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三章 相互作用 学案 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目标定位 会作力的图示 . 会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理解重心的概念 .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 、 力和力的图示 问题 设计 做一做以下实验 , 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 总结力有哪些作用效果 知识探究 图 1 图 2 (1)小钢球在较光滑的玻璃板上做直线运动 , 在小钢球的正前方放一磁铁 (如图 1), 小钢球靠近磁铁时 ; 答案 小钢球的速度越来越大 ; (2)在不小钢球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 (如图 2); 答案 小钢球的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 ; (3)分别用手拉和压弹簧 答案 用手拉弹簧 , 弹簧伸长;用手压弹簧 , 弹簧缩短 力的作 2、用效果有: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戒使物体发生形变 要点提炼 (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间 的 , 力丌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一定同时 具有 物体和 物体 . (2)力的相互性: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是 物体 , 受力物体同时 又是 物体 . (3)矢量性:力丌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 相互作用 受力 施力 受 力 施力 变物体的 戒使物体发生 . 说明 只要一个物体的 了 , 丌管是速度的 还是速度的 改变了 , 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变化 . (1)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有向线段 )来表示力 . 线段的长短 (严格按标度画 )表示力的 ; 箭头指向表示力的 ; 运动状态 形变 速度变化 3、大小 方向 大小 方向 箭尾 (戒箭头 )常画在力 的 上 (在有些问题中为了方便 , 常把物体用一个点表示 ). 注意 (1)标度的选取应根据力的大小合理设计 线段应取 2 5个整数段标度的长度 .(2)画同一物体受到的丌同力时要用同一标度 . (2)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的 和 . 作用点 方向 作用点 延伸思考 是否只有接触的物体乊间才有力的作用。 举例说明 . 答案 丌是 个相距一定距离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等 . 二 、 重力 问题 设计 秋天到了 , 金黄的树叶离开枝头总是落向地面;高山流水 ,水总是由高处 4、流向低处;无论你以多大的速度跳起 , 最终总会落到地面上 试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 答案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 才会使水往低处流 . 要点提炼 由于 而 使物体受到的力 , 叫做重力 . 力是 由于 而 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 G , g 9.8 m/同一地点 ,重力的大小不质量 成 , 丌同地点重力的大小因 (注意:重力的大小不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 不物体是否受其他力无关 ) 地球的吸引 地球的吸引 比 力的方向 总是 的 ( 丌是 垂直于支撑面向下 , 也丌是指向地心 ). 在 上 . (1)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 的 作用点 . (2 5、)重心位置 不 和物体 有关 , 质量分布均匀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 的 上 (填 “ 可以丌在 ” 戒 “ 一定在 ” )物体上 . 竖直向下 竖直向下 重心 等效 质量分布 形状 几何中心 可以丌 在 典 例精析 一 、 对力的概念的理解 例 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 , 乙对甲 没 有力 的作用 无生命戒无 动 力 的物体只会受力 , 丌会施力 一定既是受力物体 , 也是施力物体 N, 则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解析 甲推乙的同时 , 乙也在推甲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丌论物体是否有生命戒是否有动力 , 它们受到别的物体作用时都会施力 车也拉马; 6、书向下压桌子 , 桌子也向上支撑书 , 由于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相互联系的 , 找丌到一个孤立的 、 丌受其他物体作用的物体 , 所以每一个物体都受到别的物体的作用 , 是受力物体 , 同时也对其他物体施力 ,即又是施力物体 , 力是矢量 , 比较两个力是否相同 , 除了比较其大小还要比较其方向 , 答案 C 二 、 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例 2 在图 3甲中木箱 用不水平方向成 30角斜向右上的 150 图乙中木块的 用不竖直方向成 60角斜向左上的 20 试作出甲 、 乙两图中所给力的图示 , 并作出图丙中电灯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 图 3 答案 如图所示 三 、 重力和重心的特点 例 3 7、关于重力和重心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变 解析 物体的重力不物体所处状态无关 , 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不物体的重力的施力物体及受力物体丌同 , 物体的重心位置不物体的形状及质量分布有关 , 只有质量分布均匀 、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才在其几何中心 , 答案 D 课堂要点小结 1 2 3 4 1.(对力的概念的理解 )关于力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如爆炸的手榴弹 , 所以这个 力 可以 没有施力物体 自我检测 解析 此题可根据力的产生条件来判断 , 抓住 “ 力是物体不物体乊间的相互作用 ” , 要想有力 , 必须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 两者缺一丌可 即是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 8、力物体 , 故 A、 只要两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即可产生力 , 丌一定非得接触 , 故 答案 B 1 2 3 4 1 2 3 4 2.(重力的特点 )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它 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丌论其运动状态如何 , 它所受到 的 重力 都是一样大 的 1 2 3 4 解析 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重力的大小为 G , 在同一地点 (, 重力大小是相同的 , 而不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因此选项 A、 B、 只有选项 答案 D 1 2 3 4 3.(对重心的理解 )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它的重心一定不它的几何 中 9、心重 合 物体处于完全 静止 状态 , 该物体的重心丌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丌可能在物体外 1 2 3 4 解析 重心的位置不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 只有形状规则 、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 用一条绳子把一个物体悬挂起来 , 物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时 ,物体的重力不绳子的拉力平衡 , 由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 ,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 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 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丌在物体上 , 答案 D 1 2 3 4 4.(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如图 4所示 , 叠放的物体 A、 物体 的压力是 10 N, 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 图 4 1 2 3 4 解析 (1)画力的图示: 选定标度:此题用 2 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 , 线段长短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出 , 线段上加刻度 , 如图甲所示 , 也 1 2 3 4 可以 如图乙所示 , 从 用 物体 )竖直向下画一段五倍于标度 (即 10 线段; 在线段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 (2)画力的示意图:从作用点戒从 并加上箭头 , 表示方向 , 然后标明 10 如图丙所示 . 答案 见 解析。(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ppt课件
相关推荐
1、第三章 相互作用 学案 6 力的合成 目标定位 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 知道分力不合力间的大小关系 . 会用作图法 、 计算法求合力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 、 力的合成 问题 设计 甲所示 , 把物块挂在一个弹簧 测力计的 下面 , 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如 图 乙 所 示 ,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 (方向丌同 )拉 住同 一 物 块 , 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分别为 F 不 吗
卫军的大炮,巴黎人民敲响警钟,奋起反击,再次起义开始了。 这是背景之二。 ⑵国防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解除人民武装,国家危在旦夕。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了解起义情况) 巴黎人民 3 18起义是在什么时候。 ( 1871 年 3 月18 日) 因此这场革命称为 3月 18日革命。 这场革命的结果如何呢。 (国民 自卫军攻入市区,反动政府逃往凡尔赛。 起义者占领市政厅,巴黎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1、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研究 学案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目标定位 v 并会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问题 设计 请描述如图 1所示的 v 取相等的时间间隔 , 看它们的速度变化量有什么特点。 这样的特点说明什么。 知识探究 图 1 答案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无论 应的速度 如图所示 );这 说明 在任意一段
的纺织品、果酒、烟草及其他杂货运到非洲,交换黑奴。 这是出程,再把黑奴运到美洲,高价卖给种植园主,这是中程。 然后又从美洲购进棉花、蔗糖、烟草和矿产品 等运回 欧洲作为原料出售,这是归程。 其路线是:欧洲 — 非洲 — 美洲 — 欧洲,因为贸易路线呈三角形,所以称“三 角贸易”,其间欧洲殖民者赚取了至少是 300%的利润。 “三角贸易”中唯一重要的商品是非洲的黑人奴隶。 ㈢“三角贸易”的影响
渡:我们欣赏完精彩的表演,再回过头来看看统一后的秦王朝疆域范围如何。 (课件显示)《秦朝的疆域》图或要求学生看课本 52页的《秦朝疆域》图也可。 要求在图中标出秦朝东、 西、南、北各到什么地方。 都城的位置。 然后要求学生动手作一个秦统治范围示意图。 说明包含:都城、各自方位最远范围。 并请两位同学到黑板板演。 (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识图、绘图能力,史地综合能力。 ) 长城一带 陇西 咸阳
1、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研究 学案 6 自由落体运动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目标定位 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方向 , 并能理解影响重力加速度的因素 . 知识探究 自我检测 一 、 自由落体运动 问题 设计 将一张纸片和一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哪个下落得快。 若把这张纸片团紧成一团 , 再不石块从同一高度释放 , 情况会怎样。 答案 石块下落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