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的速率第1课时内容摘要:
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板书】 ① 它是平均速率 ② 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因为它们的浓度是 一个常数) 【例题】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1mol和 3mol的 H2和 N2,发生 N2 + 3H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 ,在 2s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 NH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解 : N2 + 3H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 起始量 ( mol): 1 3 0 2s末量 ( mol): 变化量 ( mol): 则 : V(N2)=== 2 === mol/( Ls) V(H2)=== 2 === mol/( Ls) V(NH3)=== 2 === mol/( Ls) 有: V(N2) : V(H2) : V(NH3) = 1: 3: 2[ 【板书】 ③ 对于 aA + bB = dD + eE有 : v(A): v(B): v(D): v(E)=a: b: d: e[ 【练习】 在 2A+ B == 3C+ 4D反应中 , 下面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 V(A)= L1min1。鲁科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的速率第1课时
相关推荐
1、第 3节 几种常见的磁场 1 知道磁感线 知道几种常见磁场磁感线的空间分布情况 2 会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3 了解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4 知道磁通量 要点一 磁感线 1 定义: 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曲线 , 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这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一致 , 这样的曲线就叫做磁感线 2 性质 (1)磁感线在磁体的外部从北极 (指向南极 (
1、第 11节 简单的逻辑电路 1 初步了解简单的逻辑电路及表示符号 2 通过实验理解 “ 与 ”“ 或 ” 和 “ 非 ” 逻辑电路中结果与条件的逻辑关系 3 知道真值表 , 会用真值表来表示一些简单的逻辑关系 4 通过简单的逻辑电路的设计 , 体会逻辑电路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5 初步了解集成电路 关注我国集成电路以及元器件研究的发展情况 要点一 逻辑电路中的几个概念 1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1、教材分析 本章是电磁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部分 , 建立了磁场的概念 , 阐明了描述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 讨论了磁场对电流及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 , 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 这些都是进一步学习电磁感应 、 交变电流 、 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原子物理等后续内容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 , 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全章综合解说 本章中的永磁体的磁现象 、 电流的磁场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内容 ,
1、第 2节 磁感应强度 1 理解并掌握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 方向及其物理意义 2 进一步体会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 3 通过实验 、 类比和分析 , 体会实验探究的思路方法 要点一 磁感应强度及其方向 1 磁感应强度 磁感应强度为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 用符号 “ B”表示 2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物理学中把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 简称为磁场的方向 小磁针的小应该理解为足够小 , 只有这样 ,
碳的氧化数升高 还原反 应 ( 1)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增加氢原子或减少氧原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 2)特点:加氢或去氧或同时加氧去氢 ( 3)机理:碳的氧化数降低 举例: 点燃 CH4+2O2 CO2+2H2O(液 )+890KJ — CH3 — COOH [O] 催化剂 高温、加压 4CH3COOH+2H2O 2CH3CH2CH2CH3+5O2 CH3CHO +
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aA+ bB cC(s)+dD。 当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测得 A减少了 n mol, B 减少了 n/2 mol, C 增加了3 n/2 mol,D 增加了 n mol,此时达到平衡。 (1) 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 的化学计量数为: a= , b= , c= , d=。 (2)若只 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