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课堂互动探究 课前自主学习 第 2课时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课前自主学习 01 自主学习打基础 一、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 1 同分异构现象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 _ _ ,但 _ 不同,因而产生_ 上的差异的现象。 2 同分异构体 _ 互为同分异构体。 如 答案 一、 1. 分子式 结构 性质 2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 课堂 互动探究 0 2 课堂 探究 提能力 一、同分异构体 1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 同分异构体主要指有机物 )。 2 常见同 2、分异构体的类型: (1) 碳链异构 (2) 官能团位置异构 同分异构体与同系物 (2) 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最简式都相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如 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也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如 (3) 同分异构体结构不同,性质不同,是不同的物 质;但可以是同一类物质,也可以是不同类物质。 (4) 同分异构体不仅存在于有机物和有机物之间,也存在于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如尿素 ,有机物 和氰酸铵(无机物 ) 互为同分异构体。 4 同分异构体的性质 熔、沸点高低与支链多少有关,一般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如沸点:正戊烷 异戊烷 新戊烷。 化学性质:同类异构性质相似,不同 3、类异构存在差异性。 二、同系物 1 定义: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彼此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系列中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 2 同系物 的判断: 通式相同; 结构相似; 同一类物质; 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 “原子团。 如: = = = =H = =H = = 即属于同系列,其中 W 相当 ,A 、 B 分别是 C 其 中 W 相当 于 , A 、 B 分别是 , 同系物性质: A. 物理性质上存在递变性; a. 随碳数增加,状态由气 液 固; b. 随碳数增加,熔、沸点逐渐升高; c. 随碳数增加,密度逐渐增大。 B. 化学性质以相似性为主,也存在差异性。 1 同分异构体的物理性质一定不同,化学性质一 4、定相同吗。 答: 同分异构体的结构不同,故其物理性质一定不同,但化学性质要看同分异构体的类别,相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的化学性质相似,如己烷的五种同分异构体的化学性质相似;但 不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的化学性质不同,如乙酸与甲酸甲酯。 2 分子式为 答: 可以是烯烃、环戊烷,也可以是带支链的环丁烷、环丙烷等。 【例 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凡是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 此一定是同系物 B 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二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C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几种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D 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5、【思路分析】 (1) 同系物的判断应注意两点:一是结构相似,它是指分子中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且官能团的个数也要相同 ( 即属于同一类物质 ) ;二是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2) 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也应注意两点:一是分子式相同,也就是组成相同;二是结构不同,主要表现为原子或原子团的排列顺序不同。 【解析】 A 项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分子结构不一定相似,如 = = B 项若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也相同,则它们的最简式必定相同,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是同分异构体,也可能是非同分异构体,如 、 = = B 说法错误; 无机物中的 如有机物里的 乙醇 ) 与 甲酸 ) ,这些物质都 6、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但由于它们的分子组成不同,所以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 C 说法错误; D 项当不同化合物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时,其分子式一定相同,因此这样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D 下列各物质中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 ( ) A 2烷烃和环烷烃 C 4 2A 中 2成上也不相差 误。 B 中烷烃和环烷烃虽然化学键的类型相同,但是烷烃是开链的,而环烷烃是环状结构,结构不同,错误。 C 中4是 环状结构,也可能是含有碳碳双键的结构,所以不一定是同系物。 D 中 2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 3 个 确。 答案: D 1 降碳对称法 ( 适用于碳链异构 ) 可总结 7、为四句话: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碳满四价。 下面以 出它的同分异构体: (1) 将 分 子 写 成 直 链 形 式 :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1) 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 (2) 且分子式为 答: 注意侧链有两个碳原子,可作为两个甲基,也可作 为一个乙基 ( 容易遗漏一个乙基的情况 ) ,符合条件的有以下四种: 【例 2 】 某化合物 A 的分子式为 分析数据表明,分子结构有两个 个 ,一个 一个 它的可能结构只有 4 种,请写出这 4 种可能的结构简式_ 、 _ 、 _ 、_。 【思路分析】 根据四种基团的 特点,结合题目要求直接写 8、出结构简式,也可先写出 用氯原子取代一个氢,且要满足题干中的要求。 【解析】 题中要求有两个甲基,则可分析得到: 【 答案 】 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 A 戊烷 B 戊醇 C 戊烯 D 乙酸乙酯 解析: 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 3 种,分别为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戊醇的分子式为 其同分异构体可以看成是在戊烷的 3 种同分异构体中不同种碳氢单键、碳碳单键 (C H 、 C C) 之间插入氧原子 (O) 形成的,正戊 烷分子中有 3 种碳氢单键和 2 种碳碳单键,插入氧原子后可以形成 3 种醇和 2 种醚,已经比戊烷的异构体多。 正戊烷相邻碳原子间脱氢形成 2 种戊烯 ( 分别为 9、1 戊烯和2 戊烯 ) ,正戊烷不相邻碳原子间脱氢形成 3 种环烷烃 ( 环戊烷、甲 基环丁烷、乙基环丙烷 ) ,已经比戊烷的同分异构体多。 乙酸乙酯的常见异构体有甲酸正丙酯、甲酸异丙酯、丙酸甲酯、丁酸等,已经超过 3 种。 答案: A 1 基元法:例如丁基 ( 的结构有 4 种,则丁醇 (、戊醛 () 、戊酸 (的同分异构体均为 4 种。 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 2 换元法:此法适用于确定烃的多元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其具体方法是:有机物 a( a m ) 具有相同的异构体数,即确定这类型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时,可以将未取代的氢 ( 或其他原子或基团 ) 与取代基交换。 如二氯苯 (有 3 种同分 10、异构体,则四氯苯 (同分异构体也为 3 种。 3 等效氢法:有机物分子中,位置等同的氢原子称为等效氢,显然有多少种等效氢,其一元取代物就有多少种。 这 种通过等效氢来确定一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方法,叫等效氢法。 (1) 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如 个氢原子等效。 (2) 同一碳原子上所连甲基氢原子都是等效的。 如新戊烷中四个甲基上的氢原子都是等效的。 (3) 同一分子中处于轴对称位置或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如 分子中,在苯环所在的平面内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故有两类等效氢。 4 定一移二法:对于二元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判定,可固定一个取代基位置,再移动另一个取代基,以确定其同分 11、异构体的数目。 分子里碳原子数不超过 10 个的所有烷烃,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有几种。 答: 4 种。 若烷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此烷烃分子中所有的氢原子必须全部是等效的,碳原子数不超过 10 个的所有烷烃中氢原子全部是等效氢的只有四种,分别为 、 、 【例 3 】 下列烃的一氯代物只有 2 种的是 ( ) A 路分析】 判断等效氢原子需要找有机物分子的对称轴,找准找全对称轴是解这类题目的关键。 【答案】 D 【 解析 】 结构不同的二甲基氯苯的数目有 ( ) A 4 种 B 5 种 C 6 种 D 7 种 解析: (1) 先分析两个甲基在苯环上的异构情况,可得 3 种结构: 由此可知二甲基 氯苯有 6 种不同的结构 ( 即同分异构体 )。 故正确答案为 C。 答案: C。(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ppt课件
相关推荐
1、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课堂互动探究 课前自主学习 第 2课时 烯烃、炔烃和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课前自主学习 01 自主学习打基础 一、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1 将含有 _ _ 或 _ _ 的 _ _ 碳链作为主链,称为 “ 某烯 ” 或 “ 某炔 ”。 2 从距离 _ _ 或 _ _ 最 _ _ 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3 用阿拉伯数字标明 _ 或 _
1、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 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课堂互动探究 课前自主学习 第三节 功能高分子材料 1 水立方的膜结构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有什么性能。 2 信息时代计算机的显示器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有哪些优良性能。 3 为什么要将橡胶处理成网状结构。 4 为什么出现了无土栽培。 什么材料替代了土壤。 5 为什么穿上宇航服在太空不热也不冷。 这些问题都与功能高分子材料有关
1、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3 亿中国人的姓名中重名的现象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而电子邮件中的用户名绝不能出现重名,为防止出现重名,用户名可以使用十几位字母和数字。 我们知道,在已发现或人工合成的两千多万种物质中,绝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如此庞大的有机家族,如何给它们起名字才能防止重名现象呢。 已接触到的俗名或习惯命名法显然都 不能满足这个要求
1、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本章内容划分为四节。 第一节为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在学习了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典型有机化合物代表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基础上,本章一开始便引出官能团 的概念,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呈现给学生一个系统学习有机物的学科思维,使学生在高一掌握的一些零散的有机知识系统化和明朗化。 在分类表中增加了卤代烃、酚、醚、醛、酮、酯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及其代表物。 其中
1、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 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课堂互动探究 课前自主学习 第二节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有机合成材料的诞生,结束了人类只能依靠天然材料的历史。 从医用防护服 ( 聚乙烯 ) 到宇航服 ( 聚酯纤维 ) 都离不开合成材料, 尤其是现代三大合成材料 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传统的三大基本材料 钢铁、水泥和木材。 让我们走进高分子材料的世界吧。 1
1、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课堂互动探究 课前自主学习 课时作业 随堂基础巩固 第 1课时 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课前自主学习 01 自主学习打基础 一、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步骤 二、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1 蒸馏 (1) 用途:常用于分离、提纯沸点不同的 _ _ 有机物。 (2) 适用条件 有机物热稳定性 _ _ ; 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相差 _( 一般约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