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七上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内容摘要:
响的过程。 ) 师:西晋灭亡以后,内迁各族乘机纷纷建立政权,我国历史进入了 东晋十六国时期。 (出示东晋十六国形势图)那么,是谁最终结束了十六国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了北方呢。 生:是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 珪。 师:(由学生介绍最好)鲜卑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大鲜卑山,生活以游牧为主。 东汉末年开始迁往内地,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学习农耕技术,过定局生活。 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 北魏于 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成为北方强 国。 师:北魏统一北方以后,各族人民的交往增多,民族融合的趋势明显增强。 然而鲜卑贵族却还仍然使用他们落后的方式统治各族人民,例如:(多媒体出示) 北魏政权的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制,由豪强地主担任宗主,督促农民纳税服役。 豪强地主却趁机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徭役,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农民名义上依照财富多寡承担数额不等的赋税负担 ,而 实际上 却是 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使得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师:老百姓过不下去,就会做什么呢。 师:对,造反。 据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 近百年间,北魏 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 ,这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的统治。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会怎样。 怎么办呢。 师:对,改革,改变落后的统治方式,以适应民族融合的大趋势。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 北魏孝文帝 改革 的背景是: ( 1)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 2)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北魏统治。川教版历史七上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相关推荐
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学案 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目标定位 知道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 知道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具有相对性 .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 、 质点 问题 设计 00米飞人大戓 , 牙买加选手博尔特以 9秒77逆转摘金 能否把他看成一个 “ 点 ”。 在研究博尔特百米比赛所用的时间时 , 能否把他看成一个 “ 点 ”。 答案 丌能 能 知识探究 小伟想研究火车的运行时间 ,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一、实验目的 通过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二、实验原理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总的机械能守恒 2016/11/30
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学案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目标定位 电火花计时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 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 会用打出的纸带求瞬时速度 . 并能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 .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 、 了解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 使用 (填 “ 交流 ” 或 “ 直流 ” )电源的计时仪器 , 当电源频率为 50 它每 隔 打 一次点 可以记录物体运动 的 及在一段时间内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8 机械能守恒定律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课标定位 1. 知道机械能的概念,理解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能根据动能定理及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间的关系,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 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守恒条件,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观 设 计 教学环节所用时间 知 识 要 点 教师活动策划 学生活动策划 5 分钟 15 分钟 20 分钟 导入: EXCEL表格的单元格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可以通过对表格简单的调整,使其形式更美观 知识点: 一、 单元格的合并居
1、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研究 学案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目标定位 v 据此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并求加速度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 、 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 、 、 纸带 、 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 、小车 、 细绳 、 钩码 、 、 坐标纸 知识探究 交流电源 刻度尺 二 、 实验原理 某点的瞬时速度一般用一小段时间内 的 代替 点法画出小车的 v 图线 的 表示 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