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课件(1)内容摘要:
1、 某天 ,一个数学家和一个化学家不期而遇 ,数学家向化学家说 :数学科是各学科之王 ,它可以为各学科服务 . 化学家随即辩驳他说 :数学只是工具学科 ,它不如我化学 ,在你的数学科领域中 ,1+1=2,在我的化学科领域中 ,1+1不一定等于 2. 数学家 . 同学们 ,请你想一想 ,1+1一定 =2吗 ? 情景引入 100100混合后 200精与水混合 1000000000000月桂花遍地香, 独占三秋压众芳。 走到花丛中,你闻到了花香。 在这里,你又感觉到了什么气味。 2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能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课本实验 3、在静止的水中品 2、红为什么会扩散呢。 品红分子在水中运动,不断扩散而使溶液变红。 2、在热水中品红扩散快,为什么。 温度高分子运动快,溶液变红快。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 国家游泳中心 水立方,它看上去就像由很多像水泡一样的薄膜材料一块一块连接而成,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一百多年前的欧洲一位爱玩泡泡的科学家罗德 “ 气泡理论 ”。 他说:其实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 很多 像气泡一样的微粒通过 不同的排列组合 结合而成的。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 图 3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 图 3过移动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知识点 1 分子的性质 通过扫描隧道 3、显微镜观察到的“苯分子” 科学家通过移走硅原子形成“中国”两个字 ()、物质是由很微小微粒构成的; ()、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 很多物质都是由 分子 构成的, 如: 水、酒精、二氧化碳、氧气等。 很多物质都是由 原子 构成的,如:铁、铜、氦气、金刚石等。 一滴水中大约有 一个水分子的质 量约是: 3 10 10 个 水分子 21 知识点 1 分子的性质 如果 10亿 (109)人日夜不停地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 100个,需要数 三万多年 ! 这些数字说明什么。 知识点 1 分子的性质 特点 1、 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微观粒子的特点 1 知识点 1 分 4、子的性质 酚酞溶液 A 滴 5 6滴酚酞 40滴浓氨水 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 (酚酞溶液 B 浓氨水 C 知识点 1 分子的性质 1、向盛有 40滴酚 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现 象 结 论 现 象 结 论 2、取少量上述酚酞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漫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溶液为无色 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溶液为红色 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 (烧 杯 A 烧 杯 B 现象 解释 溶液逐渐变红。 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 A 烧杯中,形成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溶液不变色。 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 (特点 2: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都是在不停运动的。 微观粒子的特 5、点 2 知识点 1 分子的性质 如图: 上瓶装的是空气 ,下瓶装的是不与空气发生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的的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当抽走玻璃片后 ,会有什么观察现象呢。 解 释 上瓶气体逐渐变成红棕色 ,最终两瓶气体颜色一样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现 象 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而且不受任何外力影响。 分子运动受重力影响吗。 当上下两瓶气体颜色一样时分子还在运动吗 ? 想一想 哲 理 故 事 一名徒弟跟随师傅学习多年,自以为学会了师傅的所有本领,他提出要下山。 师傅说:“行,你最后替师傅我办一件事。 ”徒弟很高兴的答应了师傅的要求,师傅给了他一个桶,说:“你到山上用石头把它装满了。 ”徒弟很快就用石头把桶装满了,提到 6、师傅的面前,师傅问他:“桶装满了吗。 ”“满了师傅。 ”师傅顺手抓起一把沙子撒了进去,沙子进入没有漏出来,师傅问:“桶装满了吗。 ”徒弟提起桶出去,他把沙子装了进去,一会儿回来,师傅又问:“真的满了吗。 ”“满了”师傅又把一瓢水撒了进去,一滴水都没有漏出来,这时,徒弟意识到师傅的用意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 思考 】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 100100混合后 200精与水混合 100000000明了什么。 10000特点 3: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情况下,同种物质,固态时间隔最小,气态时间隔最大。 (例外:水的反常膨胀) 微观粒子的特点 3 知识点 1 分子的性质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 7、隔模拟动画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 微观粒子的特点 3 知识点 1 分子的性质 1、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会增大,温度降低,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小。 2、一般地,气态分子间的间隔最大,然后是是液态,固态分子间的间隔最小。 微观粒子的特点 3 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 ,将栓塞向外拉 ,分别吸入 20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 ,将栓塞慢慢推入 . 现 象 解 释 空气易压缩,水难压缩 空气中气体分子的间隔大,易压缩 ;水分子的间隔小,难压缩 微观粒子的特点 3 打开食醋瓶盖时,闻到了刺激气味,表明微粒在 _;食盐能溶解在水里,说明组成物质的微粒间 ;在上述的一些变化中 8、,物质的微粒本身 _ 仍然是原来的物质,所发生的变化属于 _变化。 不停地运动 没有变化 物理 有间隔 练一练 知识点 1 分子的性质 特点 4: 分子 由 原子构成的,不同的分子原子构成不同。 几 种 分 子 模 型 二氧化碳分子 ( H H N H O C O l C l 氯化氢分子 ( 氨分子 ( 四氯化碳分子 ( 特点 5:同种 分子 性质相同, 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分 子 结 构 决 定 分 子 的 性 质 知识点 2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下同),含有不同种分子的物质是。 纯净物 混合物【 例 1】 下列有关分子的叙 9、述,错误的是( ) 利用大气压强增大,气体分子缩小,使空气进入轮胎 化学性质也相同 【 解析 】 : 气体能被压缩,是分子的间隔改变,不能误以为分子大小在改变 C 【 例 2】 :在一滤纸上滴了 A、 B、 C、 将此滤纸条放在试管内,在管口塞一团棉花用胶头滴管吸取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如下图)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这现象说明了。 【 解析 】 :因为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且是由近到远,当遇到酚酞试液时,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滤纸上的酚酞试液由 依次变红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如图,分别表示 A、 B、 1、属于纯净物的是 _; 2、属于混合物的是 _ 10、; 2、如果 表示氧原子,则 _,如果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则 _, A B C 观察思考 归纳小结 : 1、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构成,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或原子构成; 2、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A B、 C 氧气 水 1、用分子的知识来解释: (1)酒香不怕巷子深; (2)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足球内; (3)一块 糖溶到水里不见了 ; 分子的不断运动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容易压缩。 构成糖的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水分子间去了,因为分子很小,肉眼难以观察得到。 练一练 2、下列关于分子叙述错误的是 :( ) A B C 体分 11、子没间隔 D 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C 练一练 3、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 练一练 4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征不一致的选项是 (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间隔 B 10000积小于 200子是有质量的 C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是运动的 D 水电解可的得到氢气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5、 “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学过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滴水里约有 15万亿亿个水分子; 材料二:大多数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 1)材料一说明 _。 ( 2)材料二说明 _ _。 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分子间有间隔 ,且受热时分子间 间隔增大 ,遇冷时缩小的原因 练一练。(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课件(1)
相关推荐
1、想一想 以上的 “钙”、“锌” 指的是什么。 缺“ 钙” 吃什么好。 情景引入 1、记住并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它的信息。 知识点 1 元素 概念(
1、非金属原子 金属原子 稀有气体 得失电子趋势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分类 8个 ( ) 少于 4个 4个以上 稳定结构 易失电子 易得电子 质子数 元素的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的化学性质。 结论: 结构决定性质。 决定 决定 原子的分类及性质 复习引入 由于 金属原子 、 非金属原子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没有达到稳定结构,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失电子,从而达到稳定结构 ,那么,得失电子的结果怎样呢。
1、子的概念并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 复习微观粒子的特点: 特点 1、 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特点 2: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都是在不停运动的。 特点 4: 分子由原子构成的,不同的分子原子构成不同。 特点 3: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情况下,同种物质,固态时间隔最小,气态时间隔最大。 特点 5: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阅读课本第 50页
1、物 质 纯净物 混合物 组成 构成 元素 周期表简介 分子 原子 离子 表示符号 化学式 质量表示方法 相对分子质量 结构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 质量表示方法 相对原子质量 阳离子 阴离子 构 成 分 裂 得失电 子 得失电 子 定义 存在 意义 写法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符号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图 物质 分子 构 成 离子 构 成 原子 构 成 构 成 组 成 元素
1、的淨化 鲁滨逊流落在荒岛上, 这些泥水可饮用吗。 他只能从池塘中取得一些泥水。 他能否从中提取洁净的饮用水。 情景引入 鲁滨逊从池塘里获得的水 : 想一想:如何对水进行净化。 可溶的杂质 不溶的杂质 微生物 情景引入 1知道纯水与天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差别,初步学会区分 2了解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和净水原理,知道硬水软化的方法 3认识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掌握过滤操作 种类
, 结合模拟实验,教师辅导 ”的教学方法。 为了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本课将采用 :教师设 问引导启发法、图示法、实验观察法等方法。 教师设问引导启发法:以设问的情境引出问题,有利于启发学生有针对性的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图示法:本节教学将采用直观的图示,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实验观察法:通过实验、观察学习,也是一项重要的知识技能,本节将实验模拟观察,教师引导为辅,总结归纳知识。 说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