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空气第6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 (保证不倾斜瓶子) 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 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 知道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 如 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 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 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 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 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 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 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空气第6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较黏 较癟 轻 (参见作业本 P39的维恩图。 ) 8.液体都会流动 ,流动的快慢与液体的粘稠度有关。 流动从快 到慢:水、油、洗洁精。 9.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测量液体的体积。 体积单位是毫升、升。 10.量筒的使用注意点:( 1)测量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轻轻挤压,像这样,不可以太用力哟。 ) 师:你会用滴管了吗。 生:会了。 师:为了更准确地比出水滴和油滴的不同,我们滴液滴时还要注意什么呢。 ( 1)生:要让水和油一起滴 师:一起滴在什么地方。 是不是水滴在纸上,油滴在玻璃上。 生:不是,要一起滴在同一 个物体上。 ( 同时滴在同一物体上 ) 师:你们考虑得很对,呆会儿两位同学可以把水和油同时滴在玻璃上,观察记录后再把它们同时滴在纸上观察。 (
1、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 行路难 的谱写者 他是 其雕塑和孔子、鲁迅等中华名人 一起 “ 落户 ” 在中华世纪坛 曾是前清进士、同盟会员、 共产党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把 “ 中国贫油论 ” 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 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建人 1 中国地质学家 李四光 第 3课 2 如想了解一个历史人物的 主要生平,可用哪些 方法。 3 1889年 出生于湖北黄冈 1904年 破格选送日本留学, 学习 专业
方法 2:可以把同样木条分别插入装有两种液体的试管中,木条浮出液面高的试管里装的是水。 四、 ※ 怎样比较水的多少。 方法 1:用量筒量。 方法 2:比较它们的重量。 ※ 2.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怎样比较水的多少。 答: 先在纸条上画上刻度线,然后贴在杯子上,制成测量工具。 再用自制 的测量工具分别去量一量,就知道哪一个多哪一个少了。 (在画刻度线时,刻度间的距离要相同。
践操作后汇报结果。 (如出现结果差异较大或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二、比较水多多少 :现在我们已知 2号瓶中的水最多,但它比其他瓶中的水多多少,知道吗。 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预设 1:生可能会直接说用有刻度的杯子,师需追问: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用。 假如没有有刻度的杯子,该怎么办。 预设 2:生可能一时想不出用什么办法,师可直接出示小杯子、瓶盖等材料提示、引导,交流这些材料可怎么用。
准备了一个材料。 (出示贴有白纸条的杯子)这是一只贴有纸条的杯子,请同学们先在纸上均匀地画上刻度线,然后分别测量出两杯水各是多少,求出它们相差多少。 在做实验的同时,请同学们完成实验记录单。 生做比较水的多少实验。 师:哪一小组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们的成果。 生 1:我们的 1号瓶有水 25毫米, 2号瓶有水 20毫米,它们相差 5毫米。 生 2:我们的 1号瓶有水 40毫米, 2号瓶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