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ppt课件内容摘要:
1、 从 17世纪中期到 19世纪中期,世界上有哪些资本主义国家。 是通过什么 途径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1855 1881年在位 )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日本明治天皇 ( 1867 1912)在位 1、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如何。 答 : 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国家。 为什么。 答 : 因为农奴制的阻碍。 2、农奴制怎样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 :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使资本主义工业缺乏大量自由的劳动力。 他们 没有劳动积极性,生产效率极低。 农奴生活水平低,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 1818 1861年的改革是什么性质 的改革 ? 废除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 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2、 ? 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农奴获得“ 解放 ” 时 ,高价赎买份地 自由劳动力 巨额资金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国内市场 日本明治维新 一、背景 1、幕府统治的危机 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里,天皇大权旁落, 幕府将军 掌握实权 西方列强 入侵,激化国内矛盾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 2、幕府统治被推翻 ( 1868年) 二、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 ) 原因 1、幕府统治危机 (内忧) 经济上 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政治上封建等级统治,社会矛盾尖锐; 2、民族危机加剧 (外患) 1、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具体措施是什么。 2、这些改革措施分别 3、起到什么作用。 3、改革使日本社会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 4、明治维新有什么影响(如何评价) 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巩固新政权 政治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 允许土地买卖 , 引进西方技术 发展近代企业 , 社会 生活 提倡“文明开化”, 即向欧美学习 , 大力发展教育 , 军事 实行征兵制 , 建立近代化军队 最能体现资本主义性质 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 ( 进步性 、局限性) 2、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小结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原因:封建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影响: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 4、道路;留有封建残余。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日本明治维新 内容: 农奴成为 “ 自由人 ” ;农奴获得 “ 解放 ” 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俄国废除农奴制 1861年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性质、意义: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 领导者:明治天皇 内容: “ 废藩置县 ”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 文明开化 ” ,发展教育。 性质、意义: 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对俄国、日本改革的认识。 日本明治维新给我们的启示。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引进先进科技,大胆 5、创新。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的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日本、中国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会制度的改革。 ( 1)日本、中国要求改变社会制度的改革分别是什么。 ( 2)两国改革的背景有何相似之处。 ( 3)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 对本国的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 ( 4)由此我们得到的认识是什么。 ( 1)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 2) 背景 :都面临民族危机 ( 3) 结果的不同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 影响的不同 :明治维新使 日本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强国; 中国 戊戌变法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 4) 认识 : 改革要顺应历 6、史发展潮流; 要走富国之路,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与 中国 戊戌变法对比表 比较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时 代 背 景 国内 幕府极端孤立 封建顽固势力掌握着清朝实权 国际 世界正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日本有机可乘 世界资本主义已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开始瓜分中国,不愿意中国强大起来 领导者 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 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和士大夫 参加者 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手工业者组成联合阵营 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少数官僚,力量薄弱 改 革 措 施 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方面 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训练新式军队。(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ppt课件
相关推荐
题的积极性,然后很自然的过渡到教学的第二部分, 100毫升水到底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首先, 我 把学生 进行分组 ,每一组是分别选了 组长 ,我在旁边进行指导,同学们分工合作,有专门负责搅拌的,有专门负责放食盐的,还有专门记 录 数 据的 ,分工合作,明确职责,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 当 “ 100 毫升水到底能溶解多少克食盐”问题提出以后,学生的疑虑也出现了
1、第 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及重要图片: ( 1)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 及其创作背景和影响。 ( 2)列夫 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及列宁对他的评价。 ( 3)梵高的 向日葵 创作过程及意义。 ( 4)掌握“贝多芬”“ 向日葵 ” 等重要图片。 难点: ( 1)重点:贝多芬和 英雄交响曲 ;列夫 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 向日葵。 ( 2)难点: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
1、美国自由女神右手高擎火炬,猜一猜,她的左手拿着什么 ? 独立宣言 自由女神像 美国独立战争简表 时间 原因 领导阶级 经过 历史意义 17751783年 1北美经济的发展; 2英国的殖民压迫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代表人物:华盛顿 ) 波士顿 倾茶事件 来克星顿 枪声 命 华盛顿 为大陆军总司令 独立宣言 发表 萨拉托加 大捷 约克镇
1、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 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及重要图片: ( 1)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伏尔泰的主张、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 2)科学革命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及影响。 ( 3)掌握“伏尔泰”“牛顿”、达尔文和 物种起源 ” 、“爱因斯坦”等图片。 难点: ( 1)重点:科学的革命。 ( 2)难点:思想启蒙的火种。 一、思想启蒙的火种 18世纪
1、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 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及重要图片: ( 1)“电气时代”到来的时间、标志,电力技术发展方面领先的国家。 (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及发明者、国家、时间。 (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4)掌握“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灯泡”“卡尔 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等重要图片。 难点: ( 1)重点
术的理解。 因此教学设计时“做中学”是基本理念,“动手做”是主要教学形式。 让学生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有充分时间整理已有知识,设计方案,制作作品;在展示评价作品时学会提高交流,达到以践行作梳理,以评价促发展的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制作的过 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