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上溶解单元备课设计内容摘要:
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 第四课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科学概念: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 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 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 : 研究气体在水中的 溶解。 教学准备 : 分组实验:装 30 毫升水的烧杯 筷子 小勺 食盐 20克、苏打 20克、汽水 开瓶器 注射器 1。 教学过程 : 一、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给 20克的食盐和 20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 多的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 :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 二、 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摇 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 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参考 P29) 拓展: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三、课后作业: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溶解能力是( 不同)的。 ,谁的溶解能力强。 第五课 溶解的快与慢 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 “ 问题 — 假设 — 验证 — 证实 ” 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 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 : 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 : 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 : 分组实验:筷子 玻璃杯 热水和冷水、糖块 食盐 勺子 水槽 1。 教学过程 :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 10 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 25ml),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教师指导对比方法) ,交流想法。 :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 ( 60 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 )。 (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 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教科版科学四上溶解单元备课设计
相关推荐
1、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 请选择适当的化学式书写出下列两个化学反应 .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注意 :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短线“ ”连接 碳 氧气 水 氢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硫 氯化钾 C 2O : S + 景引入 + 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守的原则,能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原则一: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原则二: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
1、怎样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化学反应呢。 氢气 +氧气 水 该式子确实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但 书写不方便 、国际上也 不通用 且 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点燃 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情景引入 学习目标 2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 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提供的信息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可以用文字表示为 :碳点燃二氧化碳+ 氧气“ 和”“
1、 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以及质量分数。 成分和含量 教学重点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学习目标 原子的质量很小,所以我们采用相对原子质量,那么由原子构成的分子,质量仍然很小,又如何表示呢。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 就是 相对分子质量 (符号为 思思考考 练习 1求 的相对分子质量 课本: 课本:
1、 1、水通电的实验现象:两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正极 与 负极 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1: 2 正极上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 水中负价氧元素出现在正极 ) 负极上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是氢气)。 ( 水中正价氢元素出现在负极 ) 2、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 沉淀 过滤 蒸馏 自来水的净化方法;吸附 沉淀 过滤 【拓展】 1 区分
1、 2、 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并标出各物质的质量比可表示为: 2 + = 2 2 1 2 : 16 2 : 2 (2+16) 4 : 32 : 36 若: 4克 :( )克 : ( ) 克 点燃 若:( )克 : ( )克 : 18 克 32 36 16 2 1、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2 2 温故知新 “神 舟 十 号 ” 升 空 你 会 做 吗。 假如你是长征系列火箭
觉得这杯水甜吗。 (还是没有什么味道)。 为什么感觉 不到甜。 (冰糖还没有溶解掉)。 (学生猜测,教师根据猜测板书:搅拌、加热水、切碎糖片) ,科学光猜想行吗。 (不行)。 (做实验) “溶解的快与慢”(板书) 二、师生互动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一)设计实验方案。 (能)。 (我自己在家里做过实验等) ,还有吗。 (我 妈妈告诉过我等)。 (不科学)。 (引出 2 个杯子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