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6课《抗日战争》同课异构课件(2)内容摘要:

1、第 16课 抗日战争 第 16课 抗日战争 课标要求: 列举侵华日军的 罪行 ,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 争的 主要史实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 重要性 ,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 历史地位。 第 16课 抗日战争 一、全民族的抗战 1、背景: 从 1931年到 1935年,日本制造了哪些侵略中国的 事件。 九一八事变( 1931): 攻占沈阳 , 进而侵占整个 一二八事变( 1932): 东北 日军袭击 , 19路军奋起抵抗 上海 建立伪满洲国( 1932): 扶植 做皇帝 傀儡 溥仪 华北事变( 1935): 欲变华北为第二个 伪满洲国 上述事件给中国造成了怎样 严重的后 2、果。 东北沦亡 , 华北日趋殖民化 , 民族危机日益 加深 第 16课 抗日战争 一、全民族的抗战 1、背景: 东北沦亡 , 华北日趋殖民化 , 民族危机日益 加深 日军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 , 中国驻军。 奋起抵抗 卢沟桥事变有何 重要影响。 抗日战争的开端 2、卢沟桥事变 ( 1937、 7、 7) 全国 第 16课 抗日战争 一、全民族的抗战 1、背景: 东北沦亡 , 华北日趋殖民化 , 民族危机日益 加深 抗日战争的开端 2、卢沟桥事变 ( 1937、 7、 7) 全国 3、全民族抗战 前提: 国共停止内战,组成 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 概况 敌后战场 中共实行 抗战路线 , 广泛开 3、展游击战争 , 建立 根据地 , 参加太原会战 , 取得 大捷 全面 抗日 平型关 正面战场 国民政府组织了 会战、太原会战、 会战、武汉会战,徐州会战中取得 战役的胜利 淞沪 徐州 台儿庄 第 16课 抗日战争 一、全民族的抗战 1、背景: 东北沦亡 , 华北日趋殖民化 , 民族危机日益 加深 抗日战争的开端 2、卢沟桥事变 ( 1937、 7、 7) 全国 3、全民族抗战 前提: 国共停止内战,组成 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 概况 对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正面抗战应该作何 评价。 抗战,广大官兵表现出 的精神,正 面战场成为抗日的 战场。 积极 英勇顽强 主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 个月的狂妄企图 4、三 由于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 加之敌强我弱 , 丢失大片领土 第 16课 抗日战争 一、全民族的抗战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 : ( 1937、 12) 日军在南京集体的现场 日军在南京集体的现场 竟将活人当枪靶。 把人活埋。 第 16课 抗日战争 一、全民族的抗战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全村 1500多人有 多人被杀 2、潘家峪惨案 : ( 1941) 1200 1、南京大屠杀 : ( 1937、 12) 6周超过 万人 30 3、制造细菌武器: 用中国活人作实验 , 被害死 多人 3000第 16课 抗日战争 一、全民族的抗战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三、抗战的胜利 1、相持阶段的抗 5、战: 敌后战场 百团大战 指挥: 彭德怀 战果: 拔掉敌人据点近 个 3000 地位: 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 抗日根据地军民: 成为抗日战争的 中流砥柱 国外战场 派遣远征军直接目的: 确保 公路畅通 滇缅 贡献 曾救出被围英军 多人 7000 配合英美盟军,击败侵缅日军 第 16课 抗日战争 一、全民族的抗战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三、抗战的胜利 1、相持阶段的抗战 2、抗日战争的胜利 标志: 年 月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 8 15 最重要原因: 全民族抗战 意义 国内 中国百余年来首次取得反侵略战争 胜利 , 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国际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 贡献 ,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完 全 重 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