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政治 第8课《财政与税收》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 三 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 八 课 财政与税收 课前 10 分钟循纲忆知 _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 _ _和 _ 财政支出可分为 _支出, _、_、 _、 _支出, _ _支出, _支出, _支出 税收 经济发展 分配政策 经济建设 科学 教育 文化 卫生事业 行政管理 和国防 社会保障 债务 水平 税收具有 _、 _和 _的特征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_和 _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 财政及其作用 财政收入与支出 1 财政 国家的收入与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2 财政收入、支出及 2、其关系 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要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能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影响因素 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构成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含义 财政收入 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财政赤字 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财政盈余 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 3、赤字 财政收支平衡 收支关系 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种类 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含义 财政支出 特别提醒 财政收入并非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财政收入的多少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深化理解 对财政收支关系三种情况的理解 ( 1) 收大于支 财政节余 财政资金 未得到充分运用,不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 2) 收小于支 财政赤字 财政支出靠借债维持,可能导致社会总供求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 ( 3) 收等于支 收支平衡 4、 财政资金得到了有效运用,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在财政预算、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但在现实生活中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 学法指导 辩证地认识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财政赤字也并非一定不好,只要适时适度并且在可控风险范围内,就是合理的。 如在通货紧缩时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社 会总需求,就会出现一定的财政赤字,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财政赤字过多,风险太大,就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引发通货膨胀。 一、命题常设误点 (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 1 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大幅度提高税率 ( 2014 全国卷 A) ( ) 2 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扩 5、大居民消费 ( 2013 全国卷 D) ( ) 理由 :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大力发展经济以及制定 合理的分配政策。 理由 :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需求,扩大居民消费。 二、选择题常考点 命题点一 增加财 政收入的措施 典例 1 ( 2014 全国卷 ) 要加大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 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 ( ) A 大幅度提高税率 B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C 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D 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不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长久之策 与增加财政收入无直接联系 依靠虚拟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增加的根基不牢且存在着很大的经济风险 增加财政收入,关键要 6、靠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 命题点二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财政收支关系 典例 2 ( 2013 北京高考 ) 下表是 201 1 年北京市部分经济指标的年度增长率。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个人所得税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出 201 1 年北京市 ( ) A 财政收入高于财政支出,出现财政盈余 B 个人所得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上升 C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速过快抑制了财政收入增长 D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抑制了个人所得税增长 表中数据反映的是 2011年北京市部分经济指标的年度增长率,不是绝对数 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 7、收入的主要因素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城镇居民平均工资增加会带来个人所得税的增长 财政的作用 ( 1) 国家财政的地位: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 2) 作用: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 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或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针对不同时期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同状况,政府灵活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8、知识拓展 正确认识国家的财政政策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稳健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 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的总需求。 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提高税率和减少财政支出。 介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之间的是稳健的财政政策或中性的财政政策。 学法指导 快速辨别财政的三个作用的技巧 凡是看到国家在民生领域的投入,如社会保障类的材料,基本上都可以认定材料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凡是看到工 9、程建设类的材料, 基本都可以认定材料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看到增加或减少税收类的材料,基本都可以认定材料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一、命题常设误点 (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 1 坚持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有助于完善社会保 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 (2014 山东卷 C) ( ) 2 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 (201 1 浙江卷 D) ( ) 理由 :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有利于增加种粮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无关。 理由 :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减少财政支出,适当抑 10、制需求增长。 二、选择题常考点 典例 1 ( 2014 山东高考 ) 2004 201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 11 年发布以 “ 三农 ” 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 这些补贴政策的实行有助于 ( ) A 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同步富裕 B 提高粮食市场价格,扩大粮食种植规模 C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 D 增加种粮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错在“同步富裕”上 实行这一政策与提高粮食市场价格没有直接联系 坚持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有助于直接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从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 11、等政策不属于社会保障体系 典例 2 ( 2013 全国卷 ) 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2013 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 亿元。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 ) A 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B 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C 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D 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适度财政赤字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财政赤字与企业减负无关 一般来说,财政收支平衡是最佳状态,财政赤字打破了收支平衡 税收及其种类 征税和纳税 ( 1) 税收的含义: 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12、( 2) 税收的性质: 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 3)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深化理解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的区别与联系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 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税收的“三性”统一于税法,集中体现了税收的权威性 联 系 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 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区 13、别 固定性 无偿性 强制性 ( 4) 税收的作用: 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经济发展过热时,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来抑制社会总需求;经济发展过冷时,可以通过减少税收来刺激社会总需求,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可以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通过调节税收,可以调节居民的消费行为。 维护社会公平。 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 引导企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通过调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环保税等,可以引导 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税收种类: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增值税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 14、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学法指导 “ 图示法 ” 理解和把握税收的作用与财政的作用的关系 一、命题常设误点 (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 1 “ 营改增 ” 积极的效应是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2013 四川卷 ) ( ) 2 国家提高税收起征点的直接效果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生 产效率 (2012 浙江卷 B) ( ) 理由 : “ 营改增 ” 有利于优化税种结构,但不利于拓宽财政收入的来源。 理由 :国家提高税收起征点的直接效果是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二、选择题常考点 命题点一 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典例 1 ( 2014 北京高考 ) “ 自动稳定器 ” 是一种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