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 课堂互动探究 课前自主学习 第 2课时 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课前自主学习 01 自主学习打基础 一、炔烃 1 炔烃的物理性质及结构特点 炔烃的结构特点: _ _ _ ,炔烃的分子式通式_ ,炔烃的代表物即最简单的炔烃乙炔的分子式_ ,电子式 _ _ ,结构式为 _ _ ,结构简式_ _。 炔烃的物理性质:随碳原子数的增加炔烃的物理性质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状态:常温常压下由 _ 态到 _ 态再到_ 态;熔、沸点依次 _ ;相对密度依次 _ ;其他烃一样,炔烃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 2 炔烃的化学性质 写出乙炔发生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2、: 纯净的乙炔在空气中燃烧 _ _ _ _ _ _。 乙炔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作用 _ _ _ _ _ _ _。 乙炔与 催化剂,加热 ) _ _ _ _ _ _。 乙炔与氯化氢 ( 催化剂、加热 ) _ _ _ _。 炔烃的化学性质与乙炔相似,容易发生 _ _ 反应和_ 反应等,能使 _ 及 _ 溶液褪色。 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1 反应原理: _ _ _ _ _ 2 实验仪器: _ _ _ _ _。 3 实验药品: _ _ _ _ _。 4 收集方法: _ _ 5 实验步骤:在平底烧瓶里加入几小块电石,轻轻旋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水缓慢地滴下。 三、脂肪烃的来源及应用 1 脂肪烃的来 3、源有 _ _ 、 _ 和 _ _ 等。 2 石油中含有 _ _ 个碳原子的烷烃及环烷烃。 可通过分馏、裂化、催化重整、裂解等加工方法获 得不同用途的石油化工产品。 石油通过常压分馏可得 _ 、 _ _ 、 _ 、_ 等;而减压分馏可得 _ 、 _ _ 、 _ 等分子量较大的烷烃;通过石油的催化裂化或裂解可得较多的_ 和 _ ;而催化重整则主要是获得 _ 和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3 天然气的化学组成主要是烃类气体,以 _ _ 为主,天然气是高效清洁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4 煤也是获得有机化合物的源泉。 通过煤焦油的分馏可以获得 _ ;通过煤的直接或间接液化,可以获得 _ 及多种 _。 答案 一、 4、 1. 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 n 2( n 2) 气 液 固 升高 增大 2 25 点燃4C 2氧化反应 催化剂 =C H 2 催化剂 催化剂= =C 加成反应 加成 氧化 溴的四氯化碳 酸性高锰酸钾 二、 1.C 2 22 分液漏斗、平底烧瓶 ( 或锥形瓶 ) 、双孔橡皮塞、导气管、集气瓶 ( 或试管 ) 、水槽 3 2( 电石 ) 、水 ( 饱和食盐水 ) 4 排水集气法 三、 1. 石 油 天然气 煤 2 1 50 石油气 汽油 煤油 柴油 润滑油 石蜡 沥青 轻质油 气态烯烃 芳香烃 3 甲烷 4 各种芳香烃 燃料油 化工原料 课堂 互动探究 0 2 课堂 探究 提能力 1 乙炔的实验室 5、制法 乙炔的实验室制备 ( 1) 药品:电石 ( 2) 、水 ( 2) 反应原理: 2 2 ( 3) 实验装置:固体液体 气体 ( 4) 收集:排水集气法 2 制取乙炔的注意事项 ( 1) 实验装置在使用前,要先检验气密性。 ( 2) 盛电石的试剂瓶要及时密封并放于干燥处,严防电石吸水而失效。 取电石要用镊子夹取,切忌用手拿。 ( 3) 制取乙炔时,由于 C 产生泡沫,为防止产生的泡沫进入导管,应在导气管口附近塞入少量棉花。 ( 4) 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 为得 到平稳的乙炔气流,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并用分液漏斗控制水流的速度,让水逐滴慢慢地滴入。 ( 5) 制取乙炔不能用启普发生器或具有启普发 6、生器原理的实验装置,原因是: 碳化钙吸水性强,与水反应剧烈,不能随用、随停。 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易使启普发生器炸裂。 生成的 呈糊状易堵塞球形漏斗。 ( 6) 由电石制得的乙炔中往往含有 混合气体通过盛有 H 溶液或 4溶液的洗气瓶可将杂质除去。 特别提醒 实验室制 类推出其他金属碳化物和 应的情况,如 2Z n ( C , 2 4A l( 3C。 特别注意,在反应方程式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1 乙炔气体的收集方法能否选用排空气法。 为什么。 2 乙炔与乙烯中均含有不饱和键,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 K M n 么如何检验一种气体是乙炔。 答: 不能。 因为 C 2 H 2 的密度 7、与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气集气法,否则收集的气体不纯。 答: 可以从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的定量角度考虑。 1 m 炔可以与 2 m r 2 加成,此性质常用于检验乙炔。 【例 1 】 用电石制备的乙炔气体中常混有少量 体。 请用图中仪器和药品组成一套制备、净化乙炔的装置,并可通过测定乙炔的量,从而计算电石纯度。 ( 1) 进行实验时,所制气体从左向右流,仪器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_( 填接口字母 ) ; ( 2) 为了使实验中气流平稳,甲中分液漏斗里的液体 X 通常用_ ; ( 3) 若在标准状况下溴水与乙炔完全反应生成 知称取电石 m g ,测得量筒内液体体积 V m L ,则电石纯度可表示为_ ; 8、( 4) 若没有除 装置,测定结果将会 _ _ ( 填 “ 偏高 ”“ 偏低 ” 或 “ 不变 ” ) ,理由是 _ _。 【思路分析】 完成本题的关键是熟悉实验室制乙炔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以及乙炔的化学性质。 【解析】 ( 1) 连接顺序:制备 净化 ( 长进短出 ) 性质检验 ( 长进短出 ) 收集 ( 短进长出 ) ; ( 2) 为了使实验中气流平稳,可采取降低水的浓度的方法,如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 3) 电石与足量水反应生成乙炔,其中混有的 用 炔气体被溴水吸收后余下的部分通过排水法测量其体积。 电石纯度计算过程: m 1 m x (V 10 m 解得 x ( V /22 400 m 9、 w (C V /22 400 64m 100 % 2 V m% ; (4) 若没有除 装置 , 则 =S 2 HB r , 2S 消耗,使得剩余的乙烯体积偏大,所测水的体积偏大,计算结果偏高。 【答案】 ( 1) ( 2) 饱和食盐水 ( 3)2 V m% ( 4) 偏高 H 2 S = =S 2H 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 请填空: ( 1) 图中, A 管的作用是 _ ,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_ ,为避免反应太迅速,可采取的措施为 _。 ( 2) 乙炔通入 K M n 察到的现象是_ ,乙炔发生了 _ 反应。 ( 3) 乙 炔 通 入 溴 的 中 可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 10、_ _ ,乙炔发生了 _ 反应。 ( 4) 为了安全,点燃乙炔前应 _ _ ,乙炔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是 _。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 A 管通过橡胶软管与右侧相连, A 管的高低可调节右管中的水是否与电石接触,从而控制反应能否发生。 为防止反应太快,可把水换成饱和食盐水。 乙炔易被 K M n M n 炔还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色溴代烃使溴的 燃气体点燃前都应检验纯度。 由于乙炔含碳量较高,所以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厚的黑烟。 答案: ( 1) 调节 水面高度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2 2 O H)2 把水换成饱和食盐水 ( 2) KM n 氧化 ( 3) 溴的 加成 ( 4) 检验乙炔的纯度 火焰 11、明亮并伴有浓烟 一、脂肪烃的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 1 所有的烃都是无色物质,不溶于水而易溶于苯、乙醚等有机溶剂,其密度比水小。 2 分子里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 4 的脂肪烃在常温常压下 都是气体,其他脂肪烃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或固体。 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常温下脂肪烃的状态由气态逐渐过渡到液态或固态。 脂肪烃的性质和来源 3 烃类的熔沸点一般较低。 其变化规律是: ( 1) 组成与结构相似的物质 ( 即同系物 )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熔沸点越高。 ( 2) 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或相同的物质 ( 如同分异构体 ) ,支链越多,其熔沸点越低。 (3) 组成与结构不相似的物质,当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或相近时,分子的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 二、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和性质比较 烷烃 烯烃 炔烃 通式 n 2( n 1) n( n 2) n 2( n 2) 代表物 =C 结构 特点 全部单键;饱和链烃;四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