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ppt课件内容摘要:
1、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学案 3 近代中国资本主 义的历史命运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标要求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一 、 在夹缝中求生存 1 外国资本主义对民族工业压迫的途径 (1)采用限制中国机器进口的方法。 (2)利用在华攫取的特权 , 大量倾销 和。 (3)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 , 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4)国民政府同美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 , 减免大量美国商品的 , 造成抗战胜利后美货的冲击。 商品 掠夺原料 进口税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 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束缚的表现 2、(1)甲午战争前 , 民族工业企业始终没有获得清政府的正式承认。 (2)各级政府勒索民族工业企业。 (3)国民政府大举内债和滥发纸币也严重地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4)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还以直接 、 加入 、敲诈甚至没收等方式公开吞噬民族企业。 投资 官股或收买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具有与生俱来 、 同时并存的特点 , 是由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 对近代中国政治 、 经济 、 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名师指津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影响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有利因素 : 西方列强侵华的 3、客观作用:一方面促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另一方面 , 列强带来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 也冲击了中国旧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 从而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方面的条件。 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大都推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 鼓 重点精讲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励兴办实业。 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 , 为实业救国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不利因素: 民族工业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和人才 、 技术的积累和准备。 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在夹缝中生存 , 步履维艰。 近代中国一直处于政 4、局动荡或外族入侵的环境下 , 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政治环境。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材料一 禾丰造纸厂是我国最早的民族造纸企业之一 是嘉兴市区最早的机器工业。 但是 , 日商凭借其免税的权利压价倾销 , 黄纸板价格暴跌 , 禾丰厂大量积压 , 到 1927年 , 负债达 60万元 , 不得已宣告破产停业。 深化探究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 , 禾丰造纸厂 “ 破产停业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外国资本主义利用在华攫取的种种特权 ,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 使民族工业企业在产品销售和原料供应方面受到巨大压力。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 5、区 反馈训练区 材料二 1922年 , 荣氏家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 荣氏兄弟被迫将申新一厂 、 申新二厂抵押给日商 , 以极苛刻的条件借出高息款项 350万日元用于周转。 日军还以 “ 中日合作 ” 、 “收买 ” 之名 , 妄图吞并荣家各厂。 1941年 , 无锡日军曾多次派人到上海 , 洽谈申新三厂的中日合作经营问题 , 被荣德生严词拒绝。 荣德生说: “ 我是中国人 , 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 ” 后来 , 日军把荣氏企业搬空 、 摧毁。 抗战胜利后 , 荣氏企业连遭国民政府两次敲诈 , 损失 100多万美元。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1)说明解放前民族 6、资本主义发展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答案 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 、 剥削。 (2)荣德生的话实际上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中哪些可贵的人格修养。 答案 重义轻利 、 威武不屈 、 舍家爱国等。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二 、 在斗争中求发展 1 原因 帝国主义 、 封建主义 、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2 表现 (1) 后 , 全国反日会通过了抵制日货的决议。 (2) 事变后 , 上海银行 、 钱业两公会致电国民政府 ,要求团结御侮。 济南惨案 九一八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3)一 二八事变后 , 民族资产阶级捐款捐物 , 支持十九路军抗战。 (4)长城抗战 7、爆发后 , 各地工商界人士开展捐款购机运动。 3 评价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 、 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 , 斗争具有妥协性。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 ,它的产生冲击 、 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 , 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政治方面: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 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 壮 归纳总结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大了无产阶级的队伍 ,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8、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3)思想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进一步传播 , 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材料 观察下面漫画 深化探究 (1)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答案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这一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 革命性 、 妥协性。 (3)民族资产阶级的这一特点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革命性使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革命的力量之一;妥协性使民族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 9、取得胜利。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4)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命运 , 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答案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不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要想发展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4 1 清朝末年 , 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 ,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 , 或 “ 假托洋商之名 ” 或 “ 船头悬着英国国旗 , 船尾悬着中国龙旗 ”。 这反映了 ( )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 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D 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反馈训练区 10、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解析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 , 步履维艰 ,发展缓慢。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 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 ”“ 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 , 或 假托洋商之名 或 船头悬着英国国旗 ” 可以看出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封建主义对民族工业的压制。 故选 答案 C 1 2 3 5 4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 马关条约 中规定: “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 , 其于内地运送税 、 内地税 、 钞课 、 杂派 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 , 自应享优例豁除。 ” 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 ) A 外资工 11、业在中国的兴起 B 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 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 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1 2 3 5 4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解析 题目中的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列强在华取得的经济特权 , 这些特权使其在与中国民族工商业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答案 D 1 2 3 5 4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3 一战期间 , 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 但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却把这一发展称之为 “ 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 A 中国的社会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B 中国民族工业结构不合理 C 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的混战状态 D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1 12、 2 3 5 4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工业的发展。 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本国封建主义 、 帝国主义以及民族资本主义自身的局限性 , 而所有上述因素根本原因都在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故选择 答案 A 1 2 3 5 4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4 民国初期的一则报纸广告中有 “ 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 ” 等字样。 作为直接证据 , 它可以用于研究 ( ) A 外资企业出现 B 洋务运动兴起 C 工人运动高涨 D 实业救国热潮 1 2 3 5 4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解析 解题关键是找到题中的 13、题眼: “ 民国初期”“ 必需之国货 ” 这是该时期出现的实业救国热潮的直接证据。 答案 D 1 2 3 5 4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5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 (据费正清 剑桥中华民国史 编制 )。 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 1 2 3 5 4 时间 厂数 (家 ) 创业资本数 (元 ) 工人人数 (人 ) 1913年 698 330 824 000 270 717 1920年 1759 500 620 000 557 622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A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 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 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D 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近代社会中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 排除 A、 B、 答案 C 1 2 3 5 4。(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ppt课件
相关推荐
子里浮现出来许多意象的组合,组合成这么四个场景。 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四个场景,它们表达的情感,或者说,这四个场景所内含的情感内容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生: (一时回答不出 ) 师:同学们,来,看看这里:“你中国的农夫,戴着皮帽,冒着大雪,你要到哪儿去呢。 ”看看这里:“是不是,你的家,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已被暴戾的敌人,烧毁了么。 ”看看这里:“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1、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学案 2 民国时期民族工 业的曲折发展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课标要求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一 、 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 1 出现原因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 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对,向 始 —— 开始 刚刚 才 “去”、“为”、“始”都是多义词。 (五) 赏析课文 文中“从武林门而西„„则已心飞湖上”,写出了作者非常想见西湖的迫切心情。 “即棹小舟入湖”中的“即”也写出了作者急不可待的心情。 划小舟入湖以后,作 者便急不 可待地描写了西湖的全景。 “山色如娥„„波纹如绫”用四个比喻句构成排比,写出了西湖秀美的风姿。 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作者的心情如何呢。
. . 于中庭( 一份闲适,一份从容 )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有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自我排遣的达观、被贬的悲凉 ) ( 4) 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夜游的 感慨:“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 . . 如吾两人者耳。 ” 明确:月光虽非夜之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可觅,处处可寻,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
1、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学案 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课标要求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一 、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1 远古时代: 中国已出现了早期的商业交换。 2 先秦时期 (1)商代商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2)西周时期 , 随着商业的进步 , 货币需求量增加 , 当时 流通的有 和铜贝。
1、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学案 4 专题学习总结 网络构建区 (略 ) 知识总结区 线索梳理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原因 特征 时间 原因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诱导;商人、买办、官僚的投资 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设立商部,奖励工商;社会上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 知识总结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