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选修灯下漫笔课堂实录及反思内容摘要:

而复得的快乐。 鲁迅却在一旁冷冷地说,做了奴隶还万分欢喜。 让人再也高兴不起来,如此下去,人生岂不是再也没有开怀的时候了吗。 生2:我来补充一点。 鲁迅在文中提到“中国人极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我认为,这观点在现在看来有些偏激,人毕竟是人,生活在社会上,就要遵守这个社会的生存游戏规则。 生活残酷的现实使我们不得不这样做,我们并不是“满心欢喜”,这背后,是深深的无奈与叹息。 他凭什么认为我们自甘为奴。 师:无奈与叹息是在看清了生存处境中的悲 哀之后才发出的感慨。 而当时的人们显然并没有看清。 你应该是受了鲁迅思想启蒙之后才有这种清醒的无奈的,对吧。 (生2点头) 师:还有没有对鲁迅的思想表示不认同的。 生3:第七段说“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取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太偏激了。 师:你认为其中的哪一点说法不对。 是“‘人’的价格”,还是“向来”,或是所有的中国人。 生(纷纷):哦,对嘛。 到底是指哪一部人,在什么时候没有人的价格。 师:你怎么理解“人的价格”。 生4:我想大概是指人的权利吧,诸如自由、平等、尊严等等。 生5:也指能否实现 一个人的理想、目标,总之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师:那么古时的人们实现了自我价值了吗,实现了人格的平等和尊严了吗。 生(小声地):大部分时候没有实现。 师:看来还有一部分同学对“向来”二字存有疑义。 生6:是啊。 我们不是还有过汉代的威风,唐朝的气度和宋朝、明朝的经济繁荣吗,怎么能一概而论呢。 师:质疑得很有力。 一些研究中国历史的专家学者也是这么说的。 请看屏幕: 中国是专制的吗。 朱元璋之前的中国跟朱元璋之后的中国不是一回事的;雍正乾隆之前的中国,跟雍正乾隆之后的中国又不是一回事的,那么你说“中国两千年 专制”指的是哪一段呢。 龙应台《在迷宫中仰望星斗》 旧日中国之读书人与农民在大一统局面之下,实为世界最自由之人民(有职业自由与信仰自由),习于自由而不知自由之珍贵。 许思园《中西文化回眸》 53 页 学生大受鼓舞,继续质疑。 生7:并非所有的中国人都沦为奴隶,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读书人不也是中国人嘛,不是号称中国的脊梁嘛,难道他们也是奴隶。 吴晗曾说“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不吃嗟来之食宁可饿死的穷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死于变法的“戊戌六君子”,都是中国人,他们就既有 骨气,也有人的尊严。 生8:其实沦为奴隶的只是下层老百姓,而达官显贵则不仅逍遥自在,而且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做起了“人上人”呢。 生9:我不同意刚才同学的说法。 “人上人”不过是表面现象,实质上,百姓是官吏的奴隶,百官是皇帝的奴隶,皇帝是权力的奴隶。 在封建社会中,人人都是奴隶,都没有人的自由、幸福的生活和高贵的灵魂。 (学生热烈鼓掌) 师:大家的质疑确实非常精彩,见解独特,富有激情。 人在春风得意、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大抵是不愿读鲁迅,也读不懂鲁迅的。 而当一个人处于困境,对生活充满绝望的时候,他就深深理解了 鲁迅,并且感受到了鲁迅的抬绝望、慈悲和希望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该庆幸你们的拒绝鲁迅和遗忘鲁迅,那意味着你们处于幸福之中。 但阅读经典是为日后的生活经历打上精神的底子,我们虽然没有像白居易那样经历贬谪之恨,也能理解他“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愁;没有机会像李煜那样体验亡国之恨,可也能理解他“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伤。 现在请你设身处地为乱世中的人们设想。 师:文中举出哪些时代属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生 10:五胡乱华、黄巢时、五代、宋末、元末、张献忠时 师:这些时代有哪些共同点。 生 11:都是一个 王朝走向衰亡的时候,然后农民纷纷起义。 师:以此类推,还有哪些时代人们的生活也是下于奴隶的。 生 12:春秋战国、刘邦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汉末三国时、安史之乱、清末、还有鲁迅生活的军阀混战的民国时期。 师:争天下不过是暴力集团的争权夺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