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上用纸造一座桥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术的理解。 因此教学设计时“做中学”是基本理念,“动手做”是主要教学形式。 让学生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有充分时间整理已有知识,设计方案,制作作品;在展示评价作品时学会提高交流,达到以践行作梳理,以评价促发展的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制作的过 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认真倾听、不怕困难的品质。 【说明】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其基本要素有 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和实践,对科学相关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本教学目标的表述就是以这三大要素为脉络的。 但这三个分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达成并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需要相互整合。 本课教学的显性载体是学生经历用纸造桥的经过。 在设计和建造桥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有一定桥的知识、形状结构的等知识的积累,在设计和制作会碰到知识应用的实际问题,如何在解决问题 中通盘考虑设计、制作桥的 许多综合因素,是学生在本课学习中应该知道的科学概念。 在整节课中,学生将经历用科学思维、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过程,认识到制作设计的重要性;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来实现思维碰撞,产生好的主意,通过动手实现自己的设计,经历从想法到作品的美妙过程。 因此确立了以上的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教师:小车 报纸 钩码(钩码 4 只。教科版科学六上用纸造一座桥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1、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 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及重要图片: ( 1)“电气时代”到来的时间、标志,电力技术发展方面领先的国家。 (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及发明者、国家、时间。 (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4)掌握“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灯泡”“卡尔 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等重要图片。 难点: ( 1)重点
1、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 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及重要图片: ( 1)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伏尔泰的主张、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 2)科学革命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及影响。 ( 3)掌握“伏尔泰”“牛顿”、达尔文和 物种起源 ” 、“爱因斯坦”等图片。 难点: ( 1)重点:科学的革命。 ( 2)难点:思想启蒙的火种。 一、思想启蒙的火种 18世纪
1、 从 17世纪中期到 19世纪中期,世界上有哪些资本主义国家。 是通过什么 途径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1855 1881年在位 )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日本明治天皇 ( 1867 1912)在位 1、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如何。 答 : 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国家。 为什么。 答 : 因为农奴制的阻碍。 2、农奴制怎样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 :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
过程 一、引入 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二、自主探究 ( 1)一天中,我们会做哪些事情。 看图说说其中有多少是与生物有关的。 ( 2)组织学生分主题收集资
1、第 19课 美国南北战争 1、两种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发展。 1810年至 186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 9倍之多。 而北方工业产值占全国比重的 91%,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的 75% 1790年南方黑奴的人数有 到了1860年黑奴人数增长到了 400万人。 1790年种植园主从黑奴身上所榨取的利润为每人 80美元,到了 1860年所榨取的利润上升到了每人 1400 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回到 1820年,当一回科学家、做一做这个实验。 看看你是否也有同样的重大发现。 师:这个实验怎么做呢。 生:(讨论) 师:(实验步骤)在桌上放一个指南针,指针停止摆动后,指南针指向什么方向。 把电路中 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指针指的方向一致。 接通电流时指南针有什么变化。 断开电流后指南针有什么变化。 反复做几次,结果怎样。 生:(做 通电导线和指南针的实验) 师:通过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