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1、【 知识点 1】 空气的组成 空气成分 2 稀有气体 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 94% 0 03% 0 03% 约数 五分之 一 五分之 四 1% 【 知识点 2】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 实验原理 】 红磷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 实验现象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放热;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 1/5。 【 实验结论 】 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 注意事项 】 红磷必须过量。 装置气密性要好。 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 2、夹。 导管中要注满水。 【 知识点 3】 常见气体的用途 1、氧气:( 1)供呼吸; (2)支持燃烧 2、氮气(惰性保护气)食品包装防腐、液氮冷冻。 3、稀有气体(氦、氖、氩等总称)保护气、电光源、激光技术等 【 知识点 4】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 :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 如清新空气、海水、等。 2、纯净物 :一种物质组成。 如冰、液氧、高锰酸钾等都是纯净物。 【 知识点 5】 保护空气 1、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引起。 2、保护措施: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无铅汽油等);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 知识点 6】 氧气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 3、度略大于空气密度,不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并会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木炭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C) ( ( 现象:发出白光 , 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硫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 S) ( ( 现象:空气中 ,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 氧气中 ,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3)红磷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 P) ( ( 现象:产生浓厚的白烟。 (4)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 ( ( 现象:火星四射 , 生成黑色固体。 (5)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 ( (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 【 知识点 7】 4、 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特点:A+B=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的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特点: +B) 【 知识点 8】 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1、剧烈氧化(如:燃烧、爆炸); 2、缓慢氧化(如:铁生锈、人的呼吸、酒的酿造)。 3、判断:一般情况下有氧气参加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 知识点 9】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制取原理: ( 1)高锰酸钾 =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 2)过氧化氢 =水 +氧气 ( 3)氯酸钾 =氯化钾 +氧气 2、催化剂(触煤):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 5、性质不变。 二氧化锰 加热 二氧化锰 加热 【 知识点 9】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3、操作步骤 :查(茶)、装(庄)、定、点、收、离(利)、熄(息) ( 1)检查气密性。 ( 2)试管中加入药品后固定装置。 ( 3)给试管加热时,先均匀受热,然后再集中在药品下方用外焰加热。 ( 4)加热片刻,至产生的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才用排水法收集。 ( 5)收集完毕,就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撤出并熄灭酒精灯。 4、氧气的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里,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 知识点 9】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5、验满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6、氧气 工业制法:分离空气法。 (原理:利用氧气、氮气的沸点不同,是物理变化。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