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第5课时内容摘要:
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aA+ bB cC(s)+dD。 当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测得 A减少了 n mol, B 减少了 n/2 mol, C 增加了3 n/2 mol,D 增加了 n mol,此时达到平衡。 (1) 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 的化学计量数为: a= , b= , c= , d=。 (2)若只 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A: B: C: D: (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 解析 】 各物质的变化量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对应的计量数之比,所以 a: b: c: d= n mol:n/2 mol: 3n/2 mol: n mol=2:1: 3:2。 一般情 况下,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等于最简整数比,所以 a= 2, b=1, c= 3, d= 2。 若只改变压强,而反应速率发生变化,则说明可 逆反应中必有气体存在,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说明反应的气体计量数之和等于生成气体计量数之和(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至少有一种气体),物质 C为固体,则物质 D必为气体。 其计量数为 2,则反应物中气体计量数之和为2,则物质 A必定是气体物质, B 必定为固体和液体。 升温一段时 间后,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又达相等,则说明平衡向左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则是放热反应。 【 题 20】 反应 2SO2+ O2 2SO3 进行的时间( t)和反应混合气中 SO3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曲线 P 表示使用了催化剂,曲线 Q 表示未使用催化剂。 由图可知,催化剂可以 ,但不能。 【 解析 】 由图中可以看出,使用。鲁科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第5课时
相关推荐
碳的氧化数升高 还原反 应 ( 1)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增加氢原子或减少氧原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 2)特点:加氢或去氧或同时加氧去氢 ( 3)机理:碳的氧化数降低 举例: 点燃 CH4+2O2 CO2+2H2O(液 )+890KJ — CH3 — COOH [O] 催化剂 高温、加压 4CH3COOH+2H2O 2CH3CH2CH2CH3+5O2 CH3CHO +
1、第 2节 磁感应强度 1 理解并掌握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 方向及其物理意义 2 进一步体会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 3 通过实验 、 类比和分析 , 体会实验探究的思路方法 要点一 磁感应强度及其方向 1 磁感应强度 磁感应强度为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 用符号 “ B”表示 2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物理学中把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 简称为磁场的方向 小磁针的小应该理解为足够小 , 只有这样 ,
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板书】 ① 它是平均速率 ② 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因为它们的浓度是 一个常数) 【例题】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1mol和 3mol的 H2和 N2,发生 N2 + 3H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 ,在 2s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 NH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解 : N2 + 3H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 起始量 ( mol): 1 3
1、专题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应用 1 会分析闭合电路中含有电容器的问题 2 能区分两个 3 会分析电路中的故障 要点一 含有电容器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1 分析和计算含有电容器的直流电路时 , 注意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1)电路稳定时电容器在电路中就相当于一个阻值无限大的元件 , 在电容器处电路看做是断路 , 画等效电路时 , 可以先把它去掉 (2)若要求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时 ,
【核心内容整合】 问题一、 溶液的导电性 由课本 “观察 思考 ”中水溶液导电实验中灯泡的亮度知,在体积和浓度相同的条件下, 盐酸 、 NaCl溶液 的导电能力比 CH3COOH溶液 、 氨水 的导电能力 强 ,表明前两种 溶液中可以 自由移动 的离子比后两种溶液中的 多。 也就是说,电解质溶液之所以导电,是由于溶液里有能够 自由移动 的离子存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跟溶液里 自由移动
1、第 4节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1 知道安培力的概念 , 会用左手定则判定安培力的方向 2 理解并掌握安培力的计算公式 F 3 了解磁电式电表的构造及原理 要点一 安培力的方向 1 安培力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称为安培力 2 决定安培力方向的因素 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 3 左手定则 如图所示 , 伸开左手 , 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 , 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