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四 1.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ppt课件(5)内容摘要:

1、第一单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家 中国古代主要朝代: 夏 春秋、战国 )汉 、夏、金 清 中国古代著名皇帝: 秦始皇、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 光武帝、孝文帝、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 唐玄宗、宋太祖、元世祖、明太祖、明成祖、 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 統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 单元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 1课 “ 自上古以来不尝有, 五帝所不及 ” “ 无道 ” , “ 视杀人为狗彘 ” “ 始皇出世, ,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 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 贞观政要 功。 过。 (前 25907) 历史人物评说 的几点基本原则 1、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史实; 2、 2、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 分析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 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 展; 3、采取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 战 国 七 雄 秦 统一六 国 秦 咸阳 秦朝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 建国家 先灭弱 韩 :前 230年 离间灭 赵 :前 228年 水灌灭 魏 :前 225年 王翦灭 楚 :前 223年 北灭 燕 国:前 222年 完胜灭 齐 : 前 221年 一 、 秦统一六国 1、过程: 10年 (特点:先弱后强、先近后远 ) 为什么首先灭韩。 过程特点。 “远交近攻” 史实之一 2、秦国为什么能顺利统一六国。 (1)客观条件: (历史趋势;秦国实力 3、) 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各地区间联系加强, 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长期频繁的战乱, 人民渴望统一。 商鞅变法 ,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2)主观条件: 广泛吸引各国贤士 制定正确的统一方略 (嬴政的雄才大略 ) 阅读与思考: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 盈城” 过秦论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论衡 书解 你从两则材料中得到哪些有关秦统一六国的历 史信息 ? 3、秦统一六国有何历史意义。 1、秦军为什么能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二 、 建立集权统一国家 (巩固统一的措施 ) 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内容: (2)特点: (3)影响: 确立皇帝制度; 中央设三公九 4、卿; (三公名称及职责 ) 地方实施郡县制度 皇权至上,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没有独立性; (“强干弱枝” ) 皇帝直接任免主要官吏 巩固统一; 加强了对人民统治,恶化了人民的处境 皇帝 三公 郡县 史实之二 1、 郡县制 与分封制相比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意义。 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 不同: 郡县制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而分封制的 诸侯是终身、世袭的;郡县制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而分封制地方有一定的独立性。 意义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巩固统一。 2、提示: 经济基础: 政治基础: 理论基础: 封建自然经济分散性所决定 封建地主 5、阶级要求加强对人民统治 战国法家韩非子的主张 二 、 建立集权统一国家 (巩固统一的措施 ) 2、军事上: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蒙恬 ) 意义: 拓展了疆土,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基本疆域。 大海 陇西 南海 长城 咸阳 东临大海 南到南海 西至陇西 北到长城 3、文化上:统一文字 (小篆 ) 4、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制度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半两钱 ) 5、交通上: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 (驰道、直道、灵渠 ) 意义: 有利于巩固统一; 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二 、 建立集权统一国家 (巩固统一的措施 ) 三 、 秦始皇的暴政 (1)“焚书坑儒”: 史实之三 (2) 6、严刑酷法: (3)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目的 焚书范围 后果 修长城 (目的 、 基础 、 起止点 ) 大兴土木,建宫殿、陵墓 北伐匈奴、南征百越 摧残文化,钳制思想 (教材 思之窗 ” ) 2、影响: 1、暴政主要表现: 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公元前 207年,被农民起义推翻 ) 总体评价: 统一中国 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 度量衡等,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和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焚书坑儒”摧残了古代文化,钳制了思想发展。 秦始皇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朝很快 灭亡的根本原因。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 、 有作为的皇帝 . 1、 古人坐船从位于漓江的桂林直达位于湘江的长沙, 这种情形最早只可能发生在 2、 周武王实行分封制,而秦朝时李斯反对实行分封 制。 对此最恰当的评价是 3、 以下有关嬴政定 “ 皇帝 ” 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B B 课堂小试 秦驰道遗址 秦直道遗址 临洮 辽东 秦长城,全长 1万多华里 伟大建筑 民族象征 劳民伤财 暴政见证 40多万民工 5年 阿房宫、骊山墓 140多万人 /年 秦皇陵兵马俑 秦皇陵地下宫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