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下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内容摘要:

有人拿传统观念和方法来衡量开放中的深圳 ,甚至提出经济特区就是在搞资本主义。 生:支持邓小平的学生会说,特区办得好嘛,要继续扩大。 支持第二种声音的学生会说,特区搞市场经济,那不是滑向了资本主义啊。 中国还算什么社会主义社会了。 师:是的,诚如大家所争论的这样。 当时全国各地也引起了这样激烈的争论,最终 1984 年邓小平南巡视察深圳, 为深圳题词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给特区吃下了“定心丸”。 南方视察回京之后 ,邓小平更加坚定了办好经济特 区的信心,同时做出了扩大开放的决定。 二、开放的扩大 接下来,请大家看教材 58页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看一看 20世纪 80 年代的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扩大开放的。 生:略 扩大沿海地区的开放 师:扩大的第一步是继续推进沿海地区的开放。 开放了 14 个沿海城市,开发了 7个经济开放区。 如果说五个经济特区是点的话,14 个沿海开放城市是什么。 生:线 师: 一次 类推, 7 个经济开放区是什么。 生:面 师:回答正确。 20世纪 80年代,我国掀起了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浪潮。 国际舆论给予了高 度的评价,认为这是“中国从明朝以后的第一次开放”。 一浪未停,一浪接着一浪。 20 世纪 90 年代,邓小平把目光聚集到了哪里。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生:上海浦东 师:对,邓小平认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是一张王牌。 之前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里面已经开放了上海,但是效果不明显。 那为何又要重点开放上海浦东呢。 (出示一段材料 开发浦东,那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 邓小平 199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