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6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件(1)内容摘要:

1、情景引入 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的实验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通常 也不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 6 知识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 6塑料瓶瘦身计”( 知识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 拓展实验: 验证二氧化碳 能否溶于水的 装置设计 知识点 1二氧化碳 的性质 石蕊试液 实验 6 知识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 探究二氧化碳气体是否与水反应 石蕊的自述: 我叫石蕊 ,是一种色素, 能够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当我遇到酸 性溶液变 红色 ,遇到 碱 性溶液变 蓝色。 知识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 稀醋酸 稀盐酸 A 石蕊和某些酸的反应 B 直接放入 C 喷 水 D 喷水后放入 探究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2、红色: 知识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与 水反应 原理 : 2O = 2=现象:通入二氧化碳时,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碳酸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当加热上述变 红色 的溶液,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红色又变成 紫色。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原理 : H)2 酸钙 此反应原理是用来检验 或鉴定二氧化碳气体。 物 理 性 质 化 学 性 质 二 氧 化 碳 颜 色 状 态 气 味 溶 解 性 能否支持燃烧 能否与水反应 与石灰水反应 无 色 气 态 无 味 溶 于 水 不能 支持 燃烧 与水 反应 生成 碳酸 生成 碳酸 钙和 水 归纳小结 知识点 2 二氧化碳的用 3、途 知识点 2 二氧化碳的用途 : 1、灭火; 灭火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既不能燃,也不支持燃,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能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而熄灭。 2、干冰作致冷剂; 3、植物光合作用作气肥; 4、工业原料 . 知识点 2 : 二氧化碳的用途 纯碱 汽水 尿素 知识点 2: 二氧化碳的用途 知识点 3: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积极影响 用途 性质 决定 用途 体现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可用来 灭火 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 致冷剂 ,可用于人工降雨和保存食物 可用于 温室肥料 (气肥) 用于制 汽水饮料(碳酸饮料) 工 原料 ,如制纯碱,尿素 知识点 4、3: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二氧化碳本身 没有毒性 ,但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使人感到气闷、头昏、心悸 45 使人气喘、头痛、眩晕 10 人神智不清、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知识点 3: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下表为空气中 空气中 % 症状 经数小时无任何症状 无意识地呼吸次数增加 出现局部刺激症状 呼吸量增加 呼吸困难 意识不清,不久导致死亡 数秒后瘫痪,心脏停止跳动 山 洞 灯火实验 如何进入久未开启的 菜窖或干涸的深井。 这幅图说明了什么。 全球变暖 温室效应 定义: 大气中的二 5、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 “温室效应”。 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温室 效应 1、 大量 使用含碳燃料 危害 1、使地球温度升高,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 2、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 1、减少 使用含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原因 2、乱砍滥伐 ,使森林遭到破坏 防治 2、 植树造林 ,严禁乱砍滥伐。 日常生活,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双面使用纸 人为使 【 例 1】 :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忆老师做的“倾倒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甲、乙两同学共同收集满两瓶质量相同的二氧化碳气体,并分别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请分析回答: 甲同学用甲图的倾倒方式向烧杯中倾倒足够的二氧化碳,我们观察到两根蜡烛是由下而上熄灭,请你告诉我们,为什么是由下而上熄灭。 _ _ 由于 烧杯壁流到底部,下面的蜡烛首先接触到 于由下向上逐渐熄灭。 乙同学用乙图的倾倒方式向烧杯中倾倒足够的二氧化碳,我们观察到的结果是两根蜡烛都没有熄灭,请你联系学科知识分析,用乙图的倾倒方式为什么二氧化碳没有进入烧杯。 _ 乙图的倾倒方式,没用玻璃片掩盖,直接倒在火焰的上方,由于蜡烛燃烧放热,使得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