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7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课件(2)内容摘要:

1、情景引入 2015天津港“ 812”瑞海公司危险品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向天津港“ 812” 火灾爆炸事故中牺牲的消防战士致敬。 强安全意识,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 认识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学习目标 氧 气 可燃物 温度达到着火点 一、燃烧的条件 复习: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燃烧条件 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方法: 1、控制或移开可燃物; 2、使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 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复习: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只要满足,其中之一即可 隔绝空气 用灯帽盖灭 熄灭酒精灯 灭火原理:破坏什么燃烧条 2、件 灭火方法 灭火事例 油锅着火 用锅盖盖灭 隔绝空气 酒精灯 着火 湿抹布扑灭 降温并隔绝空气 纸箱着火 用水浇灭 降温并隔绝空气 煤气着火 关闭阀门 隔离可燃物 森林着火 开辟隔离带 隔离可燃物 知识点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可燃物在 有限空间 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 气体的 体积迅速膨胀 而引起爆炸 化学变化 思考: 所有爆炸都是 化学变化吗。 2、什么物质能引起化学性爆炸。 ( 1)可燃性的气体 ( 2)可燃性的粉尘 3、怎样防止爆炸的发生。 ( 1)一定要严禁烟火,防止撞击和高温; ( 2)储存易燃物和易暴物要配备消防器材, 并有明显的 安全标志。 燃烧、爆炸、 3、缓慢氧化、自燃的联系与区别: 氧化反应 可能引起 自燃 缓慢氧化 剧烈 氧化 平静燃烧 爆炸 (化学爆炸) 在 无限 空间中 在 有限 空间中 1、蜡烛的作用。 2、洗耳球的作用。 3、如果没有纸罐盖实验是否能够成功。 4、爆炸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但它们的 有相同点吗。 5、爆炸的条件是: A、有限的空间 B、可燃物 C、助燃物 D、急速燃烧,气体迅速膨胀 6、何时容易发生火灾或恶意爆炸。 爆炸实验 常 见 安 全 标 志 . 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易燃物:是指易燃烧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常见的易燃物有硫、磷、酒精、液化石油气、氢气、沼气、石油产品、发胶摩丝、柴草、面粉、 4、煤粉、棉絮等。 易爆物:是指受热或受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 在生产、运输、使用和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的注意事项: a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b在搬运易燃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撞击; c要注意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之间 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静电消除设备,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因素,要做到人走电断,经常检查以防止自燃和爆炸。 点燃下列混合物,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和氧气 B、氢气和空气 C、煤气和空气 D、面粉尘和空气 E、一氧化碳和氢气 B C D 小问题 【 例 1】 易燃物和易爆物如果存放不当很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下列物质属 5、于易燃物的是 ( ) 酒精 白磷 氧气 液化石油气 硫 镁带 食盐 汽油 A B C D 【 解析 】 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以及容易燃烧、容易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等,酒精、白磷、液化石 油气、硫、镁带、汽油等都属于易燃物,而氧气为助燃物,食盐不可燃,故正确答案为 C。 C 【 例 2】 (实际应用题 )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事故很多是由缺乏自救常识而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 的是 ( ) A室内起火时,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B遇到意外事故,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求救电话 C处在烟雾较浓的环境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逃生 D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区 A 室内起火,要控制空气的流通,紧闭门窗可因缺氧,防止 火 灾蔓延 B 打电话求救是危险发生时正确、必要的行为措施 C 烟雾较浓的环境中,越高处烟雾浓度越大,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逃生可有效防止有害气体和烟尘进入呼吸道 D 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不易逃出火海 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