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九下鱼我所欲也内容摘要:
么人们就会挖空心思逃避杀身之祸。 接着用事实证明,有的人可以用某种手段求生却不用。 有的人做某种事情,可以免死却不做。 于是得出结论: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 “义 ”是确实存在的, “义 ”比 “生 ”更重要, “不义 ”比死更可恶。 第四层 (本段最后一句 ):回到 “性善论 ”上,说明 “舍生取义 ”的美德,本来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不使它丧失罢了。 第二部分 ( 3):举例论证不能 “见利忘义 ”,否则就是失掉了人固有的 “羞恶之心 ”。 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 2):从正面举 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 “一箪食 ”“一豆羹 ”关系到人的生死,但若是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气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证明,最普通的人也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而不失义。 第二层 (从开头至 “亦不可以已乎 ”):从反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首先指出一些显贵的人 “不辨礼义 ”就接受优厚俸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为私利所蔽。 然后用三个排比句作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 “是亦不可以已乎 ”是一句反问,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 第三层 (最后一句 ):与第一部分相呼应,又回到 “性善论 ”上,把 上述人的行为归纳为 “失其本心 ”, “本心 ”就是人原来固有的 “羞恶之心 ”,也就是 “义 ”、 “善 ”的本性。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 ?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 (疑问: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 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 所以,“一箪食。 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2.提问: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讨论并归纳: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 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 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 弃生命选取正义。 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 点。 3.提问: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各赞扬斥责 了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 且。新人教版语文九下鱼我所欲也
相关推荐
1、第 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课标要求: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的内容和 德意志帝国宪法 的内容的分析、掌握。 教学重点: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 德意志帝国宪法 的主要内容 , 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教学重点: 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8世纪末 波旁王朝的统治 1789年 法国大革命 1804年
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 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登斯楼也,则有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其喜洋洋者矣。 二、 用原文填空 : 赞美 滕 子京 政绩 的文
,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 49岁啊,为什么用了一个“老”字呢。 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 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啊。 群童为何抱茅。 本身也是苦孩 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 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 “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
天津方言的融入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点,天津话干脆利落,本文语言简洁传神,你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批注的方法画出并品味 语言。 (摘录三句写在下面,以便课堂讨论、发言) 例: 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 戳
1、第 10课 鸦片战争 工业革命后一家纺织厂的生产场景 英国设菲尔德拥挤的房子和高耸的工厂烟囱 工业革命后英国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变化示意图。 棉花 生铁 1764年 1796年 1788年 1798年 380万磅 3240万磅 25万吨 珍妮纺纱机 一、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英国 掠夺市场、原料 中国 出超 自然经济的抵抗、闭关锁国 减少贸易逆差 走私鸦片 工业革命 中国的禁烟运动
1、第 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第三共和国建立的背景: ( 1)封建势力:十分强大、竭力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 2)资产阶级:反抗激烈、公开 反对 君主专制, 抨击 宗教神权, 号召 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思考: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历程。 试分析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 封建君主专制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