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四 2.3《化学平衡》ppt课件(1)内容摘要:
1、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三节 化学平衡 一、什么是可逆反应。 在 同一条件 下 ,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叫做 可逆反应。 2O 特点: 相同条件、同时反应、 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 例: 思考:化学反应速率研究反应的快慢,研究一个化学反应还需要讨论哪些内容。 还需要研究化学反应 进行的程度 化学平衡 问题二、什么是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 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过程完全停止了吗。 没有。 以蔗糖溶解于水为例,蔗糖分子离开蔗糖表面 扩散 到水中的速率 与 溶解在水中的蔗糖分子在蔗糖表 2、面 聚集 成为晶体的速率相等。 即:溶解速率 = 结晶速率 达到了溶解的平衡状态,一种动态平衡 那么,可逆反应的情况又怎样呢。 此时产生了“度”(限度) 消耗量等于生成量,量上不再变化 在一定条件下 , 22反应能否得到 2 不能,因这是个可逆反应,而可逆反应是不能进行到底的。 故此对于任何一个可逆反应都存在一个反应进行到什么 程度 的问题。 开始时 c(、 c(大, c(、 c(0 随着反应的进行 c(、 c(渐增大 进行到一定程度,总有那么一刻,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大小 不再变化 在容积为 1 g), H2 c(、 c(渐减小 且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相等 时 3、间 速率 这时, O、 反应仍在进行,但是四种物质的浓度均保持不变,达到动态平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重要概念 化学平衡状态 二、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 化学平衡状态,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强调三点 前提条件 :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实质: 0 标志: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 保持不变的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 可逆反应 等 动 动态平衡,反应没有停止 0 定 各组分的 浓度不变,含量一定 变 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 下建立新的平衡 同 条件相同,某一可逆反应无论是 从正反应开始还是 4、从逆反应 开始,最终均可达到同一平衡状态。 即平衡的建立与途径无关 练习: ) 反应的速率均为零 反应的速率相等 反应还在进行 D 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 不正确 的是( ) 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反应的速率逐渐减少,最后为零 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不变 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不变 B 3、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 1) ( 2)各组分的含量不变 化学平衡到达的标志: 以 xA+ 学平衡到达的 标志 有: = : =x:z : =y:z : =x:y; 各物质的 百分含量 保持不变。 混合气体的 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 不随时间 的改变而改变; (x+y z 即反应前后系数 5、不等 ) 各 物质的浓度 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各物质的 物质的量 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各气体的 体积 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反应体系的 颜色、温度 不再变化。 速率 直接的 间接的 是指 是指 对于不同类型的可逆反应,某 一 物理量不变 是否可作为平衡已到达 的标志,取决于该物理量在平衡到达 前后 (反应过程中)是否发生 变化。 若是 变的 则可;否则,不行。 (即 “变”的不变 则可) 注意 ! 平衡状态的判断 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 1)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分数一定 2)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 3)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4)总体积、总压强、总物质的量一定 6、 mA(g)+nB(g) pC(g)+qD(g) 平衡 不一定 平衡 平衡 平衡状态的判断 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 1)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 m ,同时生成了 m ; 2)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 n ,同时消耗了 p ; 3) v (A) v (B) v (C) v (D) = m n p q ; 4)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 n ,同时消耗了 q。 mA(g)+nB(g) pC(g)+qD(g) ,平衡 ,平衡 未达到平衡时也符合此关系 均指 不一定 平衡 (一正一负,符合系数) 平衡状态的判断 恒温、恒容 时,压强: 1) m+n p+q 时,压强保持不变 2) m+n p+q 时,压强保持不变 混合 7、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1) m+n p+q 时, 2) m+n p+q 时, mA(g)+nB(g) pC(g)+qD(g) 平衡 不一定 平衡 不一定 (“变”的不变) 平衡状态的判断 1)其它条件不变时,如体系的温度一定 2)体系的颜色不再变化 3)体系的密度一定 mA(g)+nB(g) pC(g)+qD(g) 平衡 不一定 平衡 逆反应: 2 A B + 3 C,在下列四种状态时属于平衡状态的是 ( ) 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A. v(A) = 2 Ls) v(A) = 2 Ls) B. v(A) = 2 Ls) v(B) = 1.5 Ls) C. v(A) = 2 Ls) v(B 8、) = 2 Ls) D. v(A) = 60 L v(C) = 1.5 Ls) 2 3 2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 3 B C 2 3 D 3 C 应 A(g) B(g) 2C(g) D(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22 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1: 2 2不再化合成 正 、 发生变化,但变化的倍数相等 7.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 A(s) 2B(g) C(g) D(g)已达平衡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9、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若 选 ( ) 改为 A(g)+B(g) C(g)+D(g),则选 ( ) 无 小结 1、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前提条件 实质 标志 2、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逆、动、等、定、变、同 3、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 1) ( 2)各组分的含量不变 (一正一负,符合系数) (“变”的不变) 【 复习 】 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 (化学反应的限度)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 等 动 定 变 可逆反应(或可逆过程) =用同一物质浓度表示 ) 动态平衡。 (0) 平衡时,各组分浓度、含量保持 10、不变(恒定) 条件改变,平衡发生改变 强调在平衡状态时存在的 ( 1)现象与本质: 达到平衡状态的本质,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变为表面现象; ( 2)动与静: 正反应和逆反应不断进行,而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 3)内因和外因: 条件改变时, 平衡被打破, 外界条件一定时, 平衡建立。 课前练习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分解的速率相等; 单位时间内生成 时生成 3 A、 B、 A、 B、 :3:2; 单位时间内生成 3时生成 2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A、 B、 C、 D、全部 A ( 1)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 ) ( 2)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 ( 3)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 ) ( 4)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 ) ( 5)单位时间内消耗 2生成 2 ) ( 6) ( ) 在固定体积的。(人教版)化学选修四 2.3《化学平衡》ppt课件(1)
相关推荐
1、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 化学反应原理的组成部分 自然界中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 正电荷是从电势高的地方向电势低的地方流动; 室温下冰块自动融化; 墨水扩散; 食盐溶解于水; 火柴棒散落等。 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将向何方发展,我们非常清楚,因为它们有明显的自发性
1、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在化学科研中,经常要通过实验测定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但是某些物质的反应热,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直接测得,只能通过化学计算的方式间接获得。 在生产中,对燃料的燃烧、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废热的利用,也需要反应热计算。 一、盖斯定律 1840年,瑞士化学家 盖斯 ( G H 过大量实验事实证明,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
1、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1、提出问题 在化学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知道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反应热。 例如 C(s) + 1/2O2(g) CO(g)的反应热 有些反应的反应热很难直接测得,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它们的反应热数据呢。 2、分析问题 C(s) + O2(g) g) ( 1) CO(g) + 1/2O2(g) g) ( 2) 3、解决问题 C(s) +
1、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原理的三个重要方面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2 1 化学反应快慢 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 3 回忆钠和钾分别与水反应的现象。 比较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与大理石反应的快慢。 不同的化学反应快慢是不一样的。 怎么来比较和描述不同反应的快慢呢。 化学反应速率是 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 的一个物理量。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含 义:
1、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 由物质结构和性质决定,非人为因素所能左右。 2、外因: 浓度 温度 压强 催化剂 其他条件: 固体颗粒物的大小、溶剂的性质等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 (实验一) 试验中发生了如下反应: 2 5 3= 2 10 8验现象:
是成倒立缩小的像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二 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3)从同一侧看去,凸透镜可以成正立的像。 范围是: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 凸透镜成的像若不能被光屏承接,就是成正立放大的像时。 教师引导 提出:为什么正立放大的像并不能被光屏接住。 教师采用多媒体演示。 4) 解释:能被光屏接住的像是真实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实象;而不能被光屏接住的像是虚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