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上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说课稿内容摘要: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 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 过程与方法;应用实验装置进行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观察比较溶解前后盐粒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运用实验装置进行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并观察前后盐粒的特征,从而明白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盐和水。 教学难点:理解减少浓盐水中的水分可以分离盐和水。 课时安排: 1 课时 二、说教法 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只有教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使他们受誉无穷。 “授 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因此,我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心理因素融为一体。 结合本课的特别,本节课我用了讲授法、实验法等,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 目的是想把书本上的知识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把知识简单化,也让学生记忆深刻。 还通过了小组实验归纳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并观察实验、讨论,小结来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基于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特征,我坚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生。教科版科学四上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说课稿
相关推荐
1、第 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及重要图片: ( 1)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时间、领导者、杰出英雄、意义。 ( 2)拉美独立运动的背景、兴起、领导者、结果。 ( 3)掌握“章西女王”“玻利瓦尔”等图片。 难点: ( 1)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 2)难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一、印度民族大起义 英国对印度的 _
1、时 间 成 果 1789年 7月 14日起义 攻占巴士底狱,掀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1792年 8月起义 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路易十六被处死 1793年 5月起义 罗伯斯比尔等人掌握了政权,将革命推向高潮 二、法国大革命的经过 巴黎人民三次武装起义 结束标志: 1974年 7月,罗伯茨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部分。 第一个部分:使物体发出声音。 声音到底是怎么发出来的,可能是学生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活动时首先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使这个物体发出声音,再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当我们用不同方式将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并不都发出声音。 在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第二部分: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吗,在前面的活动中,学生已经对研究发声物体的特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接下来的活动“发
食盐还能从水里分离出来吗。 怎样分离呢。 这节课咱们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 二、探究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 老师手中有一杯盐水(已饱和的盐水),你们有什么发现(杯底有盐),你们有什么办法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 看谁想的方法既简单有实用。 (搅拌)、(加水、加热) 下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上来搅拌盐水。 生搅拌盐水。 再次观察搅拌后的盐水,食盐没有溶解。 用
1、第六单元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 阶级统治的加强 第 17课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及重要图片: ( 1)英国宪章运动的社会背景、时间、政治纲领、工人的基本要求和历史地位。 (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意义。 ( 3)巴黎公社的建立、失败、历史意义, 国际歌 的词、曲作者。 ( 4)掌握“宪章运动中的群众集会”“马克思”“公社战士英勇就义”等图片。 难点: (
1、第五单元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 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 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及重要图片: ( 1)“三角贸易”的背景、经营者、路线及影响。 ( 2)英国对印度等国家的殖民侵略及其影响。 ( 3)掌握“三角贸易示意图”。 难点: ( 1)重点:“三角贸易”和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 2)难点:“三角贸易”、英国对印度殖民掠夺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 一、罪恶的 “ 三角贸易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