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历史九下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内容摘要:
“ 苏联 ” 全称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到 1991年解体,如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 那么,苏联的社会主义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 斯大林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列宁逝世( 1870—— 1924) 投影图片: 1922年列宁和斯大林在一起 师: 1924年 1月列宁逝世,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 分析材料:斯大林的讲话。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 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或者我们做到这一 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 “ 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落后者是要挨打的。 ” “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 学生思考:这些话表明斯大林什么观点。 (快速的发展重工业,加强国防) 师生探究:当时苏联工业情况怎样呢。 优先发展重工业有什么必要性呢。 (投影)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 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 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苏联成立后,国内外环境严峻,外有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内部则经济依旧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有助于苏联迅速建立强大的国防,巩固政权。 那么,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斯大林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学生看书后回答 ) (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 1925年,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通过工业化方针(重点发展重工业) 投影图片: 苏联 “ 一五 ” 计划开始于 1928年,任务是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主要力量和资金集中用于重工 业。 “ 二五 ” 计划开始于 1933 年,任务是完成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 ( 1938年起实施第三个五年计划,因二战爆发而被打断。 )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掀起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运动,不断创造新的奇迹,使苏联取得巨大成就。 投影材料: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共建成 6000 多个大型工矿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工、电力、机器制造等部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苏联由农业国变成 世界一流的 工业强国。 1940 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投影图片:( 1)第聂伯河水电站( 2)库兹涅茨克一号高炉 教师小结 :苏联取得了重大成就, 其工业总产值迅速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苏联 人民用十几年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走完的道路, 苏联工业化的速度创造了世界奇迹。 在工业化的同时,斯大林在农村实行了 农业集体化 运动。 (二) 农业集体化 解释: 农业集体化 就是 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 、 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 1927年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农业集体化报告,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从 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投影图片:“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和“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 完成五年计划 》 (海报) “钢铁工人们生产钢铁” (宣传画)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引导 学生看书,简述了解农业集体化的情况。 (逐渐放弃新经济政策,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打击消灭富农„„) 到 1937年,全国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 93%,耕地面积达 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但是在农业集体化运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 材料 : 材料一 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已经。新人教版历史九下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相关推荐
期新中国外交方针 的调整 教学思路 : [教学过程 ] (导入①) 录相《石广生部长在中国加入 WTO后的现场讲话》 (导入②) 历史照片《周恩来与尼克松的握手》教师带感情地朗读《尼克松回忆录》中的一段描写。 (导入③) 学生模拟尼克松发表计划访问北京的电视讲话。 (导入④) 复习旧课 [讲 授新课 ] 一、 中美关系正常化 [议一议 ] 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
D (二)合作交流 8.李明自习课上与其他同学讲话,老师让他读一读邱少云的事迹,其用意是让他学习( ) A.集体主义精神 B.艰苦奋斗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 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9.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⑤ 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1、点到直线的距离 复习提问 1、平面上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怎样。 2、何谓点到直线的距离。 答案 :一种是点在直线上 ,另一种是点在直线外 . 点到垂足的线段长 . L P(x0,L:y+C=0 已知:点 P(x0,直 L:y+C=0,怎样求点 的距离呢。 根据 定义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 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 过点 1 , 怎么能够得到线段 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 | 则线段 到直线
1、点到直线的距离 Q P y x o l 思考 :已知点 P0(x0,直线 l:y+C=0, 怎样求 点 ? 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图, 是指从点 线段 中 当 A=0或 B=0时 ,直线方程为y=x= Q Q x y o x=(x0,10 10 y o y=x0,x P (x0,(x1,(1)点 P()到直线 3x=2的距离是 _. (2)点 P()到直线 3y=2的距离是 _. 练习 1
学习和探究新课 十一届三中全会 1 粉碎“四人帮”后,为什么要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当时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 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因此,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真理标准的 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是毛泽东个人所做的决策和指示。 )教师指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1、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什么叫直观图 ? 把空间图形画在平面内,使得既富有立体感,又能表达出图形各主要部分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的图形 B C D A BCDA 画直观图的方法: 斜二侧法 1、画水平放置的正六边形的直观图 . A D E B F C M O x y N ABMCNEDy规则: ( 3)已知图形中平行于 直观图中保持长度不变;平行于 度为原来的一半 ( 2)已知图形中平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