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烷烃和烯烃》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烃和卤代烃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物质。 本章既是第一章内容的具体化,也是学习后续各章内容的基础。 本章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和卤代烃等 5 类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及其应用,使第一章中的比较概念化的知识内容结合了具体物质而得到提升和拓展。 结合烃和卤代烃的性质,进一步学习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及消去反应等有机反应,为后续各章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根据课程标准对 “ 有机化学基础 ” 的要求,本章充分考虑了化学 2 中的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注意知识 的衔接与提升。 化学 2中介绍了甲烷、乙烯、苯等烃的代表物,以及煤、石油的综合利用。 为了避免重复而又要体现课程 2、标准的内容要求,本章采取了 “ 复习与提升 ” 相结合的编写策略。 例如,在化学 2 中介绍了甲烷、乙烯、苯等烃的典型代表物,但没有涉及有机物类别的概念,而本章在复习典型代表物的性质的基础上,将内容提升到了类别的性质。 烷烃和烯烃的性质在化学 2 中介绍的较多,本章通过 “ 思考与交流 ” 的方式,让学生归纳整理。 教科书中对烷烃和烯烃的性质也有简要的陈述,但陈述角度不同。 如从认识分子组成及结构变化的角度来陈述烷烃和烯烃的化学性质 ,突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及聚合反应等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结合烯烃的结构特点,作为烯烃知识的提升,介绍了顺反异构现象。 炔烃是以前未介绍过的知识,教科书中通过实验的引导,较详 3、细地介绍了乙炔的性质。 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也是通过 “ 思考与交流 ” 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芳香烃中,通过 “ 思考与交流 ” 让学生自主学习苯的化学性质,并让学生自主设计制备溴苯和硝基苯的实验方案。 选择甲苯作为苯的同系物的代表物,比较苯和苯的同系物的性质差异,并以此通过 “ 学与问 ” 让学生领悟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学习烃的知识不可避免 地涉及到卤代烃的内容,所以教科 书将烃和卤代烃安排在同一章。 溴乙烷是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之一,通过溴乙烷的学习,可以了解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等性质。 本章内容的选取也注意了联系生活实际,并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和健康教育。 例如,通 4、过 “ 实践活动 ” 了解苯、苯的同系物以及卤代烃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不合理使用对健康的危害。 1 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 能以 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烷烃、烯烃、炔烃和卤代烃等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3 能根据有机化学反应原理,初步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优选并完成实验。 4 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的涵义。 5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同时关注有机物的合理使用。 1 烷烃、烯烃、炔烃的组成、结构特点、通式及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 烷烃、烯烃、炔烃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3 实验室制取乙炔的 5、方法原理、实验装置及其检验方法。 4 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5 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及主要物理性质。 6 溴乙烷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基本规律。 7 脂肪烃、苯及苯的同系物、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判断。 8 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的来源及其对环境和健康的不良影响。 第一节 脂肪烃 从广泛应用的液体打火机到厨房的燃气灶,从地面的车水马龙到高空的快速航运,从农业的机械化作业到工厂机床的顺利运转,无不与石油有关,由此可见石油是现代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 组成石油的物质主要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烃类物质。 其中烷烃属于脂肪烃,还有哪些烃类物质属于脂肪烃。 脂肪烃有哪些性质与用途。 1 能 6、够根据数据和实验事实,分析得出烃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熟悉脂肪烃的来源及应用等知识。 2 能够从同系物的角度分析得出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能够从结构的角度分析烷烃、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 重点 ) 3 能够通过实验探究乙炔的实验室制 法及其除杂等注意事项,通过实例分析烯烃的顺反异构。 ( 重、难点 ) 课堂互动探究 课前自主学习 第 1课时 烷烃和烯烃 课前自主学习 01 自主学习打基础 一、烷烃与烯烃的物理性质 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 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 _ _ ,相对密度逐渐 _ _ ,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 _ 逐渐过渡到 _。 1 当 7、烃分子中碳原子数 4 时,常温下呈 _ _。 2 分子式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 _ _。 例如沸点: 2 (。 3 烷烃、烯烃的相对密度 _ 水的密度。 4 溶解性:都不溶于 _ _ ,易溶于 _ _。 二、烷烃的化学性质 1 常温下的 稳定性: 烷烃分子中 C C 、 C H 键的键能较大,所以通常情况下,烷烃化学性质稳定,如与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等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 不能使 M n 2 取代反应 与卤素单质反应: 取代反应: _ _ _ 的反应称作取代反应。 如乙烷与氯气产生一氯乙烷: _ _ 3 氧化反应 可燃性: 烷烃完全燃烧生成 2O ,分子中碳原子数比较少的烃在燃烧时会 8、产生淡蓝色火焰,但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分子中的含碳量会不断增大,所以在燃烧时会不完全,甚至在燃烧中产生黑烟。 如甲烷的燃烧方程式: _ 烷烃的燃烧通式: _ _ _ _ _ 4 受热分解: 碳原子数较多的烷烃在受热时会发生分解,发生裂化反应。 如 催化剂_ 或 催化剂_ 三、烯烃的化学性质 烯烃的化学性质:烯烃的特征性结构是 _ _ ,它决定了烯烃的主要化学特征。 性质类似乙烯。 1 能使 K M n _。 2 能燃烧,燃烧通式为: _。 3 加成反应,与 _ _ _ 等加成。 如: =C H _ = =C H H _ 4 加聚反应,如丙烯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_ _ _ 5 烯烃的 9、1,2 加成与 1 ,4 加成。 1,3 丁二烯分子内含有两个双键,当它与一分子氯气发生加成反应时,有两种产物: 1,2 加成: 1,3 丁二烯分子中一个双键断裂,两个氯原子分别与 _ 号碳原子和 _ 号碳原子相连。 化学方程式为:_ _ _ _ _ _ _ _ _ 1,4 加成: 1,3 丁二烯分子 中两个双键断裂,两个氯原子分别与 _ 号碳原子和 _ 号碳原子相连,在 _ 号碳原子和 _ _ 号碳原子之间形成一个 _ _。 化学方程式为:_ 1,3 丁二烯的 1,2 加成和 1,4 加成是竞争反应,到底哪一种加成占优势,取决于 _ _。 四、烯烃的顺反异构 1 异构现象的产生 由于 _ 不 10、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 原子或原子团 _不同。 2 异构的分类 ( 1) 顺式结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_。 ( 2) 反式结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_。 3 性质特点 顺式结构和反式结构的物质 _ 性质基本相同, _性质有一定的差异。 答案 一、升高 增大 气态 液态、固态 1 气态 2. 低 3. 小于 4. 水 有机溶剂 二、 2. 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 光照 4 2 点燃2n 23 n 12 点燃n ( n 1) 2= =C = =C 5 1 2 =C H = =C 1 , 2 加成四 、 1. 碳碳双键 在空间的排列方式 2. 11、( 1) 同一侧 ( 2) 两侧 顺式 反式 3. 化学 物理 课堂 互动探究 0 2 课堂 探究 提能力 一、烷烃和烯烃的结构特点 1 烷烃的结构特点 烷烃又叫饱和链烃,其结构特点是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 合达到饱和。 烷烃与烯烃的结构和性质 ( 1) 烷烃概念的内涵有两点:一是分子里碳原子跟碳原子都以单键结合成链状,二是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这是判断某烃是否为烷烃的标准,特别注意 C 的烷烃。 ( 2) 烷烃分子里碳原子结合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单纯的一条长链,有的碳链处于长链的 “ 枝杈 ” 处,人们称之为支链。 ( 3) 烷烃的通式为 n 2( 12、 n 1)。 2 烯烃的结构特点 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一类链烃叫做烯烃。 ( 1) 广义来说,烯烃分子里的 C = =C 键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狭义来说,烯烃分子里的 C = =C 键 数仅是一个,这样的烯烃又叫做单烯烃,简称烯烃,通常说的烯烃即指单烯烃,不饱和烃 不属于烯烃,而属于环烯烃。 ( 2) 单烯烃的通式是 n( n 2) ,它们具有相同的最简 式“C。 二、烷烃、烯烃结构与化学性质的比较 烷烃 烯烃 通式 n 2( n 1) n( n 2) 代表物 =C 点 全部单键;饱和链烃;四面体结构 含碳碳双键;不饱和链烃;平面型分子,键角 120 烷烃 烯烃 取代反应 光照卤代 加成反应 能与 H 发生加成反应 燃烧火焰较明亮 燃烧火焰明亮,带黑烟 氧化反应 不与 K M 使 K M 化学性质 加聚反应 不能发生 能发生 鉴别 溴水不褪色; K M 溴水褪色; K M 三、烷烃的特征反应 取代反应 1 概念 有机物分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