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政治 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 三 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 七 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课前 10 分钟循纲忆知 我国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 1 按劳分配的性质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 只有在公有制经济或者公有制性质的经济中,才存在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 )。 2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 ) 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 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 2、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 按劳分配的意义 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5 按劳分配的地位 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特别提醒 并非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也并非工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从所有制角度看,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当中,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但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 从劳动收入的角度看,并非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只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才是按劳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 3、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 按生产要素分配 ( 1 )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 : 劳动 、 资本 、 技术和管理等。 ( 2 ) 意义 : 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 、 合法性的确认 ,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 对劳动 、 知识 、人才 、 创造的尊重。 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 、 推动经济发展。 特别提醒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 实行现行分配制度的原因 ( 1) 生产决定分配。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 4、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 ( 2)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我国现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3 )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学法指导 如何判断按生产要素分配 凭借土地取得的收入 (土地的租金和出让金、土地流转获得的收益等 ) 按土地要素分配 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的收入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等 ) 按技术、信息等要素分配 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按管理要素分配 在私营企业 5、和外资企业以及私有资本控股的股份制经济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按劳动要素分配 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一、命题常设误点 (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 1 农民承包的土地入股流转给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的租金属 于按劳分配 (2014 天津卷 ) ( ) 2 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2014 四川卷 ) ( ) 理由 :农民承包的土地入股流转给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的租金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理由 :我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将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集体所有。 二 6、、选择题常考点 命题点一 按生产要素分配 典例 1 ( 2014 天津高考 ) 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 4 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 程秀说: “ 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 800 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 15 % 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 1 200 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 ” 她的收入 ( ) 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属于按劳分配 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A B C D 程秀把土地流转给该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故其 800元租金、 1 200元工资收入、 15%的分红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而不是按劳分配所获得 7、的收入 15%的分红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该公司不是股份有限公司,不能发行股票,因此不涉及股票价格的变动 命题点二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典例 2 ( 2014 四川高考 ) M 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 1 000 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 T 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 850 斤大米 ( 约 1 400 元 )/ 亩 年的标准领取租金。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了价值 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 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 A B C D 8、劳动创造价值,土地本身不创造价值 我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 土地经营权流转所得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不是农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 土地经营权流转使得土地要素按照市场规则进行配置,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收入分配与效率、公平 效率与公平 1 公平、效率的含义 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2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 1)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如果收入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 9、,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 2) 收入分配方式对公平的影响: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3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1) 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 2)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4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 2) 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 10、先富帮后富,朝着 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学法指导 如何把握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度 注重效率的度是不能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重视公平的度是不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从现实情况来看,注重效率主要应从微观分配中体现;重视公平主要应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即国家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分配公平,以兼顾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一、命题常设误点 (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 1 收入差距扩大具有刺激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 201 1 江苏卷 ) ( ) 2 为了让 “ 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 ,我们应初次分配中兼顾效 11、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 ( 2010 山东卷 A) ( ) 理由 :收入差距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但在扩大到一定程度后,效率会降低。 理由: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二、选择题常考点 典例 1 ( 201 1 江苏高考 ) 右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 x 代表收入差距,纵轴 y 代表效率,原点 O 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 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 该图表明 ( ) 在 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将 12、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 A B C D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 x 1 之前,收入差距越大则效率越高,在 x 1 之后,收入差距越大则效率越低,说明收入差距不是越大越好,要保持较高的效率,必须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故 正确, 错误。 答案 D 典例 2 ( 2009 上海高考 )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公平为效率提供持久动力 效率为公平奠定必要基础 公平是追求效率的社会条件 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前提 A B C D 解析 都是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正确认识,全部当选。 实现社会公平 1 原因 ( 1) 有利于让人民共享发 13、展成果,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 2)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 3)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劳动效率的积极性,才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 4) 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体现,也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 ( 5) 它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2 措施 ( 1)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 2) 坚 14、持 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 3) 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 4)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 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 1) 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将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 ( 农工建商运等物质生产部门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 初。(人教版)必修一政治 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ppt课件
相关推荐
1、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 五 课 企业与劳动者 课前 10 分钟循纲忆知 生产的微观主体 企业 公司的类型与组织形式 1 公司的类型 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特别提醒 两种公司的共同特征是有限与合股;最主要区别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是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2 公司的组织机构
1、第 四 单元 发 展 社会 主 义 市场 经 济 第 十一 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课前 10 分钟循纲忆知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跨国公司 1 经济全球化 ( 1) 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 2) 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特别提醒 生产全球化是基础,决定着贸易全球化与资本全球化发展
1、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 二 课 多变的价格 课前 10 分钟循纲忆知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影响价格的因素 1 供求影响价格 ( 1) 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价格上升,出现“ 物以稀为贵 ” 的现象。 ( 2) 商 品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价格下跌,出现 “ 货多不值钱 ” 的现象。 ( 1) 区分 “ 供求影响价格 ” 和 “ 价值决定价格 ” 供求和价值都对价格产生影响
我给大家讲一件自己亲身遇到的事: 1998 年我的小孩刚两岁,一天夜里,他突然高烧 40 度,当时浑身抽搐。 我突然想起邻居建华家可能有退烧药,刚要打电话,又犹豫了,因为当时已经是夜里一点钟了。 屋外狂风吼叫着,我顾不了许多了,拨通了他家的电话。 不到十分钟,建华和他的妻子拿着药赶 来了。 我们一同给孩子吃完药,建华又开来车连夜带我们去了儿童医院…… 我的小孩今年已经六岁了,在这六年中,他烫伤过
新原子核质量数相同的特殊现象。 【例题 2 】( 2020 年全国高考卷) .最近几年,原子核科学家在超重元素岛的探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1996 年科学家们在研究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 经过 6 次α衰变后的产物是。 由此,可以判定生成的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是 ( ) ( A) 12 259 ( B) 12 265 ( C) 11 265 ( D)
1 ; T : T p= 2 : 1 D. R : R p= 2: 1 ; T : T p= 1 : 1 10.[广东大综 .] 如图 9 所示,在倾角为 α的光滑斜面 上,垂直纸面放置一根长为 L,质量为 m 的直导体棒 .在导体棒中的电流 I 垂直纸面向里时,欲使导体棒静止在斜面上,下列外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和方向正确是 A. B= m sinIL g,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