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同课异构课件(1)内容摘要:
1、第 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在 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七艘,共二万七千多吨;而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五艘,共一万七千多吨。 然而, 1894年,日本悍然发动对大清帝国的战争,并使其一败涂地,迫其签订城下之约 马关条约。 至此,中日两国地位天翻地覆。 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它为什么敢于挑起这场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 2) 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提供契机 ) ( 1)日本”大陆政策”的制定 :经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摆脱国内危机。 日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 ,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 2、的“大陆政策” (根本原因) 争爆发的背景: 争的经过 一、甲午中日战争 海海战 丰岛 平壤 旅顺 威海卫 海卫战役,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 清政府新建立的近代化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军败局已定 . 材料一: 1888年,仅光绪皇帝的婚礼就耗资 500万两白银,从 1888年开始,慈禧又花费巨款、甚至挪用海军经费公开大规模整修颐和园。 与此同时,慈禧还下令进行“三海”工程。 颐和园工程和“三海”工程耗资巨大,大大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从而给海军的建设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 中国近代海军史 第 206页 材料二:明治天皇于 1887年谕令,“朕以为在建国事务中,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的事情。 然而从国库岁 3、入中尚难以立即拨出巨款供海防之用,故朕深感不安。 兹决定从内库中提取 30万日元,聊以资助,望诸大臣深明朕意。 ” 伊藤首相接到御旨深为感动,便召集地方长官作了传达。 全国华族(有爵位的人及其家属)和富豪也无不为之感动,竞相申请为海防捐款。 到 9月底,捐款总额达 103万 8千日元。 海军将这些捐款和天皇的赐金全部用于扩充海军军备。 日本海军史 第 27页 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会惨败。 争的结果和影响 一、甲午中日战争 争爆发的背景: 争的经过 1895年中日谈判,清政府被迫签订 马关条约 争的结果: 签订 马关条约 ( 1895年) 项目 内容 影响和危害 割三地 赔二亿 开四口 设工厂 辽东半岛、台 4、湾、澎湖列岛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军费 2亿两 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破坏主权,刺激瓜分 加重负担,控制经济 侵略势力 ,深入内地 加深掠夺,阻碍民资 马关条约 内容 和 危害 : 日本倾尽国力打赢这场战争。 战争对日本、对中国、对世界各有什么影响。 中国损失惨重 ,在远东的地位一落千丈; 激起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反割台斗争 、维新运动迅速展开 ;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日本获得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 ;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倾向。 列强 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列强侵略进入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新阶段。 二、八国联军侵 5、华( 19001901年) ( 1)民族危机的加深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 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直接原因 ) ( 2)中国人民的反抗引来侵略者的镇压 八国联军 (借口救护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 ( 3) 进一步扩大列强在华势力。 (根本原因) 廊坊之战 天津陷落 北京陷落,成立联军司令部 2、经过 3、结果: 战败,签订 辛丑条约 1、起因 辛丑条约 内容和影响 赔款 划使馆界 拆炮驻兵 严禁反帝 设外务部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国中之国”,成为 列强侵华大本营; 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便于镇压反帝;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堕落为“洋 6、人的朝廷”。 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者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中央结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内 容 影 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项目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 开始 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的程度 加深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的程度 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使中国 完全 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的社会 程度 1、下列条约涉及香港问题的有 A 南京条约 、 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 、 辛丑条约 C 南京条约 、 北京条约 、 马关条约 D 南京条约 7、、 北京条约 、 辛丑条约 2、 在 马关条约 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 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 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3 2001年 7月 13日北京申办 2008年奥运会成功,可是距今一百年前 ( 1901年)西方列强给中华民族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 辛丑条约 D、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 4 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割占领土的国家是 俄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A B C D 5 “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 ” 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右列款 8、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 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拆除山海关炮台 10000元 拆除大沽南炮台 1000元 拆除大沽北炮台 3000元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C 7、 马关条约 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是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造成国家财政困难 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危机 A、 B、 C、 D、 D 大陆政策 台湾 朝鲜 满蒙 中国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 刘 永 福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春愁 1895年 5月 10月 抗击日军 50000余人打死打伤 32000余人 击毙 北白川宫能久亲王 山根信成少将 台北 台中 台南 台湾军民痛击日本侵略军 时局图 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图中 “ 不言而喻,一目了然 ” 的对联,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有人为此画题诗曰:“ 沈沈(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 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同课异构课件(1)
相关推荐
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人的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无可比拟。 〗 5.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 ,会导致怎样不同的结果。 〖“糊涂人一生枯燥无味”,乐观者充满生活乐趣。 〗 6.第二段谈到“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文中谈到了哪些方法。 〖抓紧时间和有效的利用时间。 只有正确认识生命,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关心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
1、第 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第三共和国建立的背景: ( 1)封建势力:十分强大、竭力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 2)资产阶级:反抗激烈、公开 反对 君主专制, 抨击 宗教神权, 号召 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思考: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历程。 试分析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 封建君主专制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 1)
1、第 10课 鸦片战争 工业革命后一家纺织厂的生产场景 英国设菲尔德拥挤的房子和高耸的工厂烟囱 工业革命后英国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变化示意图。 棉花 生铁 1764年 1796年 1788年 1798年 380万磅 3240万磅 25万吨 珍妮纺纱机 一、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英国 掠夺市场、原料 中国 出超 自然经济的抵抗、闭关锁国 减少贸易逆差 走私鸦片 工业革命 中国的禁烟运动
易混辨析 either, too ,also, 这三个词都有“也”的意思,请自查资料辨 析。 跟踪练习 : 1. Lily doesn39。 t like pork, Lucy doesn39。 t like it ,________. 2. I was in England last autumn,__________. 3. You know the way and I ________
1、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 , 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840 主要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以及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历程。 一、 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二次鸦片战争。 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二、 中国人民的民主革命 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
e all cold and wet, started crying 尤其是 whose 引导的定语从句及间隔性定语从句。 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阅读 微技能和用 英语 思维、推理、判断的能力。 能用 First、 Next、 Then、 Finally 来口头陈述事件。 Ⅲ、 教学设计 A. Warming up: Task 1: Ta lking about natu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