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信息技术七上第8课计算机数据安全内容摘要:
根据学生回答的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总结出计算机病毒的 危害。 教师要情绪饱满。 注意引导学生的兴趣。 注意激发学生放开思维,将新学习的知识和原有的知识进行对比,加深新知识的印象。 程序及教学内容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备注 三、确定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 根据计算机病毒的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思考如何切断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保护自己的计算机安全。 学生总结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加深学生对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印象。 四、 让学生上亲自实践,对计算机进行计算机病毒检查和清除操作。 观看教师演示用杀毒软件。 让学生操作杀毒软件,对计算机检查检查和清除。 五、 小结、拓展 思考在预防计算机病毒中,我能做什么。 六、 课后探索活动: 调查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安全。川教版信息技术七上第8课计算机数据安全
相关推荐
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学案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 目标定位 v、 v、 的 区别 , 掌握加速度的概念 , 认识加速度的矢量性 . v 计算加速度 . 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 、 加速度 问题 设计 下列三种车辆起步后:自行车在 5 4 m/s;小型轿车在 20 0 m/s;旅客列车在 100 0 m/ 哪种车辆速度变化大。 哪种车辆速度增加得快。 知识探究 答案 旅客列车速度变化大
关的,且能将数据形象化。 展示目标:将书上 54 页甲 A足球比赛的情况制作成图表展示给学生。 分析一个完整柱形图的构成元素:标题、数据系列、横纵坐标、图例等。 二 、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老师做集体提示 , 引导学生根 据书上的提示自学柱形图的制作。 三 、学生以台演示, 作品分析,深入解疑 学生以台演示 师生共评其优缺点。 针对作品中的问题和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由学生先尝试解疑,再由老师补
,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特点, 我设计了以下五 个教学环节 :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 启发引导 , 讲解新知 三、 精讲 演示, 任务 驱动 四、 提交作业 , 总结评价 五、留下疑问,拓展延伸 第一 环节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大家对 Word 和 WPS 已经非常熟悉,但对同属 Microsoft Office 旗下的著名电子产品 Excel 还比较陌生。 所以一开始上课
过作品评价标准。 各小组内部评议、推选出 1 名记 票员和 1 名操作熟练、表达清楚的同学作为小组放映员。 各小组结合教材的 51 页的作品评价表,展开讨论,细化评价标准,并迅速形成文字,交活动主持人。 活动主持人根据大家提供的作品评价标准,归纳整理后,得到 “选材 ”“制作 ”“放 映效果 ”三大类评价的具体标准,并主持通过作品评价标准,同时提请大家在欣赏各小组作品时按标准进行评定,并作记录。
1、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研究 学案 5 习题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应用 目标定位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 、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 v x 涉及 5个量 , 原则上已知三个量可求另外两个量 , 两个公式联立可以解决所有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 把末速度为 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 可以倒过来看成是初速度为 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知识探究 12 题 画过程草图 判断运动性质
1、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研究 学案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目标定位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不 v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 x 会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用 v 问题 设计 m/ 求物体在 8 画出物体运动的 v 物体的位移用 v 答案 40 图象中的 面积 (图中阴影区域 )表示物体的位移 . 知识探究 初速度 2 m/s, 经过 10 末速度 v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