 “ 惊险一跃 ” ,是因为 ( ) A 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 B 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不易发挥 C 商品使用价值很容易被损耗 D 商品价值难以用货币表现 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在商品流通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表述虽然正确,但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 当货币产生后,商品的价值就通过货币表现出来 商品如果卖不出去,就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而卖的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命题点二 货币的职能 典例 2 ( 2012 全国卷 ) 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 7、货币形式出现的。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 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 ) 纸币容易生产,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 B C D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金属货币和纸币作为交换媒介,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交换 金属货币与纸币 ( 1) 金属货币 : 金银条块、铸币。 ( 2) 纸币的产生 : 伴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 ( 3) 纸币的优点 : 制作成本低,更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 ( 4) 纸 8、币的发行 : 纸币是由国家 ( 或某些地区 ) 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待售商品量 商品价格水平 ) / 货币流通速度。 纸币发行量过大会导致通货膨胀,发行量过小会导致通货紧缩。 特别提醒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决定纸 币的发行数量和面值 ( 面额 ) ,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也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纸币作为现行的货币,代表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职能。 学法指导 “ 表格法 ” 把握纸币发行与经济形势的关系 物价持续下跌、市场疲软、经济萎缩的现象 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的现象 表现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 9、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含义及本质 区 别 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比较 区 别 引起物价下降,在短期内对人民生活有利,但是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增长,导致经济低迷,劳动者失业增加 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 危害 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小于市场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造成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 金融危机等造成国内外宏观经济不景气引发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是引发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 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引起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另外,经济结构不合理、 10、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生产资料价格大幅调整、需求膨胀等因素,也会引起通货膨胀现象 原因 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比较 区 别 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 从价值形态上看,表现为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的纸币的数量不平衡,这是造成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 二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一般通过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 联系 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度加大货币供应量 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的供应量 解决 措施 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比较 一、命题常设误点 (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 1 是否 11、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流通中实际需要的 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 ( 2010 四川卷 ) ( ) 2 纸币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 2012 全国卷 ) ( ) 理由 : 应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理由 : 只有足值的金属货币才能充当贮藏手段职能,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因而自身不具有贮藏手段职能。 二、选择题常考点 命题点一 影响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 典例 1 (2014 江苏高考 ) 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下列选项中,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因素有 ( ) 人民币流通速度下降 信用卡的广泛使用 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 商品的社 12、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A B C D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人民币流通速度下降则货币需求量增加 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对人民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 ,客观上会增加货币的需求量 信用卡的使用和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均与货币需求量无关 命题点二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 典例 2 ( 2013 海南高考 ) 2012 年某国国民经济总体上是平衡的。 假设 2013 年该国待售商品量增加 14 % ,货币流通速度提高 5% ,物价水平上涨 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要保持平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 ( ) A . 减少 1 B . 增加 1 C . 减少 16 D . 13、增加 解析 假设 2012 年某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1 ,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公式可知, 2013 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1 14% ) ( 1 3 % ) /(1 5 % ) 8 ,比 2 01 2 年增加了 ( 8 1) 100% 1。 结算与信用工具 1 结算 ( 1) 方式: 有两种,一是用现金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 ( 现金结算 ) ,二是双方通过银行转账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 ( 转账结算 )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 2) 工具: 信用卡、支票等。 2 信用卡 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 14、用凭证。 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多功能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3 支票 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 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 1) 信用卡本身没有价值,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同样也不能执行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 它只能作为先进的支付工具使用,即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 ( 2) 信用卡本身是基于卡中的货币而使用的,卡中的货币存储于商业银行中,商业银行中的货币是国家已经发行出来的,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可随时提取出来使用。 这样,信用卡的使用只有减少纸币的使用量,并不能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也不能防止通货膨胀。 学法指导 正确认识信用卡的职能 一、命题常设误点 (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 1 信用卡的使用导致了个人信用风险 ( 2010 海南卷 ) ( )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