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3-1物理 1.7《静电现象的应用》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 7节 静电现象的应用 1 了解静电平衡的概念 , 掌握静电平衡的特征 2 了解静电平衡时带电导体上电荷的分布特点 3 了解尖端放电和静电屏蔽现象 要点一 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电场 1 静电感应现象 如图所示 , 将一不带电的金属导体 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 , 逆着电场线方向定向移动 , 使导体的一侧聚集负电荷 , 而导体另一侧却聚集等量的正电荷 , 这种现象就是静电感应现象 2 静电平衡状态: 导体上 (包括表面 )处处无电荷定向移动的状态 3 静电平衡状态导体的特征 (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 , 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 (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 , 其外部的场强方向必跟该 2、点的表面垂直 (3)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 , 它的表面是个等势面 (1)不要认为达到静电平衡需要很长时间 , 其实金属导体建立静电平衡状态的时间只有几微秒 , 相当快 (2)达到静电平衡后 , 自由电子没有定向移动而不是说导体内部的电荷不动 , 内部的电子仍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3)导体达到静电平衡后 , 内部场强处处为零是指原电场的电场强度 的合场强为零 (4)应该注意静电感应与感应起电的区别和联系 , 感应起电是运用静电感应现象使物体起电的一种方法 , 而静电感应则是电场中导体两端暂时出现等量相反电荷的现象 要点二 导体上电荷的分布 1 净电荷都分布在导体的表面 , 导体内部 3、没有净电荷 2 感应电荷分布于导体两端 , 电性相反 , 电量相等 , 远同近异 , 如图所示: 3 净电荷在导体表面分布不均匀 , 导体表面尖锐处电荷分布密集 , 平滑处电荷分布稀疏 , 凹陷处几乎没有电荷 , 如图所示: (1)一个孤立的带电体 , 在自身所带电荷的电场中 ,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 具有静电平衡的所有特点 人与大地都是导体 , 在人摸 (触 )导体的过程中 , 带电体 、 人 、 大地组成一个新导体 , 地球往往是新导体的远端 (2)净电荷是指导体内未被中和抵消的剩余电荷 , 感应电荷是指由于静电感应而使导体两端出现的等量异种电荷 要点三 尖端放电 1 空气的电离 电荷在导体 4、表面的分布与导体的弯曲程度有关 , 导体表面突出和尖锐的地方 , 电荷的分布密集 , 因此导体尖端附近的电场很强 , 空气中残留的带电粒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剧烈的运动 , 把空气中的气体分子撞 “ 散 ” , 也就是使分子中的正负电荷分离 这个现象叫做空气的电离 2. 尖端放电 中性分子电离后变成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和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的离子 这些带电粒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加速 ,撞击空气中的分子 , 使它们进一步电离 , 产生更多的带电粒子 那些所带电荷与导体尖端的电荷符号相反的粒子 ,由于被吸引而奔向尖端 , 与尖端上的电荷中和 , 这相当于导体从尖端失去电荷 这个现象叫尖端放电 3 尖端放电的 5、应用和防止 (1)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避免雷击的一种设施 如图所示 , 通过避雷针的尖端放电后 , 建筑物不至于积累过多的电荷而遭雷击 (2)尖端放电会导致高压设备上电能的损失 , 所以高压设备中导体的表面应该尽量光滑 要点四 静电屏蔽 1 现象: 如图所示 , 先使 然后移近验电器B, 由于静电感应 , 把 发现 2 定义: 具有空腔的金属导体在静电平衡状态下 ,不仅导体内部场强为零 , 腔内场强也为零 , 因而置于腔内的物体不受外界电场的影响 , 这种作用叫静电屏蔽 3 两种典型的静电屏蔽现象 (1)外屏蔽:如图所示 , 若空腔导体内有带电体 , 在静电平衡时 , 它的内表面将产生等量异号 6、的感应电荷 如果外壳不接地 , 则外表面会产生与内部带电体等量而同号的感应电荷 , 此时感应电荷的电场将对外界产生影响 , 这时空腔导体只能对外电场屏蔽 , 却不能屏蔽内部带电体对外界的影响 , 所以叫外屏蔽 (2)全屏蔽:如图所示 , 如果外壳接地 , 即使内部有带电体存在 , 这时内表面感应的电荷与带电体所带的电荷的代数和为零 , 而外表面产生的感应电荷通过接地线流入大地 外界对壳内无法影响 , 内部带电体对外界的影响也随之而消除 , 所以这种屏蔽叫做全屏蔽 4 静电屏蔽的应用和防止 (1)应用:为了防止外界信号的干扰 , 静电屏蔽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技术工作中 许多电子仪器外面都套着金属罩 7、;通讯电缆外面包着一层铅皮;高压带电作业人员穿金属网衣;又如电话线从高压线下经过 , 为了防止高压线对电话线的影响 , 在高压线与电话线之间装一金属网等 ,这些都是用来防止外界电场干扰的屏蔽措施 (2)防止:静电屏蔽也可带来不利的影响 如通讯工具在钢筋结构建筑中接收信号较弱;宇宙飞船返回地球大气层时 , 与大气层的高速摩擦 , 在飞船周围形成一层等离子体 , 对飞船产生静电屏蔽作用 , 导致飞船和地面控制中心的通信联络暂时中断 (1)分析静电屏蔽问题时首先要分清外壳是否接地 (2)实际应用中金属外壳不必严格完全封闭 , 用金属网罩代替金属壳体也能起到屏蔽作用 如图所示 , 在孤立点电荷 金属圆 8、盘 若金属圆盘平面与点电荷在同一平面内 , 试在圆盘 用实线表示 , 要求严格作图 ) 题 型 1 静电平衡的理解和辨析 【 解析 】 导体 因此内部每点的合场强都为零 , 即导体 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都与点电荷 方向相反 , 即感应电荷的电场线与点电荷 且方向相反 (注意:图中的虚线是为了确定 并不表示 【 答案 】 如图所示 【 方法总结 】 (1)明确研究对象是否达到静电平衡状态 (2)判断导体两端的电荷分布及所产生的电场方向 ,可由静电感应现象判知同种电荷被尽可能排斥到远处 , 异种电荷被尽可能吸引到近处 (3)根据静电平衡现象的特点 , 达到平衡的导体内部 , 合电场为零 , 整个 9、导体是等势体 , 来计算感应电荷在某点产生的电场强度或其他问题 长为 现将一带电荷量为 处 , 如图所示 当棒达到静电平衡后 , 棒上的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 _, 方向为 _ 解析: 导体棒在点电荷 左端出现负电荷 , 右端出现正电荷 , 棒中任何一点都有两个电场 , 即外电场: 0;附加电场:棒上感应电荷在该点形成的电场 E, 达到静电平衡时 E 变式训练 1中所求的即为 E ,于是我们通过上述等式转化为求 E 0 . 棒中点 P 距离 q 为 r R 于是 E E 0 R E 和 E 0 方向相反,方向向左 答案: R 向左 如图所示 , 很远的不带电的验电器 , 现用一根导线一端与 另一端 10、与 则 题 型 2 静电平衡导体上电荷分布特点 【 解析 】 【 答案 】 张开 【 方法总结 】 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净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 ,应注意区分内表面和外表面 , 在导体外部就是外表面 , 还应注意是净电荷分布在外表面上 (2015温州十校联考 )如图所示 , 导体 P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变式训练 2A 导体 P的 B 导体 P的 C 导体 P的 且正 、 负电荷的电荷量相等 D 导体 P的 正电荷的电荷量大于负电荷的电荷量 解析: 导体 的一端 , 而大地是远离 由于静电感应的作用 , 靠近 Q的 相反的电荷 , 即带上正电荷 , 答案: B 如图所示 , 两个相同的 11、空心金属球 ,Q, M、 互不影响 ), 旁边各放一个不带电的金属球 , 当将带正电 和 ) 题 型 3 静电屏蔽的应用 A P、 B P、 C 上没有感应电荷 D 上有感应电荷 【 解析 】 本题考查静电屏蔽问题:当将带正电 的空腔中时 , 由于静电感应 , 而外表面带正电 , 其电荷量为 Q, 它与原来金属球 使外表面不带电 这实际上是 所以金属球 不能使 当将带正电 的空腔中时 , 由于静电感应 , 外表面带正电荷 , 使 使左端带负电 , 右端带正电 , 故选项 【 答案 】 D 【 方法总结 】 (1)研究静电屏蔽问题时 , 应首先判断金属壳是否接地 (2)若金属壳不接地 , 金属壳 12、内部空间不受壳外部电场的影响 (3)若金属壳接地 , 壳内部电场对壳外空间没有影响 (2014保定一模 )“ 从生活走向物理 , 从物理走向社会 ” 是现代物理教与学的宗旨 , 下列有关物理与生产生活实践的说法中 , 正确的是 ( ) A 运输汽油时把汽油装进金属桶比装进塑料桶安全 B 高速下坡的自行车遇紧急情况需要刹车 , 应先刹前轮 C 电工穿绝缘衣服比穿金属网衣服安全 D “ 坐地日行八万里 ” 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 , 实际上人并没有移动 变式训练 3 解析: 金属导体可以静电屏蔽 , 不易引起火灾 , 故 速下坡的自行车刹前轮 , 由于惯性 , 人车会前倾摔倒 , 故 属网衣服可以屏蔽静电 , 保护人体安全 , 地球为参考系 , 可以实现“ 坐地日行八万里 ” , 故 答案: A 如图为空腔球形导体 (不带电 ), 现将一个带正电的小金属球 静电平衡时 , 图中 a、 b、 和电势 的关系。(人教版)选修3-1物理 1.7《静电现象的应用》ppt课件
相关推荐
①组词:小船 星星 看见 闪闪的 里面 两头 不在 ②造句: 看见:在动物园里,我看见了老虎和狮子。 闪闪的:闪闪的霓虹灯引人注目。 3.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范字 “月、儿 ”,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月 ”和 “儿 ”都有钩,但钩的方向不一样。 ) (2)教师一边示范,一边指导新笔画的书写。 横折钩的写法:横要平,竖要直,向左向上钩。
(或出示 :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分母不变 ,分子相加 .) (评析设计这个活动,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和互助的乐趣,同时也是让学生试着运用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最终归纳出计算方法。 ) (分母小于 10)的减法运算 ( 1)师:猪八戒第一次和第二次哪次吃的西瓜多,多了几分之几,你知道吗 ?怎么算呢。 (同桌讨论,围绕“用什么方法算,怎样算”进行交流。 )
1、教材分析 本章为电学的基础知识 , 它是在初中学过的电学知识的基础上 , 进行加深和拓展 , 主要讨论了电源的作用 、电路的组成结构 、 电流 、 电压和功率的分配 、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以及电路的简单设计等 全章综合解说 本章的重点是理解电动势 、 路端电压和内电压的关系 , 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 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 理解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
垂直于过点的切面; D.曲面与曲面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垂直于公切面 (相当于点与点接触 )。 :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随之消失。 ①弹力具有被动适应性。 当物体受力情况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形变情况将随着改变,弹力也随着变化。 ②弹力大小和物体形变的关系一般比较复杂。 而弹簧的弹力和其形变 (伸长和缩短 )的关系比较简单: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越大,弹簧的弹力就越大。
1、第 2课时 示波管的原理 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 1 了解示波管的工作原理 , 体会静电场知识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2 会综合利用力和运动的观点与功和能的观点分析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 要点一 示波管 1 示波管的构造 示波器是可以用来观察电信号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种电子仪器 , 其核心部分是示波管 , 它由电子枪 、 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 (如图所示 ), 管内抽成真空 各部分作用为:
1、第 3节 欧姆定律 第 1课时 欧姆定律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1 通过探究导体电压和电流关系的实验过程 ,体会利用 分析实验数据 , 总结实验规律的方法 2 进一步体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 理解电阻的定义和欧姆定律 要点一 欧姆定律 1 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跟导体的电阻 (2) 公式: I 欧姆定律定量地给出了同一段电路上的电流 、 电压 、 电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