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同课异构课件(2)内容摘要:
1、第 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条件 经济前提 阶级基础 理论来源 实践基础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 马恩 总结工人运动经验 三大思想成果 英 1765 1840年工业革命 19世纪英国工人住宅区 高架桥下工人居住的贫民窟 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 费尔巴哈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 斯密 大卫 李嘉图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19世纪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 傅立叶 欧文 圣西门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 “ 新和谐公社” 蓝图 欧文试图建立他理想中的共产主义公社;他创建的公社称为“新和谐”公社。 1831、 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 2、36章运动” 1844年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特点:开始政治运动 意义: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阶级基础 19世纪 30、 4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主要发生 在哪些国家。 有什么特点。 有何意义。 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走访工人区的情景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编辑 新莱茵报 二、 共产党宣言 的问世 发表时间 : 1948年 马克思 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 1920年中译本) 共产党宣言 封面( 1848年出版) 二、 共产党宣言 的问世 发表时间 : 1948年 主要内容 : 共产党宣言 的主要内容 : 阐明社会发展规律 , 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强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 指出阶级斗争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 共产党宣言 的问世 发表时间 : 1948年 主要内容 : 历史意义 :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剩余价值说) 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的墓 柏林的马克思、恩克斯雕像 三、巴黎公社 1、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形势图 三、巴黎公社 1、背景 2、巴黎公社成立 巴黎公社 工人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瓦尔兰( 1839 1871年) 鲍狄埃( 1816 1887年) 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政治方面 成立公社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废除旧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建立司法机构;选举产生公职人员。 经济方面 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三、巴黎公社 1、背景 2、巴黎公社成立 3、巴黎公社的失败及意义 凡尔赛军屠杀巴黎公社社员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社员殉难处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墙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共运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巴黎公社的意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同课异构课件(2)
相关推荐
1、第 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 路透社( 后以“ 千年第一思想家 ” 为题进行民意测验,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结果 马克思位列第一 ,爱因斯坦排名第二。 千年第一思想家 科学理论 对于社会发展 有巨大的 推动作用 共产党宣言 1、 社会背景 :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 19世纪 ,工业革命发展 ,社会贫富分化明显 ,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却生活悲惨。
1、第 17课 解放战争 内战的爆发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假和平 的策略 原因 :( 1)饱受日本侵略者蹂躏和战争创伤的中国人民,一致渴望和平,反对内战,重整家园,发展生产,安定生活;( 2)国际上,一些国家也希望中国实现和平,国共和平解决矛盾;更重要的是,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还远在西南,西北等大后方,军事态势还不利于立即发动内战。 内容 :和平建国 ,坚决避免内战 ,
前面吃的六个都是白白浪费。 如果早知道是这样,我应该只吃这半个饼就行了。 ” 寓言中这个人真傻,傻在哪儿了。 结合寓言故事,谈一谈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 结合量变 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谈一谈这个人错在哪儿了。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对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有什么指导意义。 【 当堂达标 】 1.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
1、 一百多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 那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那样具有强 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 像她那样敢于汲取人类社会不断累积 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结合教材及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基础和时代背景。 岁女孩萨拉是高沃煤矿通 风口的值班工人: “ 我早晨
1、第 16课 抗日战争 第 16课 抗日战争 课标要求: 列举侵华日军的 罪行 ,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 争的 主要史实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 重要性 ,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 历史地位。 第 16课 抗日战争 一、全民族的抗战 1、背景: 从 1931年到 1935年,日本制造了哪些侵略中国的 事件。 九一八事变( 1931): 攻占沈阳 , 进而侵占整个 一二八事变(
1、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的建设 思 考: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主要包括哪些制度。 是如何建立和发展的。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和政治协商制度 材料一: (一)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人民走向全国胜利的日子。 向中国人民的解放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将士致敬。 庆祝各路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胜利。 (二)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人民死敌蒋介石走向灭亡的日子,蒋介石做伪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