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 1.1.2《淀粉、纤维素》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二课时 淀粉、纤维素 知导学 堂检测 难探究 首页 学习目标 思维脉络 1 . 了解淀粉的水解反应及其在人体内的水解吸收过程。 2 . 了 解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及淀粉的特性。 3 . 了解纤维素的水解反应和生理功能。 4 . 了解纤维素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5 . 了解淀粉和纤维素组成上的相似点。 知导学 堂检测 难探究 首页 淀粉、纤维素的区别与联系 名称 淀粉 纤维素 分子通式 ( C 6 H 10 O 5 ) n ( C 6 H 10 O 5 ) n 分子结构单元 C 6 H 10 O 5 ( 葡萄糖结构单元 ) C 6 H 10 O 5 ( 葡萄糖结构单元 ), 每个葡萄糖单元 2、含有 三个 羟基 ( n 值 几百到几千 约几千 ( 比淀粉大 ) 相对分子质量 几万到几十万 几十万到百万 结构特点 都是由 C 6 H 10 O 5 ( 葡萄糖结构单元 ) 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 但分子内的 结构单元数目 不同 , 分子式 不同 , 不是同分异构体 物质属类 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属于 混合物 化学性质 1 . 无 还原性 , 是一种非还原性糖 ; 2 . 在稀硫酸或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 , 最终产物是 葡萄糖 ; 3 . 淀粉遇碘后变 蓝色 1 . 无 还原性 , 是一种非还原性糖 ; 2 . 在浓硫酸或纤维素酶作用下水解 , 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 比淀粉水解困难 ; 3、 3 . 与硝酸发生 酯化反应 知导学 堂检测 难探究 首页 练一练 正误判断 ,正确的画 “ ” ,错误的画 “ ”。 ( 1 ) 淀粉没有还原性 ,但能发生水解反应 ,其水解反应 的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 ) ( 2 ) 淀粉遇碘元素变成蓝色 ,此性质可用于淀粉和碘元素的相互检验。 ( ) ( 3 ) 用一束光照射淀粉溶液 ,有丁达尔效应 ,说明淀粉溶液是胶体。 ( ) ( 4 ) 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相同 ,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 ( 5 ) 淀粉和纤维素均是高分子化合物 ,也是纯净物。 ( ) 答案 : ( 1 ) ( 2 ) ( 3 ) ( 4 ) ( 5 ) 知导学 堂检测 4、难探究 首页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一 淀粉水解实验 问题导引 实验步骤 1 . 向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约 0 . 5 g 淀粉 , 再加入 5 m L 2 0 % 的硫酸。 将试管 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5 m 2 . 向试管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以中和硫酸。 3 . 另取一支洁净的试管 , 配制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 4 . 将此悬浊液加到上述试管中 , 加热 , 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注意事项 : 试管中的溶液在水解后进行下一步实验之前 , 要用 H 溶液中和至中性 , 以防 H 2 与 2 反应使实验失败。 实验现象 : 试管中出现红色沉淀 知导学 堂检测 难探究 首页 探究一 探究二 5、探究三 请分析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及实验结论。 提示 在稀硫酸或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 ,淀粉等多糖以及二糖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生成葡萄糖 : ( 淀粉+ n H 2 O 将蓝色的 2 还原为红色的 O 沉淀。 例如 , 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的反应为 : C 4 C H O+ 2 C u ( 2 C 4 C O C u 2 O +2H 2 O 此类反应的颜色变化显著 , 可用来检验有机物中是否含有醛基( C。 实验结论 : 淀粉在用酸催化、加热条件下水解 , 水解产物中含有醛基( C , 具有还原性。 知导学 堂检测 难探究 首页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名师精讲 淀粉 在酸的催化作 6、用下能够发生水解 , 最终生成葡萄糖 , 淀粉遇碘水变蓝色 , 但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 产物葡萄糖遇碘水不变色 , 但能发生银镜反应。 淀粉水解的程度分为三种情况 : 一种情况是完全水解 , 水解液加碘水溶液未变蓝 , 能发生银镜反应 ; 第二种情况是完全不水解 , 加碘水溶液变蓝 , 但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 第三种情况是部分水解 , 既可以使碘水变蓝 , 又能发生银镜反应。 知导学 堂检测 难探究 首页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例题 1 某学生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 , 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方案甲 : 淀粉液 水解液 溶液变蓝 结论 : 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乙 : 淀粉液 水 解液 无 7、银镜生成 结论 : 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丙 : 淀粉液 水解液 中和液 有银镜出现 结论 : 淀粉已经水解。 根据上述操作、现象 , 首先回答结论是否正确 , 然后简要说明理由。 ( 1 ) 方案甲 :。 ( 2 ) 方案乙 :。 ( 3 ) 方案丙 :。 知导学 堂检测 难探究 首页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解析 :解答本题应注意两点 :一是发生银镜反应的条件 ;二是结论中水解程度的有关说法。 方案甲 ,溶液变蓝色 ,说明其中含有淀粉 ,但不能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方案乙 ,无银镜生成的原因是操作错误 ,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但银镜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故该方案不发生银镜反应不 8、能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方案丙 ,有银镜生成 ,说明溶液中有葡萄糖 ,说明淀粉已经水解。 答案 : ( 1 ) 结论不正确。 因为淀粉可能部分水解 , 未水解的淀粉会与碘 ( I 2 )反应而使溶液变蓝 ( 2 ) 结论不正确。 因为实验设计有错误 , 在酸性条件下即使水解液中有葡萄糖 , 也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 3 ) 结论正确。 实验现象说明淀粉已经水解 知导学 堂检测 难探究 首页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借题发挥 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可水解的糖 ,淀粉的水解是稀硫酸作催化剂 ,而纤维素的水解则是浓硫酸作催化剂 ,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可以用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验 , 9、但银氨溶液与还原性糖反应的实验条件是 碱性条件下水浴加热 ;还原性糖与新制 2 悬浊液的反应也不能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所以水解反应的催化剂硫酸 ,必须在加入氧化剂之前用 液将其中和 ,否则实验会失败。 知导学 堂检测 难探究 首页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变式训练 1 有 A 、 B 、 C 三种无色溶液 , 它们分别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溶液中的一种 , 经实验可知 : B 能发生银镜反应 A 遇碘水变蓝色 A 、 C 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 水解液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 , 并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 ( 1 ) A , B , C。 ( 2 )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 10、式 : 蔗糖水 解 : ; 淀粉水 解 :。 解析 : A 遇碘水变蓝色 ,说明 A 为淀粉溶液 ;而 B 能发生银镜反应 , B 为葡萄糖溶液 ; C 能水解 ,且水解液能发生银镜反应 , C 为蔗糖溶液。 知导学 堂检测 难探究 首页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答案 : ( 1 ) 淀粉溶液 葡萄糖溶液 蔗糖溶液 ( 2 ) C 12 H 22 O 11蔗糖+H 2 O C 6 H 12 O 6葡萄糖+ C 6 H 12 O 6果糖 ( C 6 H 10 O 5 )淀粉+ n H 2 O C 6 H 12 O 6葡萄糖知导学 堂检测 难探究 首页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二 淀粉的生理 11、功能 问题导引 粮食 对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 俗话说 : “ 人是铁 , 饭是钢 , 一顿不吃饿得慌。 ” 我们一日三餐都要吃大米、面粉等谷类食物 , 你知道其原因吗 ? 为什么不吃饭就浑身无力 ? 提示 食物进入口腔中 ,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 ,一小部分淀粉先水解为糊精 ,再进一步水解为麦芽糖。 食物进入消化道以后 ,在胰液淀粉酶的作用下 ,在口腔没有水解的淀粉继续水解 ,生成的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 ,又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 粮食中的糖类在人体中转化为葡萄糖而被吸收。 一部分葡萄糖在体内被氧化分解 ,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 ,同时释放能量。 葡萄糖是人体内的重要供能物质。 知导学 堂检测 12、难探究 首页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另一部分葡萄糖被肝脏、肌肉合成糖元而储存起来 ,当血液中的葡萄糖低于正常值时 ( 正常人体内的血糖质量分数约为 0 . 1% ), 肝脏中的肝糖元可以转变为葡萄糖 ,并补充到血液中 ,以维持血液浓度的相对稳定。 此外 ,少量葡萄糖参与机体的构成或发挥其他生理功能。 这就是每日三餐需要吃大米、面粉等含淀粉食物 ,不吃就浑身无力的原因。 知导学 堂检测 难探究 首页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名师精讲 淀粉在人体内发生的反应 : 2 ( 淀粉+ n H 2 O 2 O 2 O 2 6H 2 O+6 知导学 堂检测 难探究 首页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例题 2 某广告称某种品牌的八宝粥 ( 含桂圆、红豆、糯米等 ) 不加糖 , 比加糖还甜 , 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 你认为下列关于糖尿病人能否食用此八宝粥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 . 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的嫌疑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