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四 4.1《原电池》ppt课件(1)内容摘要:
1、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电化学 : 指研究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相互转 换的 装置、过程 和 效率 的科学。 过程及装置分按电化学反应 2. 借助电流而发生反应及装置 (如 :电解池 ) 1. 产生电流的化学反应及装置 (如 :原电池等 ) 1、原电池的定义: 2、原电池反应的本质: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氧化还原反应 两个 活动性不同的金属 (或其中一种为 非金属,即作导体用)作电极。 电解质溶液 形成闭合回路 在这种电解质溶液中能自发地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n 稀硫酸 - H+ H+ 灯泡 2 负极 正极 2H+22 总反应式 : H+= 负 正 2、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现象 : 锌棒溶解,铜棒上有气泡 原电池工作原理 n - H+ H+ 负极 正极 阳离子 阴离子 正极 负极 电池工作原理 A 、原电池反应原理 粒子流向 电子:负极 正极 电流:正极 负极 溶液中阴离子 负极 溶液中阳离子 正极 电极 反应 负 极: 氧 化反应 活泼金属失电子变阳离子 正 极: 还 原反应 溶液中离子得电子 总反应:负极金属与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反应 5、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微观判断 (根据电子流动方向 ) 电子流出的极 电子流入的极 负极 正极 较活泼的电极材料 较不活泼的电极材料 质量增加的电极 工作后 质量减少的电极 负极 正极 正极 负极 工 3、作后,有气泡冒出的电极为正极 发生氧化反应的极 发生还原反应的极 宏观判断 : 根据电极材料 根据原电池电极发生 的反应 根据电极质量的变化 根据电极有气泡冒出: 负极 正极 液 H 2 A B C D E F M nZ O V X V V X X X V V 思考与练习 液 思考:如何才能得到持续稳定的电流。 分析: 由于锌片与硫酸铜溶液直接接触,铜在锌片表面析出,锌表面也构成了原电池,进一步加速铜在锌表面析出,致使向外输出的电流强度减弱。 当锌片表面完全被铜覆盖后,不再构成原电池,也就没有电流产生。 对锌铜原电 池工作原理的进一步探究 导线 在原有实验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成一个能产生持续稳定 4、电流的原电池。 实验探究 锌铜原电池装置示意图 由两个半电池组成,锌 和锌盐组成锌半电池,铜和 铜盐组成铜半电池;每个半 电池中的电极与电解质溶液 互不反应,中间通过盐桥连接 形成闭合回路。 装置特点: 盐桥的作用: ( 1)是离子通道,与外电路的电子通道相衔接;( 2)是离子库,为保持溶液电中性,氧化作用产生的 要阴离子来补充, 生还原反应,需要阳离子来补充;而作为 以是离子库。 盐桥制法: 将热的琼胶溶液倒入 注意不要产生裂隙 ),将冷却后的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2 电池总反应: 锌半电池 铜半电池 氧化反应 铜锌原电池 电解质 溶液 盐桥 失 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 还原反应 2离子 5、阳离子 负极 正极 阳离子 铜锌双液原 电 池 原 理 外电路 内电路 = + 极反应总式: 化学能 电能 氧化还原反应 原电池反应本质: 活泼性不同 的两种金属。 如锌铜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 金属和非金属。 如锌锰干电池,锌作负极,石墨棒作正极 金属和化合物。 如铅蓄电池,铅块作负极, 惰性电极。 如氢氧燃料电池中,两根电极均可用 2)电池的电极材料必须能导电 ( 1)电解质溶液一般要能够与负极发生反应。 但若是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烧杯中进行,则左右两个烧杯中的电解质溶液应 与电极材料具有相同的阳离子。 6、原电池的设计 为获得较长时间的稳定电流 ,如何将必修 2中由“ 2成的原电池(如 6、左下图)进行简单改装。 课堂练习( 上述原理的应用) 2 u 2 练习: 利用 +出示意图,写出电极反应。 负极 : 2 正极: +2e e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 : 2 = + 2设计成原电池。 你有哪些可行方案 ? 2= 比 2 + 2= 2 3、 负极: 正极: 电解质溶液: 练一练 若是采用烧杯和盐桥装置图,采用的电解质溶液又是什么。 2.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 2+ Cu(s) = + 2Ag(s) 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电极 ; 电解质溶液 ; ( 2)银电极为电池的 极,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 (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 电极 流向 电极。 X 反应 2 7、2 2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 不正确 的是 A. 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还原 C. 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 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D 7、原电池的表示方法: (-) ( (+) “|”表示液 “ ”表示盐桥。 在有气体参加的电池中还要表明气体的压力,溶液要表明浓度。 (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 例 1 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比乙活泼性强的是( ) 溶 解,甲上有 还原反应中,甲比乙失去的电子多; 比乙的氧化性强; C 8、原电池原理应用 (2)比较反应速率快慢 例 2 : 下列制 8、氢气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硫酸; 8 硫酸; 1 盐酸; 硫酸的反应中加入几滴 D (3)比较金属腐蚀的快慢 例 3: 下列各情况,在其中 到 慢 的顺序是 (5) (2) (1) (3) (4) (2) (1) (3) 例 4: 下列装置中四块相同的 置一段时间后腐蚀速 率由慢到快的顺序是 (4) (2) (1) (3) (4)判断溶液 例 5: 在 200 , 若工作一段时间后,从装置中共收集到 流过导线的电子为 液的 _。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得: y x 10 4( ) 10 4 4 据电极反应: 正极: 负极: 22H+2 得: 2 2 22.4 x y : 2 c(H+) 9、余 2H+ 2e 4 (5)原电池原理的综合应用 例 6:市场上出售的“热敷袋”的主要成分为铁屑、炭粉、木屑、少量氯化钠和水等。 “热敷袋”启用之前用塑料袋使其与空气隔绝,启用时,打开塑料袋轻轻揉搓就会放出热量。 使用完后,会发现有大量铁锈存在。 1)“热敷袋”是利用 放出热量。 2)炭粉的主要作用是。 3)加入氯化钠的主要作用是。 4)木屑的作用是。 铁被氧化 与铁屑、氯化钠溶液构成原电池,加速铁屑的氧化 . 氯化钠溶于水 ,形成电解质溶液 . 摩擦生热 ,产生启动反应的热量 ,使用“热敷袋”时受热均匀 . 化学电池的组成 组成 负极 正极 电解质 电极材料 电极上发 生反应的 物质 电子流向 反应类型 能导电的物质 还原性较强的物质 (多是金属电极本身 ) 氧化性较强的物质 酸溶液 碱溶液 盐溶液 或 熔融液 流出电子 流入电子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人教版)化学选修四 4.1《原电池》ppt课件(1)
相关推荐
1、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高山流水 冰雪融化 花开花谢 一、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应的快慢程度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的限度 反应进行的方向 自然界中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 室温下冰块自动融化; 墨水扩散;气体扩散; 食盐溶解于水; 墨水滴入水中 气体的扩散 固体的溶解 化学反应的方向 在 一定条件下 不需外力作用 就 能自动进行 的过程 . :在
第 15——16周, 4课时 综合复习,考前强化训练。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k om 需要写作原创文章的请点击 需要正规期刊发表论文的请点击 网站介绍 ∶ 小陈老师创办的 公务员之家 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 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 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回答、补充,既能体现主体性,又能较自然 地过渡到新课教学中来。 二、说一说 围绕“你对多边形了解有多少。 ” 这一发散性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 让学生先说说对即将要学的知识的了解,使 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三、理一理 定义 边 内角 外角 对角线 三角形 四边形 五边形 多边形 正多边形 运用类比方法学习新知识,便于发现新旧知识的异同点,同时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如图所示,如果 ΔABC∽ΔA 1B1C1, AD是 ∠BAC 的角平分线, A1D1是 ∠B 1A1C1的角平分线,且 = k,试证: = = k。 生: 简单,证得 ∠BAD = ∠B 1A1D1即可。 师: 大家在学习新东西的时候切勿眼高手低,一定要塌实的完成例题,否则很容易导致失误。 另外数学的书写格式很重要,特别对于考试来说,步骤是按步得分,如果有跳步现象就是要被扣分,如果有重复书写
1、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 2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动:动态平衡 (2)等: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3)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 不变,各组分的含量一定。 (4)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 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可见, 化学平衡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保持。 当 外界条件改变,旧的 化学平衡将被破坏,并建立起新的平衡状态。
【小组活动一】 阅读教材 P5 P6页,回答问题: 问题 : 问题 2. {1,2,3}与 {3, 2, 1}表示的集合的关系。 【小组活动二】 问题。 举例说明。 问题 4. 什么样的集合适合用列举法表示。 什么样的集合不能用列举法。 问题 : 例 1.请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 1)小于 5的正奇数。 (2)能被 3整除且大于 4小于 15的自然数。 课 前自主 预习 自主学习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