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3)ppt课件内容摘要:
1、专题四 中国近现 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学案 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 、 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 ,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课标要求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 出现原因 :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2 兴起与发展 (1)1873年的 ,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强学报、时务报等。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中外纪闻 昭文新报 3 通俗性报刊特点 (1)采用 的语言, ,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2)知识性与 相结合。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 2、练区 趣味性 通俗易懂 取材世俗 名师指津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国人办报形成高潮的起始目的并非是满足普通民众需要,而是政治运动需要的结果。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为宣传其变法、革命思想,开启民智,纷纷创办报刊来传播民主思想,以达到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推动了报刊创办高潮的到来。 后来为适应市民文化需要,报刊增加了趣味性的相关内容,更加通俗易懂。 报刊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新闻事业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 影视最主要的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需求,其次是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 易混易错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深化探究 材料一 3、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 先进的知识分 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 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 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据材料,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导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答案 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清廷腐败,政治黑暗 (或内忧外患,危机加重 )。 主要目的:舆论宣传,唤醒民众,革新图存。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材料二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三份报刊或杂志所宣传的主要思想。 答案 分别宣传维新变法 (或资产阶级 4、改良、君主立宪也可 ),民主革命 (或三民主义、民主共和也可 ),民主与科学 (或反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也可 )。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 答案 宣传进步思想文化,批判落后封建制度,唤醒民众觉悟,支持配合政治革命。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1 广播 :近代广播事业产生于 20世纪 20年代初。 年,英美报商在上海创办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 在南京开播,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 无线 5、电广播成为民众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中央广播电台 1923 2 电影 (1)1896年上海放映了 “ 西洋影戏 ” ,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 (2)1905年 的拍摄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3)民国时期,国产电影发展迅速,产生许多知名的演员、导演和电影作品。 (4)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迅速,但过分强调政治宣传的作用,电影题材单一。 (5)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 拍摄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小花、牧马人等。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定军山 3 电视 (1)问世:。 (2)发展过程: 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年北京电视台更 6、名为中央电视台。 90年代中后期, “ 天上卫星转发,地上有线网络传输 ” 的广电覆盖新格局逐渐形成。 (3)特点:中国已经建成了从 、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 、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多层次 20世纪 30年代 1958 1978 中央到地方 重点精讲 电影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方式有何特点及作用。 (1)电影的时效性不强,但它制作比较精良、画面清晰,能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2)电影有着较强的教化功能,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影视中往往夹杂着商业广告,起到了引导人们消费的作用。 7、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深化探究 材料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 “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 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所见一样 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 ”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1)材料描述的是哪一种大众传媒。 有何特点。 答案 电影。 特点: 时效性不强。 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这种传媒事业在中国开始起步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 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8、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 出现 : 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2 影响 (1)互联网已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2)改变单调的政治生活,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 (3)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4)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新观念和新模式 1993 重点精讲 互联网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1)促使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更新改造。 知识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部门,而且创造的社会财富占据了国民生产总值相当大的部分。 9、(2)引发了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人们的工作方式不仅突破了空间限制,而且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乐趣;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3)引发了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互联网不仅使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加完善,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从而引发了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 (4)促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的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归纳总结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作为四大传媒的特点。 (1)报纸:优势 权威性高,保存性强,传阅率高,适合深度 10、背景分析,观众相对集中。 (2)广播:接收介质简单,占用空间小,价格便宜,方便,可以随时接收信息;而因其只涉及声音传播,制作相对简单快捷,信息传送时效快。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3)电视:受众面广,权威性高,时效性强,不受时空限制,视听合一,动态感强。 (4)网络:优势 时效性强,参与性强,不受时空限制,可声、像、文、图多媒体传播。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深化探究 材料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依据图一和图二说明互联网对人们产生了哪些方面的积极影响。 图三和图四反映了关于互联网的什么现象。 答案 图一和图二:互联网引发了一场 11、教育和学习的革命,如网上学习;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如网上购物。 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图三和图四反映了互联网的消极影响: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从以上四幅漫画反映的现象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案 互联网是一把 “ 双刃剑 ” ,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和进步;青少年要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等。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4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1创刊于 1861年 11月的上海新报发刊词写道:“ 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 12、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 ” 其创办目的是 ( ) A报导重大时事 B评价社会风气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4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解析 材料指出了报纸的功能。 从“商贾贸易”“生意价值”“船货往来”可知,该报创办的目的是传播商业信息, A、 B、 答案 D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4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右图是 1926年 10月 10日上海三兴烟草公司在申报上刊载的一则香烟广告。 运用该材料研究下列历史主题呈现最为全面的一项是 (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 物质生活的变迁 大众传媒的发展 A B C D 反馈训 13、练区 1 2 3 5 4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解析 从图片中“挽回利权”和“提倡国货”可知正确; 从图片上女子的服饰可知正确; 从香烟广告宣传可知正确。 故选 答案 D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4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3小明看到了他同学的一枚邮票 (如右图 ),其图案和历史课本上的很相似。 下面是他俩的一段对话,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电影 B这是以京剧为题材的电影 C这部电影是京剧鼻祖程长庚主演的 D这是一部默片,但首映时极为轰动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4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解析 这是京剧 定军山 的剧照,是由谭鑫培主演的一部默片。 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 定军山 ,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答案 C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4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4让子弹飞是 2010年上映的一部贺岁电影,许多台词在网络上流行,一些网友还创造了 “ 让 #飞 ” 网络语言;电影的拍摄地 广东开平碉楼,游客数量激增。 这表明,电影具有哪些功能 ( ) 大众娱乐功能 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文化艺术等传播功能 商业功能 A B C D。(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3)ppt课件
相关推荐
明的中心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 二部分( 2- 10)从不同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三部分( 11)概括花儿红的原因,总结全文。 作者紧扣标题,按“设疑 (现象 )—— 解释 (本质 )(分说 )——小结 (总说 )”的方式巧妙地安排材料。 三、合作探究,理清思路 请细读课文,分四人小组讨论完成课文结构图。 (分小组讨论完成,投影小组成果) 四、探究质疑
1、专题四 中国近现 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学案 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的变迁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课标要求 一、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 1 服饰的变化 (1)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 转变。 (2)近代 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后,
1、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学案 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课标要求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十一届三中全会 1 召开时间 : 1978年 12月。 2 基本内容 (1)思想路线:会议重新确立了
“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表现在什么地方。 ”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 2)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发言,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表现在老英雄身上。 老人年近六十,身体干瘦,却神出鬼没。 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就是因为他,敌人的阴谋总不能得逞。 表现在老英雄的英雄行为上。 老人手无寸铁,独自一人,竟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 ) 深层探究
1、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学案 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课标要求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一 、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2)表现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中国 业的衰败 , 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就到过苏州,游览了苏州园林中的留园和狮子林两座园林,至今难以 忘怀。 二、请学生欣赏苏州园林景色的图片 提出问题:欣赏完图片后,如果让你用一个比喻句形容苏州园林: “我觉得,苏州园林就像„„” 由学生写后到展示台展示并读出来 三、作者简介 叶圣陶 : (1894~1989),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 他原籍是江苏苏州