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四 3.3《盐类的水解》ppt课件(2)内容摘要:
1、1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1、 的溶液呈碱性, 的溶液呈中性, (盐水解的应用 2、比较盐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时,当盐中含有易水解的离子,需考虑盐的水解。 练: 25 时 , 在 浓 度 均 为 1 的(三种溶液中 , 若测得其中 分别为 a、 b、c( 单位为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b=c B.cab C.bac D.acb B 3、 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 了解 ) 弱酸根离子与弱碱阳离子在水溶液中互相促进水解 , 水解程度增大。 有些双 促 水解反应不能完全进行 , 这些离子能够共存;有些双 促 水解反应能完全进行则称为 “ 2、双水解反应 ”。 如:完全双水解特例: 、 、 、 、 、 等发生完全双水解,生成沉淀或气体。 、 、 等。 等发生完全双水解 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灭火器原理 玻璃筒里面放入的什么药品。 外筒(钢质)放入的是什么药品。 泡沫灭火器里的药品是 溶液。 泡沫灭火器工作原理 (了解) : 泡沫灭火器中的反应物分别是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它们是如何产生二氧化碳的。 + 3 H)3 + 3H+ + 混合时, H+ + 两个水解平衡相互促进, H)3形成沉淀, 解为 反应为: + 3= H)3 +3 4、 某些易水解盐溶液的配制 例:配制 于: + 3 H)3 +3H+ 因生成难溶的 H)3而得 3、不到澄清溶液,可加入少量盐酸以防止浑浊,如何防浑浊。 ( 加少量硫酸可以吗。 )。 配制 用少量浓盐酸溶解 ,再加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为什么。 5、 选择制备盐的途径时 , 需考虑盐的水解。 如制备 因无法在溶液中制取 , 会完全水解 ,只能由干法直接反应制取。 加热蒸干 得不到 必须在蒸发过程中不断通入 以抑制 才能得到其固体。 请解释。 6、化肥的合理使用,有时需考虑盐的水解。 如:铵态氮肥和草木灰不能混合施用,因草木灰(有效成分 解呈碱性。 7、某些试剂的实验室存放,需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 能存放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为 F,腐蚀玻璃。 8、溶液中,某些离子的除杂,需考虑盐 4、的水解。 :为了除去氯化镁酸性溶液中的 子,可在加热搅拌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 这种试剂是( ) A氧化镁 D. 碳酸镁 、明矾净水 12化铁也能净水,原理与明矾一样。 练习: 1、 某些活泼金属(如 镁)与强酸弱碱盐(如 液反应为什么能产生 2、 书后溶解性表中,为何在提到 和时显示的是“ ”。 “三个守恒 ”: 以 电荷守恒:因溶液是电中性的,所以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 c(+c(H+)=2c(c(c( 物料守恒: 关键元素的原子数目守恒。 c(=2c( c(c(( 碳元素守恒) 质子守恒(水的电离守恒): c(c(H+)+ c(2c(“大小比较 ” 小如何。 c(c(c(c(H+) 小如何。 c(c( c(c( c(H+) 小如何。 c(c( c(H+)c(练习 :已知等物质的量浓度醋酸与醋酸钠混合溶液呈酸性,写出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1、 _ 2O H)2 2、将 10 氨水和 10 盐酸混合后 , 溶液里各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是 ( ) A. c (+ c (= c( + c (H+) B. c ( c( c (H+) c (C. c( c ( c ( c (H+) D. c ( c (H+) c ( c ( 练习:。(人教版)化学选修四 3.3《盐类的水解》ppt课件(2)
相关推荐
教学法:启发性原则是永恒的,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然而然的成为课堂的主体。 学习策略: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我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由于他们活泼好问,渴望与人交流、合作感受团队的力量。 所以本节主要采用小 组合作学习方式,依然遵循 “观察猜想,探究验证,归纳总结 ”的主线进行学习的。 辅助策略:利用多媒体借以突破难点。 六、教学程序设计: [活动 1]首先是创设情境,切入问题
1、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2O (第 1课时 ) + 一、水的电离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 25 时, 10水合氢离子 简写为: H+ + (水电离出的 H 、 浓度相等 ) K 电离 c(H+) c( c( K . = c ( H+) c( c ( H+) 其中常数 常数 c(积记为为 水的离子积常数 ,简称水的为离子积。 H+ + 1、水的离子积常数 c(
1、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水呈中性,是因为水中的 H+的浓度与 酸呈酸性,是因为酸能够电离出 H+而使溶液中的 H+的浓度大于 碱呈碱性,则是由于碱能够电离出 +的浓度的缘故。 【 知识回顾 】 思考:那盐溶液的酸碱性如何呢,是否一定是呈中性呢。 根据形成盐的酸、碱的强弱来分,盐可以分成哪几类。 酸 + 碱 = 盐 + 水 (中和反应) 酸 强酸 弱酸 弱碱 强碱 碱
回答、补充,既能体现主体性,又能较自然 地过渡到新课教学中来。 二、说一说 围绕“你对多边形了解有多少。 ” 这一发散性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 让学生先说说对即将要学的知识的了解,使 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三、理一理 定义 边 内角 外角 对角线 三角形 四边形 五边形 多边形 正多边形 运用类比方法学习新知识,便于发现新旧知识的异同点,同时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第 15——16周, 4课时 综合复习,考前强化训练。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k om 需要写作原创文章的请点击 需要正规期刊发表论文的请点击 网站介绍 ∶ 小陈老师创办的 公务员之家 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 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 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1、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高山流水 冰雪融化 花开花谢 一、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应的快慢程度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的限度 反应进行的方向 自然界中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 室温下冰块自动融化; 墨水扩散;气体扩散; 食盐溶解于水; 墨水滴入水中 气体的扩散 固体的溶解 化学反应的方向 在 一定条件下 不需外力作用 就 能自动进行 的过程 .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