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四 2.1《化学反应速率》ppt课件(2)内容摘要:
1、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小车从 秒向东位移 6米,规定向东为正方向,则小车的速率为2m/s. 其中, 个确定的起点(速率 =0) S:一个和速率大小相匹配的时间单位 位移:能说明体系某种变化的可计量的性质 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在容积不变的反应器中,通常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c 数学表达式: v = = t n/V t 单位: L L s) (1) v 只取正直 (2) v 一般指平均速率,而非 瞬间 2、速率 (3)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所以 注意 (4)一个化学反应涉及反应物生成物多种物质时,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用哪种物质做标准。 如对于任意一个反应, + = c(A) t c(B) t c(Y) t c(Z) t 解: + 3 = 2 起始浓度 (L) 8 20 0 5L) 6 例:在密闭容器中合成氨气,开始时 ,0, 52的浓度为 6,用 2和 c(6 c(4 c () c( = = t 2 5 c( = =( t 6 5 c( = =( t 4 5 c(2 求算化学反应速率时应注意: 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可以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数值可能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 用不同 3、的物质表示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时,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即对于反应: a : b : c : d 3、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 (1)包括能够直接观察的某些性质,如恒温恒压条件下测释放出的气体的体积或恒温恒容条件下测体系的压强; (2)也包括必须依靠仪器测量的性质,如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光的发射,导电能力等。 观察思考 实验 2 相同质量锌完全溶解于硫酸所用时间的不同 产生相同体积 硫酸浓度的变化 在解题过程中经常用“起始量、变化量、某时刻量”的 格式来分析解决问题。 例:对于反应: mA+nB=pC+ a , b ,反应进行至 ,求用 A、B、 C、 解: + = + L) a b 0 0 转化浓度 (L) n m p m m q L) a - b - n p m m m ( = n m(= q m( = p m( 对于反应 A + 3B = 2C + 2D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 , , 0.4 , 则在不同情况下,反应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练习。(人教版)化学选修四 2.1《化学反应速率》ppt课件(2)
相关推荐
(3) 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 (物体沿着 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其速度应 该是一个定值,与 和 无关,所以不能将 v=s/t理解为 v与 s成 比,与 t成 比。 ) 【合作探究】 教师复备栏 学生笔记栏 教师复备栏 1.速度: ( 1)物理意义:。 (2)定义 : 问题 1:甲、乙两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甲 10 秒前进 50 米,乙 2秒前进 8米。
1、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思 考 】 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金属颗粒大小相当)的下列金属与足量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铁 B、镁 C、铝 D、钠 即 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是内因。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催化剂 温度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初步归纳为: 内因: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决定性作用 外因 : 对比实验 影响因素 1
1、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1、化学反应的特征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质量守恒 能量守恒 2、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吸收和放出),可 以 、 、 及其它形式的能量 表现出来。 光能 热能 电能 当能量变化以 热能 的形式表现时,化学反应可以分为: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反 高 生 低 生 高 反 低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熟记常见反应) 反 高 (1) 放热反应
,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广泛应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 要充分运 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一节课是四十分种,再除去两分种准备时间
1、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1、提出问题 在化学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知道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反应热。 例如 C(s) + 1/2O2(g) CO(g)的反应热 有些反应的反应热很难直接测得,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它们的反应热数据呢。 2、分析问题 C(s) + O2(g) g) ( 1) CO(g) + 1/2O2(g) g) ( 2) 3、解决问题 C(s) +
1、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在化学科研中,经常要通过实验测定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但是某些物质的反应热,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直接测得,只能通过化学计算的方式间接获得。 在生产中,对燃料的燃烧、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废热的利用,也需要反应热计算。 一、盖斯定律 1840年,瑞士化学家 盖斯 ( G H 过大量实验事实证明,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