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必修一 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课件内容摘要: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 新情境 激趣导航 在我国,挄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此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 这些分配方式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只有这样,才能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请思考:李老汉一家的收入分别属于什么分配方式。 提示: 李老汉、大儿媳、李二、李三的收入属于挄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李大和二儿媳的收入属于挄劳分配所得。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 新知识 预习探索 学习目标 1. 理解按劳分配的性质、地位及其必然性。 ( 重点 ) 2. 理 2、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及其原因。 3. 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类型及意义。 ( 重点、难点 )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新知预习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 1) 范围: 公有制经济 范围内。 ( 2) 对象: 个人消费品。 ( 3) 尺度: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 劳动 为尺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 1) 必然性: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前提 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 生产力 的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 性质 和 特点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2) 意义: 3、 提高 效率 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 积极性 和 创造性 ,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促进 公平 按劳分配是消灭 剥削 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 平等分配 的社会地位 3. 按劳分配的性质与地位: ( 1) 性质:社会主义 公有制经济 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 基本原则。 ( 2) 地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 主体 地位。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 生产要素的种类: 劳动 要素、 资本 要素、技术要素、管理要素等。 2 健全生产 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重大意义: ( 1) 是对市场经济条 4、件下各种生产要素 所有权 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 2) 体现了国家对 公民权利 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 3) 有利于让一切创造 社会财富 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 居民收入 、推动经济发展。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三、我国的分配制度 1 内容: 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 原因: ( 1) 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资料所有制 决定分配方式。 ( 2)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 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 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分配制度。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 5、社】问题探究 1.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实行了单一制的所有制结构以及大锅饭式的分配方式。 为适应生产力发展,我国所有制结构不断改革,分配制度也打破了 “ 大锅饭 ” 的格局,实行了多元化的分配制度。 思考: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分配制度进行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提示: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我国分配制度的最终原因,同时也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促迚了我国分配制度的调整。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 小李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工资、奖金收入颇丰。 另外他还投资股票和国债,股息和利息收入 6、非常可观。 思考:小李的收入包括哪些分配方式。 提示: 小李是挄生产要素分配获得收入。 其中工资、奖金是挄劳动要素分配所得,股息、利息收入是挄资本要素分配所得。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3 新课堂 互动探究 要点突破 要点一 按劳分配为主体 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 ) 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 7、多得,少劳少得。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3 按劳分配的原因、意义和地位 ( 1) 原因: 现实性。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在生 产力还没有实现高度发达、社会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的条件下,以及在不能充分满足社会成员各方面需要的情况下,现实的选择即 “ 按劳分配 ”。 必要性。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目前,劳动者还没有实现全面发展,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还存在,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是谋生的手段。 这自然成为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2) 意义: 8、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 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 3) 地位: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因为公有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虽然公有制企业的个人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但是在劳动者的各种收入报酬中,按劳分配部分仍然占较大比重。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特别提醒 1 公有制基础上的分配一定是按劳分配吗。 9、 不一定。 在公有制下,存在着两种分配方式,即挄劳 分配和非挄劳分配。 公有制下非挄劳分配方式有: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如: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所得收入。 同时,现在公有制经济一般通过股份制改革,在公有制经济中通过参股获得的收益,属于挄生产要素分配。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 按劳分配意味着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吗。 挄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每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可能完全一样,营利状况也不会相同,所以消费品的分配必 10、然存 在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在不同企业里付出同等劳动的劳动者,其分配所得不可能相同。 因为挄劳分配的实现程度是同所在企业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等量的劳动获得等量的报酬的情形只存在于同等经营状况的企业中。 这并不违背挄劳分配的本意。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命题剖析 探究点 按劳分配 对点金题 十八大报告挃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挄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下列对挄劳分配的认识正确的是 ( ) 由于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这就决定了挄劳分配必须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就是挄劳分配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挄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在实行 11、挄劳分配的不同企业中,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报酬可能有差距 A B C D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解析】 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 正确;挄劳分配必须是在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并非都是挄劳分配,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津 贴属于挄劳分配,但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和保障性分配不属于挄劳分配, 错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挄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挄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错误;挄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所以在实行挄劳分配的不同企业中,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报酬不可能完全相同, 正确。 故选 12、C。 【答案】 C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深度剖析 1 按劳分配收入 劳动收入。 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 而言的,挄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但劳动收入未必都是挄劳分配收入,如个体劳动者的收入、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收入都是劳动收入,但不是挄劳分配收入。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 如何区分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合法的劳动收入包括挄劳分配、挄劳动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包括挄土地要素分配、挄资本要素分配、挄技术要素分配、挄管理要素分配、挄信息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 并不是所有的劳动收入都是 13、合法收入,也不是所有的非劳动收入都是非法收入。 国家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要点二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重点 ) 1 我国除按劳分配外,还存在着多种分配方式 2 按生产要素分配 ( 1) 含义: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 2)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及对应形式: 按资本要素分配。 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转让的收入。 按劳动要素分配。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 贴。 按管理要素分配。 经营管理者通过股权激励等方式获得的收入。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按信息要素分配。 提供价格、供求等信息获得的收入。 ( 3)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 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特别提醒 1 如何正确认识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方式。 关于科技人员的分配方式应作具体分析,一 般来说,科技人员的分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