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大国崛起 视频播放( 1分 31“2分 50”) 君主立宪制亦称“有限君主制”,是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有二元制和议会制两种。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交出所有的权力,首相是国家的主要行政人,从体制上来看宪法和法律不是限制君主而是用来限制首相,首相只能在宪法和法律内治理国家。 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和议会分掌政权,君主任命内阁,内阁对君主负责,君主直接掌握行政权,而议会则行使立法权,但君主有否决权。 如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和明治维新后一段时间的日本。 视频播放( 16分 05“23分 20”) 时间 过程 建立共和 2、国 处死国王 两次内战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49年 苏格兰人民起义 1660年 1688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线图 1638年 光荣革命 1653年 1640年 托利党 辉格党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 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 3、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 受到弹劾或讯问。 13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蒋相泽主编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近代部分 上册 思考: 权利法案 的颁布有何意义。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 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 4、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 受到弹劾或讯问。 13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蒋相泽主编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近代部分 上册 英王的权力不再是固有的和绝对的,而是来源于议会的承认和同意,从而奠定了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基础。 1832年议会改革主要内容: ( 1)重新分配议席。 取消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 5、;人口增加的郡的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 具体规定:人口不足 2000人的 56个城市被取消了下院议席,人口在 2000 4000人之间的 32个城市只能保留一个议席。 空余下来的席位给予人口增多的郡和新兴工业城市,新兴工业城市得到 65个席位。 ( 2)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 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 到 1832年英国大约有 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 这次议会改革以和平的方式削弱了贵族保守势力。 工业资产阶级得以更多地分享政权。 但是广大工人、雇农和妇女仍被排斥于政治之外。 1867年改革对议席分配再次作了调整,取消了 6、46个 “ 衰败选区 ” ,空出的 52个议席分给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 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大城市分别增加 1个议席,伦敦增加 4个议席,另有 9个中等城市各获得 1个议席; 25个议席分给兰开夏、约克等郡; 1个给予伦敦大学; 2个给予苏格兰大学;其余 5个给予苏格兰各郡。 法案还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 它规定,在城市中凡拥有单独住宅的户主(不论其价值多少)和每年缴纳房租 10镑以上的房客,只要在选区内居住一年以上都有选举权;在各郡,每年缴纳地租 12镑以上的租佃者和每年收入 5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都有选举权。 第二次议会改革基本取消了 “ 衰败选区 ” ,使选民总数由 135万增加到 225万。 1 7、884年 12月,议会通过两个新的改革法案,一个是人民代表制法,它把城市中的 “ 房主选举权 ” 原则扩大到各郡区,使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 这样,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选举资格基本统一起来,英国的选民总数又增加 1倍,达到 450万人。 1885年 1月议会通过的重新分配议席法。 它取消了人 口不满 1 5万人的 72个城市单独选派议员的权利,把它们并入所属各郡;人口在 1 5万到 5万人之间的 36个城市取消 1个议席,大体按照每 5 4万人分配 1个席位的标准,将全国统一划分为 617个选区,除 22个城市和牛津、剑桥两个大学选区仍保持两个议席外,其余选区均实行单一选区制,即 1个选区只选 8、1名代表。 这样基本接近于平均代表制原则,对居住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的工人有一定的好处。 在 1918年的法案中,授予年满 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 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低为 21岁。 成年公民普选权终于得以实现。 1969年,应该规定,凡年满 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选举。 议会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推动改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时间 事件 1689 权利法案 颁布,国王保留行政权 1714年 乔治。 汉诺威入主英国,开创国王不参加内 阁会议的先例。 1721年 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 阁会议,实际上成为英国第一位首相。 1781年 英军战败,首相诺斯受到下院指 9、责,诺斯被 迫辞职。 1783年 首相小皮特未获得议会支持,他拒绝辞职,申 请国王批准重选, 1784年大选后,重获下院支 持,继续担任首相。 责任内阁制的演变 内 阁 女 王 议会 执政党 首 相 政府首脑 国家政府 国家权力中心 国家元首 他(它)们分别是如何产生的 ?各拥有哪些权力或者职能 ?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 君主 上院 下院 首相 选民 内阁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 君主 上院 下院 首相 选民 任 命 内阁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 君主 上院 下院 首相 选民 任 命 (大贵族) 内阁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 君主 上院 下院 首相 选民 任 10、命 (大贵族) 选 举 内阁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 君主 上院 下院 首相 选民 任 命 (大贵族) 选 举 组成议会 内阁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 君主 上院 下院 首相 选民 司 法 权 任 命 (大贵族) 选 举 组成议会 内阁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 君主 上院 下院 首相 选民 司 法 权 任 命 (大贵族) 选 举 组成议会 (权力中心 立法权等) 内阁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 君主 上院 下院 首相 选民 司 法 权 任 命 (大贵族) 选 举 组成议会 (权力中心 立法权等) 内阁 多数 党 领 袖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 君主 上院 11、下院 首相 选民 任 命 (大贵族) 选 举 组成议会 (权力中心 立法权等) (行政权) 内阁 多数 党 领 袖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 君主 上院 下院 首相 选民 任 命 (大贵族) 选 举 组成议会 形式任命 (权力中心 立法权等) (行政权) 内阁 多数 党 领 袖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 君主 上院 下院 首相 选民 任 命 (大贵族) 选 举 组成议会 形式任命 (权力中心 立法权等) (行政权) 提名 内阁 多数 党 领 袖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 君主 上院 下院 首相 选民 任 命 (大贵族) 选 举 组成议会 形式任命 (权力中心 立法权等) (行政权) 提名 内阁 多数 党 领 袖 负责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 君主 上院 下院 首相 选民 任 命 (大贵族) 选 举 组成议会 形式任命 (权力中心 立法权等) (行政权) (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 提名 内阁 多数 党 领 袖 负责经济基础 政治前提 正式确立 发展完善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 的颁布 责任内阁制和议会改革 【 问题探究 】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形成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