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3)ppt课件内容摘要:

1、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学案 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课标要求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一 、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1 远古时代: 中国已出现了早期的商业交换。 2 先秦时期 (1)商代商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2)西周时期 , 随着商业的进步 , 货币需求量增加 , 当时 流通的有 和铜贝。 (3)春秋战国时期 , 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 骨贝 商业中心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3 汉代: 商运活跃 , 史书中有 “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 交易之物莫不通 ” 的记载。 4 唐代: 商船 2、规模宏大 , 水路四通八达;陆路商运发达 ,客舍 、 、 车坊等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 5 宋元时期: 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 中国商品远销到 、南亚 、 西亚以及东欧和北非等地区。 邸店 东亚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6 明清时期 (1)在京城 、 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 , 它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 、 储运 、 交际的重要场所。 (2)形成了一些按地域结成的商帮 , 以 和徽商的势力最大。 会馆 晋商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商业的发展是多方面的 , 而不单指运输业的繁荣与否 , 还包括交易使用的货币 、 交易的地点等多种因素。 易混易错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 3、区 反馈训练区 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1)政治:结束分裂走向统一 , 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2)经济:农业 、 手工业的高度发展 , 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政策: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4)交通: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5)金融: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重点精讲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材料一 金陵向西贾客多 , 船中生长乐风波。 欲发移船近江口 , 船头祭神各浇酒。 停杯共说远行期 ,入蜀经蛮远别离。 金多众中为上客 , 夜夜算络眠独迟。 唐 张籍 贾客乐 深化探究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 4、馈训练区 (1)张籍的 贾客乐 反映了商人怎样的生活。 答案 反映了商人为了追逐利润而往来奔波的生活。 (2)“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 的方式有哪些。 试举例说明。 答案 发达的商运: 水运:俞大娘航船。 陆运:丝绸之路;客舍 、 邸店 、 车坊等。 海运:海上丝绸之路。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材料二 图二 秦朝 半两钱 图一 战国时 期的货币 图三 北宋的交子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1)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什么政治特征。 这种变化有什么影响。 答案 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 (2)图二到图三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封建经济的什么特点。 5、 答案 反映了城市商业的繁荣。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二 、 “ 市 ” 的发展 1 秦: 有管理 “ 市 ” 的法律规定 , 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2 汉: 集中贸易的 “ 市 ”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 南北朝: 在离城镇稍远 、 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了 “ ” , 政府设 “ 草市尉 ” 进行管理。 4 唐: “ 草市 ” 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 ” 比较繁荣 , 还有定期庙会集市。 草市 夜市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5 宋: “ 市 ” 突破了原先 和 上的限制 , 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6 明清: 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6、。 空间 时间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1)阶段特征 : 春秋战国 , 商业繁荣。 秦汉至隋唐之前 , 艰难发展。 隋唐 , 进一步发展。 两宋 , 空前繁荣。 元朝 , 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繁荣。 明清 , 城镇商业依然繁荣 , 出现商帮。 (2)影响因素 : 农业 、 手工业发展状况。 政府的政策 、 法律。 社会局势。 重农抑商传统思想的影响。 重点精讲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 城 ” 与 “ 市 ” :古代的 “ 城 ” 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 , 是政治中心; “ 市 ” 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以后 7、“ 城 ”“ 市 ” 结合 , 成为社会的中心 , 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 名师指津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与以前相比 , 宋朝 “ 市 ” 的发展有哪几方面的突破。 (1)坊与市的界限:宋朝以前 , 坊与市严格分开 , 宋朝时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 (2)经营时间:宋朝以前按时开市 、 闭市 , 宋朝时经营时间不再受限制。 (3)政府监管:宋朝以前 , 市场交易受官府严格监管 , 宋朝时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重点精讲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材料 深化探究 图一 唐朝长安城布局图 图二 北宋汴京城布局图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 8、区 (1)依据图一 , 说明唐代长安城的商业活动具有怎样的主要特点。 答案 主要特点:商业活动局限在特定的区域。 (2)结合图二 , 指出宋代汴京城的商业活动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答案 重大变化:突破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出现专门市场;商业活动繁多。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3)与唐代相比 , 宋代汴京商业活动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答案 深远影响: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活跃 , 推动了商业都会的崛起。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三 、 商业都会的崛起 1 战国 :有的城市已表现出 集中的趋势。 2 两汉 :形成若干全国性商业中心。 如:长安和五都(洛阳 9、 、 邯郸 、 临淄 、 宛 、 成都 )。 3 隋唐 :除 的商业最为繁荣以外 , 扬州也是繁华的商业城市;作为江南地区经济中心的杭州 、湖州是发达的商业都会。 商业 长安、洛阳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4 宋代 :北宋的汴京商业繁华。 5 清朝: 乾隆时的 财富 “ 甲于天下 ” ;清代名镇有盛泽镇 、 汉口镇 、 佛山镇 、 景德镇 、 朱仙镇等。 苏州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品市场形式多样。 如夜市 、 晓市 、 草市等。 (2)城市商品经济发达。 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步增强;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 10、。 (3)以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 , 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清时期 , 对外贸易由盛而衰。 归纳总结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4)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朝中期后 , 白银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商业资本的积聚。 (5)商人群体活跃 , 如明清时期的徽商 、 晋商等。 (6)商业长期受到 “ 重农抑商 ” 政策的压制 , 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材料 明清时期 , 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 , 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 、 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 、 冶铁业发达的佛山 、 长江的商品 11、转运码头汉口等。 深化探究 (1)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有什么新特点。 答案 专业化城市出现。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综合上述材料 , 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答案 由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多 , 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4 1 尚书 洪范 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 “ 一曰食 ,二曰货。 ” 在 周礼 “ 以九职任万民 ” 中 , 商业位居第六 , 与农业 、 百工相提并论。 这表明 ( ) A 上古时期 , 统治者重视商业发展 B 自古以来 , 统治者都推行 “ 重农抑商 ” 12、 政策 C 春秋战国时期 , 重商思想崛起 D 自古以来 , 统治者农商并重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解析 从时间上看 , 尚书 周礼 都是记述上古时期历史的书籍;从内容上看 , 题中叙述了商业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 并没有体现出 “ 重农抑商 ” 的政策 ,所以选 答案 A 1 2 3 5 4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 史记 货殖列传 云: “ 汉兴 , 海内为一 , 开关梁 (水陆交通要地 ), 弛山泽之禁 , 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交易之物莫不通 , 得其所欲。 ” 这表明西汉初期 ( ) A 政策的松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B 重商政策推动了民营手工业的发 13、展 C 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D 农副产品成为国内贸易的主要商品 1 2 3 5 4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解析 “ 开关梁 ”“ 弛山泽之禁 ” 是政府政策松动的表现 ,但不是重商政策 , 故 重商政策 ”“ 民营手工业 ” 上 ; 交通便利 ” 表述片面 ; 答案 A 1 2 3 5 4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3 唐朝诗人王建在诗中写道: “ 夜雨千灯照碧云 , 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 , 犹自笙歌彻晓闻。 ” 诗中描绘的现象反映了唐朝 ( ) A 贵族阶层的奢侈腐化 B 娱乐方式的新变化 C “ 草市 ” 的繁荣景象 D 城市商业有很大发展 14、 1 2 3 5 4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商业贸易繁荣 , 如夜市的繁华和娱乐兴旺。 材料中夜市的 “ 客 ” 不一定是贵族阶层 , 排除 材料也反映不出新的娱乐方式 , 排除 从诗的内容可看出是城市的夜市 , 而不是农村的草市 , 排除 答案 D 1 2 3 5 4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4 弘治常熟县志 卷一引旧志记载: “ (当时的镇或市 )田畴鳞次 , 平衍百里 , 村市里分 , 联络四邻。 ” (如下图 )这表明 ( ) 1 2 3 5 4 A 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B 经济区域化趋势凸显 C 商业发展促进城乡联络 D 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解析 从图片信息以及材料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