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word学案内容摘要:
前面吃的六个都是白白浪费。 如果早知道是这样,我应该只吃这半个饼就行了。 ” 寓言中这个人真傻,傻在哪儿了。 结合寓言故事,谈一谈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 结合量变 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谈一谈这个人错在哪儿了。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对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有什么指导意义。 【 当堂达标 】 1.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早在 20世纪 50年代,中央就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改革开放以 来,中央的一些文件也有类似提法。 2020 年,中央又一次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一过程说明 A.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 C.新事物最终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D.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 【 课后练习 】 ( B级 ) 1. “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 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 )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 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D.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B级 ) 2. 新事物所以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最根本的原因是 ( ) A.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比旧事物后出现 B.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 C.新事物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 ( A级 ) 3. 荀子认为: “ 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 ” 这一观点 ( ) A.否定了事物的运动、变化 B.否定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C.否定了事物与运动不可分 D.否定了物质运动的普遍性 ( C 级 ) 4. 郑板桥有诗云: “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 其中的寓意是 ( )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③旧事物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④新事物吸收了旧事物中的合理 的、积极的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新人教版政治必修4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word学案
相关推荐
;“在接受别人服务时,如果想到自己也是服务者,也是为别人服务的,那么你就会尊重为你服务的人,因为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和谐就是美和善”;“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以上的哪些观点符合辩证法的思想 ? 5. “ 探究路径参考 ” 提示。 第一个探究路径
1、如何理解 :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材料一: 1842年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为三万三千多箱,1850年激增到近五万三千箱。 上海与广州,则是两个鸦片输入的最大口岸。 大量鸦片输入的结果,使 “银贵钱贱 ”的老问题在这一时期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加剧。 曾国藩在1852年的一个奏折中也说:东南产米之区,大率石米卖钱三千。 昔日一两银子换钱一千文,一石米可得三两银子。
解放战争 装备军队 45个师 训练军事人员 15万人 给予贷款和物资 59亿美元 运送国民党军队 54万人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中国登陆 9万人 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美国 对国民政府援助统计表 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表张治中专程到延安迎接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周恩来、王若飞陪同前往。 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 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形势图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大
1、第 17课 解放战争 内战的爆发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假和平 的策略 原因 :( 1)饱受日本侵略者蹂躏和战争创伤的中国人民,一致渴望和平,反对内战,重整家园,发展生产,安定生活;( 2)国际上,一些国家也希望中国实现和平,国共和平解决矛盾;更重要的是,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还远在西南,西北等大后方,军事态势还不利于立即发动内战。 内容 :和平建国 ,坚决避免内战 ,
1、第 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 路透社( 后以“ 千年第一思想家 ” 为题进行民意测验,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结果 马克思位列第一 ,爱因斯坦排名第二。 千年第一思想家 科学理论 对于社会发展 有巨大的 推动作用 共产党宣言 1、 社会背景 :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 19世纪 ,工业革命发展 ,社会贫富分化明显 ,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却生活悲惨。
1、第 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条件 经济前提 阶级基础 理论来源 实践基础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 马恩 总结工人运动经验 三大思想成果 英 1765 1840年工业革命 19世纪英国工人住宅区 高架桥下工人居住的贫民窟 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 费尔巴哈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 斯密 大卫 李嘉图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