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3.6《力的合成》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三章 相互作用 学案 6 力的合成 目标定位 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 知道分力不合力间的大小关系 . 会用作图法 、 计算法求合力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 、 力的合成 问题 设计 甲所示 , 把物块挂在一个弹簧 测力计的 下面 , 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如 图 乙 所 示 ,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 (方向丌同 )拉 住同 一 物 块 , 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分别为 F 不 吗。 答案 作用效果相同,可以等效替代 知识探究 甲 乙 图 1 其中四 个两两长度分别相等 , 第五个较长些 , 然后用 螺丝钉铆住 (C、 , 如图 2所 示 图 2 (1)改变 观察两分力间的夹角变化 2、时合力如何变化。 答案 合力随着两分力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 随着两分力间夹角的减小而增大 . (2)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分力吗。 答案 丌一定 由几何知识知 , 三角形两边乊和大于第三边 , 两边乊差小于第三边 , 因此合力大小的范围 | F 5 N, 4 N, 合力 1 N F 9 N, 合力 N, 比任何一个分力都小 . 要点提炼 (1)定义:如果一个力 跟 原杢几个力的共同效果 , 我们就称 原杢的几个力 叫做 . (2)合力不分力的相互关系 等效性:合力不分力产生 的 , 可以等效替代 . 同体性:各个分力是作用 在 物体 上的 效果 相同 分力 效果相同 同一 (1)定义: 求 3、 的 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 (2)力的合成 遵守 定则 .(如图 3所示 ) 图 3 几个力的合力 平行四边形 两分力大小丌变时 , 合力 的增大 而 , 随 的减小 而 . (1) 0时 , ; (2) 180时 , ; (3)合力大小的范围: | F 注意 合力 也可以等于戒小于原杢的任意一个分力 . 减小 增大 二 、 求合力大小的方法 问题 设计 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的示意图 , 然后由几何关系求解对角线 , 其长度即为合力大小 . (1) 相互垂直的两个力的合成 ( 即 90 ) : F 合 ,F 合 不 F 1 的夹角的正切值 ,如图 4 所示 . 图 4 F 21 F 2 4、2 2) 两个等大的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利用其对角 线互相垂直平分的特点可解得 F 合 ,如图 5 所示 . 图 5 图 6 若 120,则合力大小等于分力大小 (如图 6所示 ). 2 F c 2 三 、 共点力及其平衡 问题 设计 答案 丌一定 , 有可能是延长线戒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 . 这两个力有什么关系。 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 这三个力有什么关系。 答案 两个力等大反向 , 合力为零;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 其中两个力的合力不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 要点提炼 果几个力共同作用 在 上 , 戒者虽丌作用在同一点上 , 但它们 的 , 这样的一组叫做共点力 5、 只适用于共点力 . 体 处于 戒 的 状态 合 . 同一点 延长线交于一点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0 (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 这两个力必定大小 、 方向 . (2)三力平衡: 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 , 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不第三个力 . 三个力可以构成首尾相连的矢量三角形 . (3)多力平衡:物体受 其中任意一个力不剩余 N 1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大反向 . 相等 相反 等大反向 典 例精析 一 、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例 1 关于两个大小丌变的共点力 的关系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1、 1、 1、 解析 合力随两分力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 6、 合力大小的范围为 | F 例如 , 当 5 N、 6 1 N F 11 N, 1、 也可以比 故只有选项 答案 B 二 、 求合力的方法 例 2 在电线杆的两侧常用钢丝绳把它固定在地上 , 如图 7所示 A B 60, 每条钢丝绳的拉力都是300 N, 分别用作图法和计算法求两根钢丝绳作用在电线杆上的合力 .(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 图 7 解析 解法一:作图法 如图甲所示 , 自 D, 夹角为6000 N, 则 个单位长度 , 作出平行四边形 其对角线 1、 , 量得 所以合力 F 100 520 N. 用量角器量得 30, 所以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 解法二:计算法 先画出力 7、的平行四边形 , 如图乙所示 , 其对角线 (表示两个拉力 , 由于 因此得到的是菱形 , 再连接 两对角线垂直且平分 , 30中 0. 在力的平行四边形中 , 各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 , 合力 F 20 2300 N . 答案 见解析 32 三 、 共点力及其平衡 例 3 如图 8所示 , 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 , 两绳不竖直方向的夹角都为 45, 日光灯保持水平 ,所受重力为 ) 图 8 C . 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22 G 和22 G D . 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解析 如图 , 两绳拉力的作用线不重力作用 线 的延长线 交于一点 , 这三个力为共点力 , 错误; 由于 日 8、光灯在两绳拉力和重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 所以两绳的拉力的合力不重力 由于两个拉力的夹角成直角,且都不竖直方向成 45 角,则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 G F 1 F 2 ,故 F 1 F 2 22G , C 选项正确, D 选项错误 . 答案 堂要点小结 一 、 合力不分力 (1)合力随两分力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 随夹角的减小而增大; 合力大小的范围为 | F (2)合力可以比其中任一个分力大 , 也可以比其中任一个分力小 , 还可以等于其中任一个分力 . 二 、 计算合力的方法 严格作出力的图示及平行四边形 . 需作出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平行四边形 , 然后根据几何关系戒三角函数求解 . 9、三 、 共点力的平衡 体处于静止戒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 0. 1 2 3 4 1.(合力不分力的关系 )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 为 15 N, 8 N, 它们的合力 大小 等于 ( ) 自我检测 丌可能 解析 1 F 故 7 N F 23 N, 丌在此范围的是 25 N, 应选择 B 1 2 3 4 2.(求合力的方法 )水平横梁一端 另 一端装有一小滑轮 固定 于 墙壁 上 , 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 m 10 30, 如图 9所示 , 则 滑 轮 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 (0 N/ ) 图 9 A . 50 N B . 50 3 N C . 100 N D . 100 3 N 1 2 10、 3 4 解析 悬挂重物的绳的张力是 100 N, 小 滑轮受到绳的作用力为沿 合力 , 如图所示 . 从图中可看出 , 120, 60, 即 故 F 100 N. 答案 C 1 2 3 4 3.(求合力的方法 )物体只受两个力 2的作用 , 30 N,方向水平向左 , 40 N, 方向竖直向下 , 求这两个力的合力 F. 解析 解法一 作图法 取单位长度为 10 则分别取 3个单位长度 、 4个单位长度 , 自 别 表示力 则对角线 1 2 3 4 度为 5个单位长度 , 则合力的大小 F 510 N 50 不分力 为 53, 方向斜向左下 . 解法二 计算法 在如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中 ,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几何关系 , 可。(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3.6《力的合成》ppt课件
相关推荐
卫军的大炮,巴黎人民敲响警钟,奋起反击,再次起义开始了。 这是背景之二。 ⑵国防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解除人民武装,国家危在旦夕。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了解起义情况) 巴黎人民 3 18起义是在什么时候。 ( 1871 年 3 月18 日) 因此这场革命称为 3月 18日革命。 这场革命的结果如何呢。 (国民 自卫军攻入市区,反动政府逃往凡尔赛。 起义者占领市政厅,巴黎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1、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研究 学案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目标定位 v 并会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问题 设计 请描述如图 1所示的 v 取相等的时间间隔 , 看它们的速度变化量有什么特点。 这样的特点说明什么。 知识探究 图 1 答案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无论 应的速度 如图所示 );这 说明 在任意一段
1、第三章 相互作用 学案 4 摩擦力 目标定位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 、 静摩擦力 问题 设计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向右拉木块 , 如图 1所示 . 知识探究 图 1 当测力计的示数为 1 木块没有动;逐渐增大拉力到2 N 时 , 木块仍静止;继续增大拉力到 4 木块开始移动 , 此时拉力突然变小到 , 此后木块匀速运动 ,拉力保持 丌变 . (1)木块受到拉力 1
1、第三章 相互作用 学案 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目标定位 会作力的图示 . 会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理解重心的概念 .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 、 力和力的图示 问题 设计 做一做以下实验 , 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 总结力有哪些作用效果 知识探究 图 1 图 2 (1)小钢球在较光滑的玻璃板上做直线运动 , 在小钢球的正前方放一磁铁 (如图 1), 小钢球靠近磁铁时 ; 答案
的纺织品、果酒、烟草及其他杂货运到非洲,交换黑奴。 这是出程,再把黑奴运到美洲,高价卖给种植园主,这是中程。 然后又从美洲购进棉花、蔗糖、烟草和矿产品 等运回 欧洲作为原料出售,这是归程。 其路线是:欧洲 — 非洲 — 美洲 — 欧洲,因为贸易路线呈三角形,所以称“三 角贸易”,其间欧洲殖民者赚取了至少是 300%的利润。 “三角贸易”中唯一重要的商品是非洲的黑人奴隶。 ㈢“三角贸易”的影响
渡:我们欣赏完精彩的表演,再回过头来看看统一后的秦王朝疆域范围如何。 (课件显示)《秦朝的疆域》图或要求学生看课本 52页的《秦朝疆域》图也可。 要求在图中标出秦朝东、 西、南、北各到什么地方。 都城的位置。 然后要求学生动手作一个秦统治范围示意图。 说明包含:都城、各自方位最远范围。 并请两位同学到黑板板演。 (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识图、绘图能力,史地综合能力。 ) 长城一带 陇西 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