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同课异构课件(2)内容摘要:
1、第 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 “ 文化大革命 ” 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 1966 1、 “ 文革 ” 发生的原因 党内指导思想上的 “ 左 ” 倾 错误严重,毛泽东认为党内出现 “ 修正主义 ” 和“ 资产阶级复辟 ” ( 毛泽东犯了 “ 左 ” 倾错误) 林彪、江青等人利用、助长毛的错误 2、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对公民民主政治权利和人身权利践踏 “ 刘少奇冤案 ” (共和国最大冤案) 对国家各级党政机关和民主法律制度破坏 “ 全面夺权 ” ; “ 全国人大停会 ” “ 砸烂公检法 ” 二、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1978年至今) 1、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原因 文革的深刻教训 法制 2、建设的任务: 建设 高度民主 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完善国家的宪法和 法律制度 深入持久的进行 民主法制教育 二、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1978) 2、法制建设的方针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3、法制建设的措施:全面立法,建立法律体系 1979 刑法 1982 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对三十多年来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1986 义务教育法 民法通则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环境保护法 等 4、法制建设的成果 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 法律体系 ,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初步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 3、 1)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 根本 政治制度 ( 2)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1998年,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 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 3)坚持和加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方针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 基本政治制度 ( 4)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84 年颁布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 基本政治制度 1、提出 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 4、写进宪法 “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 2、发展 2002年,十六大 :发展民主政治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近年,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法制观念;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各级人大加强执法监督。 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成就: 1978年确立了 “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的方针 全面开展立法工作,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扩大了基层民主推进了农村民主建设。 把 “ 依法治国 ” 方略写进了宪法 怎样做到依法治国: 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保证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依法治国是运用 强制手段 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将国家事务的决策与公民的行为纳入法律轨道 以德治国是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觉悟和法律意识,使人民 自觉遵守法律制度) 关系:两者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才能更好的完善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同课异构课件(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