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同课异构课件(2)内容摘要:

1、第 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课 标 要 求 概述中华人民公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背景: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2)时间地点: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背景: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2)时间地点: 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背景: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2)时间地点: 新政协筹备会的召开。 国民党反 2、动统治被推翻; 1949年 6月,新政协筹备会在北平召开, 全面展开筹建新中国政权的工作。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背景: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2)时间地点: 新政协筹备会的召开。 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北平 1949 年 9 月 21 30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出席会议的代表共 634 人,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3)内容: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背景: (2)时间地点: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一)第一届中 3、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3)内容: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共同纲领 (临时宪法) (3)内容: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共同纲领 (临时宪法) 旗、代国歌 (3)内容: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共同纲领 (临时宪法) 旗、代国歌 (3)内容: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4)作用: (3)内容: (1)背景: (2)时间地点: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准备,初步建立了 中共领导的多党 4、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作用: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作为统战组织而存在,成为民主党派等力量 参政议政的舞台 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作为统战组织而存在,成为民主党派等力量 参政议政的舞台 1956年中共提出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方针,组成爱国统一战线。 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954年第一届全国 5、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内容: 建立新一届国家机构。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内容: 建立新一届国家机构。 意义: 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954年)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 民行使权力的机关 6、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 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 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 的唯一机关。 内容(部分) 1954年宪法规定了 国家的性质、根本的政 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954年宪法规定了 国家的性质、根本的政 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意义: 性质); 1954年宪法规定了 国家的性质、根本的政 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意义: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三权 7、分立 制度的本质区别: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三权分立 制度的本质区别: 第一,两者的经济基础不同;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三权分立 制度的本质区别: 中: 公有制; 西: 私有制。 第一,两者的经济基础不同;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三权分立 制度的本质区别: 中: 公有制; 西: 私有制。 第一,两者的经济基础不同; 第二,两者的行政权力主体不同;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三权分立 制度的本质区别: 中: 公有制; 西: 私有制。 中: 劳动人民; 西: 资产阶级。 第一,两者的经济基础不同; 第二,两者的行政权力主体不同;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三权分 8、立 制度的本质区别: 中: 公有制; 西: 私有制。 中: 劳动人民; 西: 资产阶级。 第一,两者的经济基础不同; 第二,两者的行政权力主体不同; 第三,两者的活动原则不同。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三权分立 制度的本质区别: 中: 公有制; 西: 私有制。 中: 劳动人民; 西: 资产阶级。 中: 民主集中; 西: 分权制衡。 第一,两者的经济基础不同; 第二,两者的行政权力主体不同; 第三,两者的活动原则不同。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 族一律 平等 和各民族大 团结 ,在一些少数 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 ,设立 9、自治 机构,行使自治权。 基本内容: 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 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 哈萨克、傣、黎、傈僳、佤、畲、高山、 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 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 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 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 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 门巴、珞巴、基诺。 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 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 宁夏回族 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成立于 1947年 5月 1 日,面积 118万平方公里,首府呼和浩特市。 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首府乌鲁木齐市。 1955年 10月 1日成立自治区。 新疆地域辽阔, 自然资源丰富。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首府南宁市。 成立于 1958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首府银川。 成立于 1958年。 西藏自治区简称藏,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首府拉萨 市。 自治区平均海拔在 4000米以上, 1965年 9月成立 自治区。 我们 湖南省 下设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包括 吉首、古丈、龙山、永顺、凤凰、泸溪、保靖、花 垣。 州首府为 吉首市。 我省还有七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城步 苗族自 治县、 江华 瑶族自治县、 新晃 侗族自治县、 芷江 侗 族自治县、 通道 侗族自治县、 靖州 11、苗族侗族自治 县、 麻阳 苗族自治县。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特点有三: 本课总结: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特点有三: 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三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本课总结: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特点有三: 请认真阅读教材 97页的 “ 本课要旨 ”。 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三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本课总结: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 各级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 1954年宪法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