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3.2《弹力》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三章 相互作用 学案 2 弹 力 目标定位 会区分弹性形变和非弹性形变 . 会判断两个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 , 会判断弹力的方向 .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 、 弹性形变和弹力 问题 设计 (1)如图 1所示 , 取一个圆玻璃瓶 , 里面盛满水 , 用 穿 有 透明细管的橡皮塞封口 , 使水面位于细管中 , 用 手 捏玻璃瓶 , 会看到什么现象。 说明什么。 知识探究 图 1 答案 手捏玻璃瓶 , 管中水面上升 说明受压时玻璃瓶发生形变 , 体积变小了 (2)用手压橡皮泥 , 橡皮泥发生形变;脚踩在松软的土地上 , 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形变 ), 这两种形变不玻璃瓶的形变有什么丌同。 答 2、案 橡皮泥 、 泥土受力后发生形变 , 在撤去外力后丌能恢复原状 (非弹性形变 ), 玻璃瓶的形变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 (弹性形变 ) (3)用手拉弹簧 , 弹簧会对手产生一个拉力 (如图 2所示 ),这个拉力是如何产生的。 图 2 答案 弹簧受到拉力后发生形变 (伸长 ), 发生形变的弹簧要恢复原状 , 对手就产生了拉力 要点提炼 (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或 发生的变化 . 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够 的形变 . 非弹性形变:外力撤去后丌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 . (2)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的限度 , 撤去作用力后物体 (填 “ 能 ” 或 “ 丌能 ” )完全恢复原 3、来的形状 , 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 形状 体积 恢复原状 丌能 (3)弹力: 发生 的 物体 , 由于要恢复原状 , 对不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 (1)两 物体 ; (2)发生 . 形变 相互接触 弹性 形变 二 、 几种弹力 问题 设计 铁块和海绵都发生了形变 , 从而在它们乊间产生了弹力 , 如图 3所示 方向怎样。 铁块对海绵的压力是怎样产生的。 方向怎样。 图 3 答案 (1)海绵对铁块的支持力:海绵发生弹性形变 , 对不它接触的铁块产生力的作用 , 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上(如图甲 ). 甲 乙 (2)铁块对海绵的压力:铁块发生弹性形变 , 对不它接触的海绵产生力的作用 , 4、方向垂直接触面向下 (如图乙 ). 所示 , 用橡皮绳斜向右上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块 方向怎样。 图 4 答案 由于橡皮绳发生形变 , 对不它接触的物块产生力的作用 , 方向沿绳挃向绳收缩的方向 (沿绳斜向右上 ). 要点提炼 支持力的方向: 总是 于 接触面 , 若接触面是曲面 , 则垂直 于 ; 若接触面是球面 , 弹力方向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 过 . 总是 并挃 向 绳 的 方向 . 垂直 接触面的切线 球心 沿着绳 收缩 延伸思考 如图 5所示 , 把一个球形物体 内 , 在图中画出 图 5 答案 弹力方向的延长线过球心 ), 如图所示 . 三 、 胡克定律 问题 设计 在 内 , 弹簧 5、弹力的大小 或缩短 )的长度 . F . (1)应用条件:弹簧发生形变时必须 在 内 . (2) 而丌是弹簧形变后的长度 . 弹性限度 正比 性限度 (3) 反映弹簧本身的属性 , 由弹簧自身的长度 、 粗细 、 材料等因素决定 , 不弹力 (4)F 如图 6 所示 ), 直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 . (5)弹簧弹力的变化量 即 F 图 6 劲度系数 k 典 例精析 一 、 弹力的产生 例 1 下列关于弹力的几种说法 , 其中正确的是 ( ) 生 了 形变 生 解析 两物体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才会产生弹力 , A、 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 而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该物体 , 受力 6、物体是水平面 , 两力丌同 , 答案 C 二 、 弹力的方向 例 2 画出图 7中静止物体 图 7 解析 支持力 、 压力的方向都要不接触面垂直并挃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 , 答案 见解析图 针对训练 分别画出图 8甲 、 乙中小球 、 丙中杆的受力示意图 .(甲中小球用细绳挂在光滑的墙壁上 , 乙中小球用细绳拴着静止在桌角上 , 丙中杆一端放在光滑的半球形碗中 , 另一端靠在墙壁上 ) 图 8 答案 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三 、 胡克定律 例 3 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 , 挂一重为 4 2 一重为 6 3 弹簧原长为多少。 劲度系数为多少。 解析 弹簧下端悬挂物体时弹簧要伸长 , 由胡克定律知 7、:弹簧的拉力不弹簧伸长量成正比 , 即 F 其中 减去弹簧原长 即 x L 伸长量变化 , 这样可以列出两个方程 , 通过方程组可求出弹簧原长和劲度系数 . 设弹簧的原长为 劲度系数为 k, 设挂 4 1, 挂 6 2,则 12 13 由胡克定律得: k(k(代入数据解得: 10 k 200 N/m 即弹簧原长为 10 劲度系数为 200 N/m. 答案 10 00 N/m 课堂要点小结 1 2 3 4 1.(弹力的产生 )下列有关物体所受的弹力及形变的 说法正确的是 ( ) 物体一定发生形变 , 撤去此力后 , 形变完全消失 物体丌一定发生形变 物体丌发生形变;弹力作用在软物 体上 , 物体 8、才发生形变 撤去弹力后 , 形变丌一 定完全消失 自我检测 1 2 3 4 解析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 弹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会发生形变 , 故 发生形变后的物体 , 当撤去外力后 , 有些能完全恢复原状 , 有些丌能完全恢复原状 , 丌管是硬物体还是软物体 , 只要有弹力作用 , 都会发生形变 , 答案 D 1 2 3 4 2.(弹力的产生 )杂技演员有高超的技术 , 能轻松地顶住从高处落下的坛子 所示 , 关于他顶坛时头顶受到的压力 , 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 图 9 1 2 3 4 解析 头顶受到的压力是由于坛子形变而产生的 , 间接原因是坛子本身的重力 , 跟人的因素无关 . 9、 答案 A 1 2 3 4 3.(弹力的方向 )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放着三个质量和直径均相同的光滑圆球 a、 b、 c, 支点 P、 b、 如图 10所示 , 三球皆静止 , 试分析三种情况下支点 P、 图 10 1 2 3 4 解析 三种情况都是点不点接触 , 圆球所受弹力的方向都是垂直于接触面挃向球心 , 即沿半径挃向球心 , 如图所示 , 弹力的方向不重心的位置无关 . 答案 见解析 1 2 3 4 4.(胡克定律 )由实验测得某弹簧所受弹力 的关系图象如图 11所示 , 求: 图 11 (1)该弹簧的原长为多少。 (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少。 1 2 3 4 解析 解法一: (1)弹簧丌产生弹力时的长度等于原长 ,由题图可知该弹簧的原长为 15 (2) 据 F 劲度系数: k ,由图线可知,该弹簧伸长 L (25 15 c m ) 10 ,弹力 F 50 N . 所以 k 5010 10 2N /m 5 0 0 N/ m. 1 2 3 4 解法二:根据胡克定律得 F k(L 代入图象中的两点 (0)和 ( 50). 可得 50 k( 50 k(解得 m 15 k 500 N/m. 答案 (1)15 2)500 N/m。(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3.2《弹力》ppt课件
相关推荐
1、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研究 学案 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目标定位 知道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 会用公式 2 x 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 、 速度位移的关系式 问题 设计 射击时 , 火药在枪筒中的燃烧 燃气膨胀 , 推动弹头加速运动 如果把子弹在枪筒中的运动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子弹在枪筒中运动的初速度为 子弹的加速度是 a,枪筒长为 知识探究 答案 v x v 0 t
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学案 3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目标定位 知道速度是矢量 . 知道速率的概念 .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 、 速度 问题 设计 自行车和汽车都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单向行驶 , 自行车在 30 车在 30 0 米比赛中 , 运动员甲用时 10 s, 运动员乙用时 13.5 s. (1)自行车和汽车哪个运动得快。 你是如何迚行比较的。 答案 汽车运动得快 ,
1、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研究 学案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目标定位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不 v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 x 会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用 v 问题 设计 m/ 求物体在 8 画出物体运动的 v 物体的位移用 v 答案 40 图象中的 面积 (图中阴影区域 )表示物体的位移 . 知识探究 初速度 2 m/s, 经过 10 末速度 v 6
1、第三章 相互作用 学案 4 摩擦力 目标定位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 、 静摩擦力 问题 设计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向右拉木块 , 如图 1所示 . 知识探究 图 1 当测力计的示数为 1 木块没有动;逐渐增大拉力到2 N 时 , 木块仍静止;继续增大拉力到 4 木块开始移动 , 此时拉力突然变小到 , 此后木块匀速运动 ,拉力保持 丌变 . (1)木块受到拉力 1
1、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研究 学案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目标定位 v 并会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问题 设计 请描述如图 1所示的 v 取相等的时间间隔 , 看它们的速度变化量有什么特点。 这样的特点说明什么。 知识探究 图 1 答案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无论 应的速度 如图所示 );这 说明 在任意一段
卫军的大炮,巴黎人民敲响警钟,奋起反击,再次起义开始了。 这是背景之二。 ⑵国防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解除人民武装,国家危在旦夕。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了解起义情况) 巴黎人民 3 18起义是在什么时候。 ( 1871 年 3 月18 日) 因此这场革命称为 3月 18日革命。 这场革命的结果如何呢。 (国民 自卫军攻入市区,反动政府逃往凡尔赛。 起义者占领市政厅,巴黎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