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1)内容摘要:
1、情景引入 一天,福尔摩斯象往常一样滋滋有味地抽着他的烟斗,房间里充满了刺鼻的烟味。 华生问道:“敬爱的先生,别人都说你很聪明,那么你能告诉我你吐出的这些烟和气体有多重吗。 ”福尔摩斯慢条斯理地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只要称出抽烟前烟斗和烟丝的总重量,再减去抽完烟后烟斗和剩余烟灰的总重量,不就是我吐出烟和气体的重量了么。 ”你认为福尔摩斯的回答正确吗。 你猜得着吗。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 情景引入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微观解释,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2通过实验及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实 验 内 容 第一、二 2、小组 第三、四小组 第五、六小组 第七、八小组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 测定实验改进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各小组的实验内容( 93) 1. 调节托盘天平至平衡 2. 称量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 (先分开称,再一起称) 3. 使反应前的物质之间接触并发生反应 4. 称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看指针是否偏转) 各小组实验主要的操作步骤 实验探究 1 = 生的现象为: 得出结论: 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变大后又变瘪。 反应前后,锥形瓶内物质 的总质量相等 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前 3、后质量的测定(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探究 2 = 生的现象为: 得出结论: 铁丝表面产生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硫酸铜 + 铁 铜 + 硫酸亚铁 实验探究 2 无数实验证明 : 参加 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 后 生成的 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 质量守恒定律。 (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时要注意( 1 质量守恒定律是关于化学反应的普遍规律 ,其 运用范围是化学变化。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 质量守恒定律的 “ 守恒 ” 指的是 质量守恒 ,其它方面如 体积 等不一定守恒。 3 注意定律中的 4、几个关键之处: “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 ” , 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包括在内 ; “ 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 , 应当包括生成的各种物质 , 如沉淀 、 气体等。 1、判断: 在密闭容器中把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 42生成水的体积为 36L。 ( ) 错 错 练一练 2、计算: 则生成氧化镁 的质量为_克 24克镁与 16克氧气 恰好 完全反应 , 40 ( 2) 好 完全反应, 生成二氧化碳 22克,有 _克氧气 参加了反应。 16 ( 1) 练一练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 碳酸钠 +盐酸 氯化钠 +二氧化碳 +水 验探究 3(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 实验名称 碳酸钠和稀 5、盐酸 实验现象 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天平不平衡 产生大量气泡,粉末逐渐减少 实验探究 3( 讨论 如何证明稀盐酸和碳酸钠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呢。 在实验 3中,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不相等呢。 实验探究 3( 在 开放容器 中 : 盐酸 + 碳酸钠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验探究 3( 盐酸 + 碳酸钠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 密闭容器 中 实验探究 4 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为什么会守恒。 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 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 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 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 分子 原子 - 新分子 新物质 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6、数目和质量 没有改变。 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 分成 重新组合 聚集成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微观 元素质量 元素种类 不 变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改变 宏观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物质的总质量 归纳:在化学反应前后 实验 5条燃烧 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名称 镁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 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天平不平衡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 实验 5条燃烧 前后质量的测定(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后的质量比原来金属镁的质量大,有人说这个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说对吗。 为什么。 答:此说法不对。 镁带在空气里燃烧,是镁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根据质量守恒律, 反应后生成物 氧 7、化镁 的质量,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 镁带和氧气 的质量和,所以 生成物 的质量比 镁 质量大。 实验 5条燃烧 前后质量的测定( 练一练 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了。 这个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石蜡燃烧生成的 二氧化碳和水 跑到空气中去了,所以质量减少,但 石蜡和氧气 的总质量等于 二氧化碳和水 的总质量。 凡是有 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可以在 密闭容器 中进行,防止反应系统内物质与环境物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否则反应后剩余物质质量会增大或减小。 但这并不是违反质量守恒定律,反而是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归纳小结 (1)成语 “ 点石成金 ” ,本意为古代术士的一种法术 8、,即能使石头变成黄金;现比喻能化腐朽为神奇。 有人说他能把石灰石 (主要成分是 成黄金,请你用化学知识说明石灰石不能变成黄金的道理。 答: 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是由钙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黄金是由金元素组成的,因此石灰石不可能变成黄金。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 实验表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铁丝的质量大 为什么 ? 【例 1】一定量的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 ) A等于镁条的质量 B大于镁条的质量 C小于镁条的质量 D无法确定 【解析】: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应该等于镁 9、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也就是说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大于镁条的质量。 B 【例 2】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 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 例 2【解析】: 这是一道化学反应与微观粒子结合的习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宏观方面反应物是氧化汞,生成物是汞和氧气,微观方面是氧化汞分子分解生成汞原子和氧分子,因此选 B 在化学反应 22=2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 1)、在化学反应 A+2B 2C+6好完 10、全反应,生成 9反应生成15参加反应的 ) A 18g B 24g C 12g D 16g A ( 2) 、 克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待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物质 生成氧气_克。 生物的呼吸作用表示为: 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以下关于 有机物 组成元素推断正确的是 ( ) A只含碳元素 B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C一定含碳、氢和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和和氢元素,可能含 有氧元素 D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原因 原因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应用 应用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或化学式 进行有关计算 学完本课,你收获了什么。 课堂小结。(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