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四 1.2《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ppt课件(1)内容摘要:
1、( 599649年) “十二街如种菜畦, 千百家似围棋书” 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步辇图 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 一、玄武门之变 “天策上将 ” 夺位登基 ( 626) 玄武门 唐长安城图 玄武门之变反映出骨肉相残的政治残酷性 ,但这场争夺战并未影响唐朝的稳固基业 ,反而将唐朝推向更为辉煌的发展阶段 . 二、 “ 贞观之治 ” 大唐盛世的基石 ( 627649) (一) 惟邦本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 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 畏 也。 ” “为君之道,必须先 存百姓。 ” “ 2、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 人以衣食为本 以不失 时 为本。 ” 与民休养生息: 劝课农桑 不夺农时 行均田制 租庸调制 轻徭薄赋 戒奢从简 贞观元年,关中大饥,斗米值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太宗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磋怨。 及贞观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 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贞观政要 二、 “ 贞观之治 ” 大唐盛世的基石 ( 627649) (二) 用刑法 “贞观之初 ,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 ”。 “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简宽” 唐律残片 修改律条 慎重死刑 严肃法令 官员守法 二、 “ 3、 贞观之治 ” 大唐盛世的基石 ( 627649) (三) 人善任 长 孙 无 忌 秦叔宝 程 咬 金 杜 如 晦 房玄龄 魏征 内举不避亲 外举不避仇 用人不问出身 用人扬长避短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 今所任用 ,必须以 德 行、 学 识为本。 ” 二、 “ 贞观之治 ” 大唐盛世的基石 ( 627649) (四) 己纳谏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 ,以防己过。 今魏徵殂逝 ,遂亡一镜矣 ! ” 魏征 唐太宗 二、 “ 贞观之治 ” 大唐盛世的基石 ( 627649) (五) 儒尊孔 唐太宗尤提倡儒学,对群臣说:“我只喜爱尧、舜 4、、周、孔的道理,有了它好比鸟有翼,鱼有水,失去它就要死,不可暂时失去。 ”他在位时,添筑学舍1200间,添加名额满 2260员。 各地学生相率来京师,高丽、百济、新罗以及高昌、吐蕃等也派遣贵族子弟来入国学,生徒多至 8000余人,学校可称极盛。 范文谰 中国通史 第三册第 124页 三、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中国民族关系的新篇章 (一 )唐初边疆形势 三、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中国民族关系的新篇章 (一 )唐初边疆形势 (二 )唐太宗经营边疆 作用 : 1)加强中原与边疆的联系 ; 2)促进了边疆的开发与发展 ; 3)促进了民族融合 三、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中国民族关系的新篇章 (一 )唐初边疆形势 5、(二 )唐太宗经营边疆 (三 )民族政策及影响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 独爱之如一 ,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注:中华,指中原地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夷狄,泛指边远地区少数民族) 四、开放的对外政策 中华文化圈的形成 (一 )政策方针 的态度 的政策 的方针 积极友好 开放 兼收并蓄 (二 )具体表现 设 鸿胪寺 ,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 出“示存异方之教” 四、开放的对外政策 中华文化圈的形成 (一 )政策方针 (二 )具体表现 (三 )中外交往、交流日益增多 来访人员频繁 外来宗教传入 玄奘取经 日本、朝鲜 积极学习唐朝文化 为中国文化增添了 多元 的色彩 促进朝鲜、日本的 封 6、建化进程 五、晚年的反省 (一 )晚年的变化 直言 土木 (二 )自我反省 撰写 帝范 (三 )自我评价 “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 益多损少人不怨,功大过微德未亏” 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 唐太宗励精图治, 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 ,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 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 ,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 ,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人教版)历史选修四 1.2《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ppt课件(1)
相关推荐
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一、秦统一六国: 1、 嬴政: 吕不韦 嬴政(前 259前 210) 秦国第 34代君主 13岁即位(前 247年) 21岁亲政(前 239年) 一、秦统一六国: 2、 原因: 2)国力因素: 3)民心因素: 4)个人因素: 商鞅变法奠定基础 人民渴望统一 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广纳贤士 知错就改 修建郑国渠 修水渠计划是韩国的“疲秦计” ,秦国组织10万人修建郑国渠。
就发现这些变化。 在试教后的讨论交流中,听课教师就提出问题:这么规则的河道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模拟实验只是一个自然世界的袖珍版,模拟实验需要接近自然条件 …… 在进行模拟实验设计时要符合自然,让学生能在自然界中找到它的原型。 这样学生能把实验现象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在生活中运用科学。 五、发挥材料的功能 科学课教学离不开材料,材料的选择影响着实验的效果,也对整堂课的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
么工具 ,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 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 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看
物。 师:这一环节中,同学们表现不错,出道题考考你们。 (屏幕出示: 思考:下面 2 条食物链正确吗。 为什么。 食物链一定从植物开始吗。 蝉 —— 螳螂 —— 黄雀 麻雀 —— 蚯蚓 —— 枯叶 生 1:第一条食物链我认为是正确的,因为有句成语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生 2: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说明黄雀吃蝉,蝉吃螳螂,他们都需要营养,难道螳螂不需要营养吗。 生 1 笑而不语 生 2
1、 以前 一程 3.(与 )成一排 ,露面 末为止 重点词组复习 by a in by s on on 11. 减肥 12. 以做 而告终 13. 邀请某人上节目 14. 有一个快乐的结局 15. 而不是 16. 在广播节目中 17. 在地球上, 在世界上 18. 成千上万的 19. 用光 20. 从 逃跑 up sb a on on 过去完成时 一、概念
1、第二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列举 “ 贞观之治 ” 的主要表现; 2、理解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3、感受唐太宗善于纳谏、用贤的优秀品质。 一、隋朝的灭亡和唐朝的建立 ( 618年)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曾出现了开皇之治。 但仅仅到了他儿子隋炀帝杨广的时候,隋朝便也步了秦朝的后尘,二世而亡了。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实行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