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7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件(1)内容摘要:
1、情景引入 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的实例 学习目标 1了解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及其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从能量观点重新认识下列化学反应 : 你的发现: 温故知新 化学反应 你的猜想 (热量变化) 实 验 现 象 结论 氧化钙水 二氧化碳+碳 (了解) 知识点 1: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试管外壁发烫,放出热量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吸收热量 阅读课本 136页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有放热或吸热现象发生。 知识点 1 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1、利用燃料燃烧放出热量做饭、取暖 2、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炼钢 3、 发射火箭 4、 利用炸药爆破楼房 5、火力发电 知识点 1: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化石燃料 煤 石 油 天然气 知识点 2 : 化石燃料的利用 阅读课本 137页 讨论 2、 煤 经过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的产品中哪些是常用的燃料。 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 你认为煤可 直接作燃料 吗。 3、 管道煤气的成分是什么。 知识点 2 : 化石燃料的利用 讨论 5、 石油 经过提炼得到的产品中哪些是常用的燃料。 石油分离的原理是什么。 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4、 你石油可 直接作燃料 吗。 6、 3、管道煤气与 罐装“煤气” 一样吗。 在使用它们时该注意些什么。 知识点 2 : 化石燃料的利用 煤和石油 主要成分: 氢气 、 甲烷、 一氧化碳 罐装“ 煤气 ” 管道 煤气 煤和石油 化石 燃料 状态 所含元素 综合利用 主要元素 其它元素 原 理 产 物 煤 石油 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 焦炭、煤焦油、煤气等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 柴油、汽油、煤油、润滑油、溶剂油、航空煤油等 H、 N、 S、 O 等 O、N、 C、H C 固态 液态 煤和石油 瓦斯爆炸 可燃性的瓦斯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在矿井底被点燃而 爆炸。 验纯 点燃甲烷前, 要先。 甲烷 ( 甲烷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 4、下是无色 、 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 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1. 点燃甲烷 = 燃 实验探究记录: 产生淡蓝色火焰 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甲烷具有可然性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甲烷中含有碳元素 化 学 方 程 式 沼气的制取和利用 在池沼底部常含有甲烷,通常把池沼中的气体称为 沼气。 讨论 煤矿的矿井里常有甲烷气逸出。 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知识点 2 : 化石燃料的利用 探明储量 年产量 开采年限 石 油 天然气 32124亿立方米 煤 3261亿吨 200 5、9年储量及年产量 我国化石燃料的现状 讨论:根据你估算的开采年限,谈谈你对化石燃料使用与开发的看法。 约 15年 约 40年 估算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年限 约 107年 2013年国际原油价格再创历史新高 2013年北京市 93号汽油零售价格已突破 油价上涨前夜 北京司机忙加油 海底 “ 可燃冰 ” 作为新能源,有什么优点。 在开采中遇到了什么难题。 思考 海底“可燃冰” 开发利用新型能源 开 源 节 能 充分燃烧现有燃料 探究使燃料充分燃烧的因素 空气(现象) 氧气(现象) 比较木筷燃烧的剧烈程度 结论 展开的纸 纸团 比较燃烧时间的长短 结论 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的更剧烈 持续燃烧 6、剧烈燃烧 短 长 展开的纸比纸团的表面积大,燃烧时间更短 讨 论 怎样使燃料充分燃烧。 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考虑两点: 一是燃烧时要有 足够多 的空气; 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 足够大 的接触面。 燃料燃烧不充分有何危害呢。 我明白了 球 电风扇 你思我想:改进煤炉 讨论: 你认为将固体燃料怎样处理, 可以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蜂窝煤和煤球燃烧前后对比 边长 4长 2面积 4 4 6 96面积 2 2 6 8 192论:同等质量的粉末状物体表面积比块状物体的表面积大 新闻搜索 请你谈谈以下事例是如何使燃料充分燃烧的。 富氧空气 人要忠心 火要空心 学以致用 巩固知识连连看 : 使煤炉 7、充分燃烧的方法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把煤球改为煤粉 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炉门前使用电风扇 加装烟囱 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蜂窝煤煤眼上下对齐 学以致用 【 例 1】 人类生活需要能量。 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因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 A燃起篝火烘烤食物 B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C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煤燃烧发电 【 解析 】 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物质燃烧、光合作用都属于化学变化,其能量变化由化学变化产生;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没发生化学变化,是太阳能转化成了热能。 B 【 例 2】 近年来多次发生煤矿瓦斯爆炸事件瓦斯已成为导致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故“头号杀手” ( 1)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总称瓦斯属于 (选填“纯净”或“混合”) ( 2)当瓦斯爆炸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当是( ) A、站在原地不动 B、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 C、若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于水中,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 ( 3)煤矿瓦斯爆炸有三个必须条件:瓦斯纯度达到爆炸极限、足够 和 对任何一个条件有效控制都可避免瓦斯爆炸这类事故发生也提醒我们在做、有毒气体时应注意。 混合物 A 氧气 火源 点燃气体前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问题需要与大家交流。 课堂小结。(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7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件(1)
相关推荐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会采集人体在平静、一定量的 运动以及运动后几段时间内的每分钟心跳与呼吸次数的数据。 并引出问题“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验证活动:比较三瓶不同的气体。 借助资料,认识到呼吸是气体的交换过程。 对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 通过测量跳动后的心跳与呼吸次数的变化,研究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将呼吸、心跳与人体活动的关系引入学生的研究视野之内。 知道运动要消耗氧气
1、情景引入 2015天津港“ 812”瑞海公司危险品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向天津港“ 812” 火灾爆炸事故中牺牲的消防战士致敬。 强安全意识,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 认识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学习目标 氧 气 可燃物 温度达到着火点 一、燃烧的条件 复习: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燃烧条件 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1、 知识点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一、 理性质 O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与空气比较) 溶解性 无色 无色 气态 气态 无味 无味 升 ( 比空气大 ) 能溶于水( 1体积水溶解约 1体积 升 ( 比空气稍小 ) 难溶于水( 1体积水 溶解约 O ) 知识点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性 质 气体 色、态、味 密 度 溶 解 性 色无味的气体 无色无味的气体 比空气 略小 比空气大 难
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 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 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 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 因为,从 这一次开始,学生将持续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天气情况进行判断。 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能力还不强,教师应重点对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 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
习惯。 重点 知道 音量与音高的科学概念,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难点 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材料 准备 教具: 七个同样的杯子装 有 不同量的水,一根筷子,一个 小鼓。 学具: 1 把钢尺或塑料尺、 4 个同样的杯子里
1、燃 料 及 其 利 用 燃烧与灭火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化石燃料的利用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煤 天然气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石油 可燃物 与空气(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同时具备, 缺一不可 清除可燃物 隔绝空气(氧气)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三者使用其一即可,也可同时使用 辨别有关图标 事故处理方法 放热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